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险公司每年支付三种不同的红利。
奖金来源
在国内,保险公司大多采用流行的三要素法,即分红来源于利差、死亡差和手续费差。也有公司拿两个或者一个分红。
费用差异是指额外费用率与实际营业费用率之间的差异。一般来说,分红险的初期投入较大,没有手续费和损失的区别。在分红的三家保险公司中,2001年分红险业务在2002年分红时,有保险公司公告称没有分红。两差分红险是基于设计成本,即使有差价,也是由保险公司自己承担。无论初始投资成本有多大,都不会影响分红,保证被保险人第一年就有分红。
死亡差是指计划死亡率与实际死亡率之间的差异。死差与一家公司的承保技术和业务管理水平密切相关。一般情况下,以经验生命表作为寿险经营的基础,可以获得稳定的收益。
利差是指实际投资回报与预定利率之间的差额。息差与一个公司的投资能力密切相关。
与公司盈余相关的是责任准备金与退保或失效保单的退保金之间的差额,以及其他差额,如责任准备金的缴存方式改变导致的损益、杂项收入和杂项费用之间的差额。
目前我国保险市场上的保险公司大多采用会计分红险业务,保单每年都有分红。分红的来源包括本会计年度已实现的盈余,加上上一会计年度提取的分红风险准备金,再加上未来要实现的盈余,即保险公司根据以往经验很容易实现的经常性盈余(这部分盈余是在公布会计年度时预分的)。由于可分配盈余中含有部分预分盈余,保险公司在会计年度投资分配的盈余往往大于实际盈余。这三部分构成了保险公司分红险的分红来源。
股息计算
分红险的分红计算比较复杂。首先,公司精算师根据公司的资金运用收益、财务状况和业务经营状况计算年度盈余,包括利差盈余、费差盈余和死差盈余。然后提出股利分配方案应由公司最高决策层决定。
股息风险准备金。理论上,除非一份保单终止或到期,否则这份保单产生的利润是可以准确计算的。因此,在股利分配中,出于谨慎性原则,如有可能,应以股利风险准备金的形式留出一部分盈余,以平衡未来年度的股利分配,防止大起大落。
股息计算的基础。分红险的计算基础是风险保额。分红险是一种保险合同,保险公司首先承担赔偿责任,其次是分红。这是因为分红险是一种保险合同,死亡风险需要在不同的投保人之间分摊,所以健在的投保人应该分摊死亡成本。
股息的计算方法。分红险的红利计算是根据分红险业务在会计年度内的经营状况确定的,不同险种的红利分配比例不尽相同。比如有的保险公司规定,个人分红险向投保人分配的红利不低于当年可分配盈余的70%。团险的做法比较灵活,根据业务大小,从70%到70%以上不等。
分红水平无与伦比。
决定分红水平的因素很多,如分红策略、保单责任、费率水平、保险金额、保险公司经营状况等。
不同年份分红水平不可比。在分红险实施初期,由于保费规模相对较小,前期成本较高,准备金积累率较低,可供投资的资金量较小,初期分红可能较低。这种做法不一定对投保人不利,因为有利于维持保险公司的偿付能力,提高未来更大的盈利机会。随着年限的增加和保单责任准备金的积累,正常情况下分红险的分红金额会逐年增加。
分红险的分红是储蓄无法比拟的。储蓄的利息收入在一定时期内是固定的,而保险的分红是随着每年的盈余而变化的。其次,储蓄的功能只是赚取利息,而保险是在提供保险保障的前提下,给投保人额外的分红收益。被保险人支付的保险金总是低于保险公司支付的死亡赔偿金。再次,储蓄的利息收入必须缴纳所得税,而保单红利通常被视为已缴纳保险费的一部分的退还,红利可以免征所得税。
延伸阅读:如何买保险,哪个好,教你如何避开保险的这些“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