紧急收到关于靖江杨紫茳造船厂的信息?

岁末年初,世界航运市场格外寒冷。在国际船舶运量不断下滑的同时,横跨长江两岸的江苏长江航运集团却交出了一份令人印象深刻的成绩单:2008年交付船舶27艘,85万载重吨,比上年增长139%;实现销售收入75亿元,利税总额超过20亿元,均比上年增长一倍以上。

长江造船集团是以江阴长江造船厂和靖江新扬子造船公司为核心的大型造船集团。集团董事长任元林告诉记者,从一个小小的造船厂到国内领先的民营造船企业,长江船舶工业以先辈的勇气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

五年前,当国际航运市场需求持续升温,造船业蓬勃发展时,杨紫茳造船厂已经开始防范行业风险。他们在长江北岸的靖江市率先建成了现代化的新长江造船公司。通过快速扩张和强身健体,公司年造船能力从30万吨飙升至200万吨,跻身中国造船行业十强。

两年前的4月28日,长江航运在新加坡证券交易所上市。这家中国民营航运企业被列为“第一股”,在全球航运市场最好的时候融资55亿元,为企业的扩张和发展筹集了充足的资金。之后,长江的航运业迅速扩张。年底与中远集团签约建造20艘4250TEU集装箱船,单笔合同金额超过6543.8+00亿元,成为国内最大造船订单。近两年来,公司从上海几家著名的大型造船企业招聘了30多人组成中高层管理团队,在国内本土船厂中也是规模最大的。

1年前,杨紫茳造船出资3000万元收购上海高恒船舶设计公司,随后又斥资8000多万元在上海浦东买下设计大楼,在上海建成了中国造船中心——企业技术中心,从而结束了依赖外力设计船舶的漫长历史,成为中国第一家收购设计公司的本土造船厂。

任元林说,拥有自己的设计公司,不仅可以开发出属于自己版权的船型,将设计与生产经营融为一体,还可以进一步深化造船生产设计,缩短造船周期,提高产品质量。去年罗志军省长考察靖江时对此表示赞赏:“设计是大力发展船舶配套产业的重要环节。谁掌握了设计,谁就掌握了产业发展的主导权。”

任元林认为,“正是因为比其他船厂领先一步,加强了企业的实力和抗风险能力。目前的金融危机虽然对长江航运业有影响,但不会伤筋动骨。”他说,只要世界贸易存在,就需要远洋航母,就需要造船业。当前,船舶工业正处于新一轮调整和“洗牌”期,只有将市场压力转化为奋发图强的动力,加快转型升级,才能在残酷的竞争中胜出,变得更加强大。

目前,杨紫茳造船集团持有船舶订单155艘,合同金额481亿元,可满足新老船厂高达2011的生产任务。特别是新船厂持有的90船订单为92500DWT散货船和4250TEU集装箱船,有很大的调整空间,船东多为国内外一流优质客户。任元林表示,“在此基础上,长江航运界更有底气逆市上涨。集团明确提出今年销售收入增速保持在30%以上,万名员工人均收入增长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