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筹股上市的利与弊
首先是为中国的公司融资提供便利。
二是便利性,避免了国内公司海外上市复杂冗长的审批流程。
第三是财富最大化。只要上市完成,流通没有限制,卖股票变现很容易。
第四点,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可以绕过国内监管。
以上次提到的国内A公司和国外A公司为例。比如A公司在国内有网络出版业务,国内法规禁止涉及外资。然而,A公司是一家海外公司,在当地注册时没有这种限制。因此,通过协议控制VIE结构,中国大陆的A公司实现了经营权和收益权的分离,国外的A公司获得了中国大陆A公司的收益和资产,但其管理层并没有发生变化,也没有冲击中国大陆A公司的业务。换句话说,通过协议控制实现双重标准,既符合国内监管的要求,也符合海外上市的要求。其实这个VIE架构是新浪在2000年左右为海外上市而打造的,所以VIE架构也叫新浪架构。
那么红筹上市有什么弊端呢?
首先,肯定是监管风险。例如,工业和信息化部在2006年发布了一项政策,以加强对外国投资的监管。再比如红筹股上市,把国内收入转移到海外,这就涉及到资本外逃的问题。别有用心的企业可能会利用这一点,通过境内外联动渠道转移资本。这种模式之后国家外汇管理局也加强了监管。
还有一点就是国家担心设置了这样的架构后,股东信息会被隐藏。比如在VIE框架下,通常使用的BVI英属维尔京群岛是世界上最宽松的注册地,几乎不用缴税,甚至连股东资料都没有。一些腐败官员可能利用这种结构转移资产。在我国现行的法律法规下,VIE框架处于比较模糊的状态,监管部门也没有说不允许,在实践中基本采取了默许的态度,但同时也没有给予支持的态度。所以很多人会认为VIE架构面临政策不确定性。
另一个缺点是回流问题。我们知道2008年以后,中国国内的金融市场迅速扩张,特别是13和14以后,金融自由化的步伐比较大,国内的金融工具变得非常丰富。而且我们也知道,中国的a股市场永远是供不应求的,所以a股市场的估值永远会比较高,很多企业会希望回归a股市场,但是要想回归a股市场,就必须拆除海外上市的VIE结构。打破这种架构往往比建立一个新的架构要困难得多。拆VIE的成本很高,整个拆的过程会很长。综上所述,这次VIE架构的红筹上市,是中国民营企业发展的一个缩影。企业会不断创造新的生存发展模式和工具,但在创造过程中也会面临各种新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