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可以将未来的经营损失确认为负债。
如何查出企业有未披露的负债?1.财务分析财务分析旨在从整体上把握企业的财务状况。如果企业盈利能力低甚至连年亏损,经营能力差,成长性弱,一般可以从财务分析中看出端倪。如果财务分析显示企业经营状况不佳,那么企业在被收购前有粉饰报表、隐瞒负债的动机就是逻辑推理。1,人均产值太低。人均产值可参考同行业指标。一般正常人均产值范围是40万-1.5万元。2.营运能力指数低主要表现为销售收入低,总资产周转率低。具体指标请参考同行业标准或与代表性上市公司对比。3.盈利能力低。销售毛利不足以弥补固定的现金支出,如工资、房租、水电、融资租赁定期付款、车贷、房贷等。销售贡献毛利是企业的边际贡献值。如果边际贡献小于固定现金支出项目总额,企业肯定亏损严重,资金短缺。4.经营性现金流为负。经营性现金流比利润指标更客观。正常情况下,其经营性现金流应该是正的。如果连经营性现金流都是负的,就反映出企业的经营状况确实很差。二、账户物质测试方法1、其他应收款和其他应付款金额较大,期末余额较大。其他应收款和其他应付款一般用来核算与企业主营业务无关的往来款项,就像一张洗衣单,什么都可以往里面装,企业非正常经营所需的大部分资金都藏在这两个科目下。因此,如果发现企业报表中的其他应收账款和其他应付账款项目在金额和余额上与企业的经营规模不相称,一定要进一步看明细,搞清楚。2.银行流水上有无关人员和单位。如果银行对账单上有很多与个人的业务往来,有些业务单位从经营范围上看明显不是公司的供应商或客户,那么就要警惕了。很可能是由于企业资金周转不灵时的临时借款。如果是银行流水里显示的,财务账本上没有记载,一定要深究。3.账户里有大量员工集资款。很多企业都有向员工集资的做法。这里不讨论是否合法。这种现象在现实中普遍存在。企业向职工集资:一方面可以补充企业的流动资金,手续简单;其次,支付的利息远高于银行存款,员工愿意把闲钱存在公司。但如果集资太多,甚至集资范围不局限于企业员工,这就说明企业很缺钱。4.财务费用财政账户存在大量财务费用,利息支出与贷款规模不匹配。进一步详细调查与融资相关的费用记录,如担保费、评估费、审计费、财产保险费、手续费等。比如企业贷款业务一年只发生一次,但评估和保险费报销不止一次,很有可能存在其他贷款事实。三、相关性分析方法1,关联企业进入与主营业务无关的其他行业,需要投入巨资进行多元化扩张。死亡无数,真正成功的很少。如果发现被收购方进入一个完全陌生的行业,而且这个行业是资金密集型的,前期需要大量的投入。那么,很有可能公司的债务已经到了一个非常高的水平,以至于公司必须隐藏债务,以使报表更好看。2、注册车辆、大型设备不属于本公司调配使用这种情况,很容易让人联想到企业将该设备抵押给他人,因其不能按时还款而被采取财产保全措施。即使不是这样,退一步讲,也只是资产内控制度不完善,也说明企业资产管理水平低,资产使用效率低。3.企业愿意支付高额利息是很好理解的。一个溺水的人,即使手里拿着一根没用的稻草,也不会轻易放手。很多时候,并不是债权人要加息。当债务人意识到自己负债累累时,就会主动提高贷款利率。4.在关键时间节点,能见到公司负责人,并不容易。比如春节前想和公司负责人面谈,但总是约不到。中国的春节也被称为一年中的一年。这个节点,讨债的会来找你,欠账太多的老板这个时候就消失了。5.不参与管理的股东倾向于退股。股东对公司的运作是最提前了解的。所谓春江水暖鸭先知,中国公司是合资结构,股东与公司有千丝万缕的联系。他们要么是这个行业的老人,产业链的上下游,要么是大股东的至亲好友。简而言之,它们发出的信息是不会错的。4.征信法1。法人和企业的信用报告中有大额未偿贷款记录。2.工商查询中有设备、存货、专利权质押的记录。3.有债权人起诉的诉讼记录。这几点就像和尚头上的虱子——一目了然。现在的企业,不管现实中老板的水平和诚信如何,还是有在信用记录上不留不良记录的意识的。如果他们有不良记录,要么是故意为之,比如恶意骗取贷款,要么是真的还不起钱。这种情况下,不良记录往往只是你看到的冰山一角,冰山的很大一部分隐藏在海面下。五、现金流量分析现金流量分析本来应该是财务分析的一部分,但是它如此重要,有必要单独说一下。1,工资、房租等需要定期支付的刚性费用无法按期支付。在企业日常经营中,有些支付项目是要先行支付的。不管有没有资金预算,工资、税费、房租、物业费都不能拖欠。这些项目可以归为企业的刚性支出。如果连这些刚性支出项目都不能按时支付,说明企业的营运资金难以维持运转。2.存在短期借款长期投资,贷款展期的现象。用金融行业的行话来说,叫“期限错配”。说白了,企业项目前景不乐观,长期资金难以筹集,只能短期内从不同渠道多元化融资,拆东墙补西墙。贷款展期的现象也类似。主营业务无法产生足够的现金流,债务到期无法偿还,只能展期,除了承担较高的资金成本,别无选择。3.根据银行流水添加的收入与财务报表上的收入不符。在应收账款变化不大的情况下,企业的现金收入应与利润表上的收入大致一致。如果不符合,显然有问题。但有些企业可能会自行编制银行流水,或将融资借款原本形成的现金流量归入经营性现金流入,使收益流与报表收益基本一致。这时候就要进一步看支出流向和成本是否匹配。4.次月,当收入流增加时,采购支出流没有增加。企业的现金流应该遵循一个“投资投入→购买流出→销售流入→股利流出”的循环过程。如果购买的现金支出在企业现金收入增加的次月或次月没有增加,那么这样的现金流入是可疑的,可能是捏造的。6.经营分析方法1。固定资产和大型设备采用融资租赁方式采购,有定期付款记录的大型设备采用融资租赁方式采购。定期付款记录和相关合同的存在,并不意味着企业会有隐性负债,但至少可以说明以下几点:一是企业自有资本不足,二是在计算企业资产负债率时,应将表外负债减记为表内负债。企业要想在市场中获得应有的竞争地位,不得不继续加大投入,这一条就是硬伤。2.重要原材料和易耗品达不到安全库存。重要原材料达不到安全库存。不排除企业库存管理水平低的原因,但更有可能是供应商货款拖欠,导致缺货。3.在业务量增加不明显的情况下,期末同类型供应商的应付账款数逐渐增加。原因同上。在供应商A已经停止供货的情况下,企业只能寻求替代供应商,这就会造成同类型供应商的应付账款年末余额比年初增加很多,而同期企业的业务量增加并不明显。如有其他法律问题,请咨询相关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