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资产的确认和计量

生物资产的确认和计量

论文关键词:生物资产确认计量

摘要: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生物资产作为人们生活的基本经济资源,将被越来越多的企业和个人投入到与生物相关的行业中,这就需要更准确的会计信息来反映生物资产,以达到优化经济资源配置的目的。如何科学地确认和计量生物资产,成为会计信息披露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本文以生物资产确认和计量理论为基础,分析了我国生物资产确认和计量的影响因素,提出了适合我国国情的生物资产确认和计量模式。

中国生物资源丰富,从事生物相关产业的企业和个人越来越多。业务范围也呈现多元化,生物资产的确认和计量面临严峻挑战。

一、生物资产的确认

根据生物资产的特点,我们认为生物资产只有满足以下条件才能确认为生物资产,具体如下:(1)因交易和事项能够被企业或者个人拥有或者控制。从根本上说,是指可以入账的生物资产。企业或个人可以通过交易和流通从生物资产中获得经济利益。当然,有些生物资产虽然不归企业或个人所有,但也可以从中获得经济利益。简单来说,不能给企业或个人带来经济利益的生物资产,不能确认为企业或个人的生物资产。(二)生物资产不能预期,只能是真实的生物资源。只有通过实际发生的交易或事项才能改变企业或个人生物资源的增减,但生物资源不能通过凭空计划或协商的交易来确认,企业或个人的生物资产也不能通过预期的交易或事项来形成。(三)能够可靠地计量资产的成本。该确认标准主要强调生物资产能够满足其他条件,企业所记录的生物资产的成本也能够可靠地计量。企业可以通过价值转移的方式对生物资产进行分类,主要分为消耗性生物资产和生产性生物资产,两者在会计核算和计量上存在明显差异。

二、生物资产的计量

(1)初始测量。从宏观上看,生物资产的计量有两种方法:一种是公允价值法;二是成本法。我国新企业会计准则明确规定,生物资产的计量采用公允价值法和成本法相结合的模式,只有明确生物资产的公允价值能够稳定、持续地取得,才能计量生物资产的公允价值。(2)后续测量。一是自育幼畜成熟后,企业或者个人应当按照成熟幼畜的账面价值计量役畜或者牲畜生产的实际成本;二是企业和个人种植的经济植物,各种家禽、家畜、鱼类等。,记入种植和养殖过程中的实际支出。第三,当遭受自然灾害或病虫害时,消耗性生物资产按成本计量。

三。影响我国生物资产确认和计量的因素

(一)生物资产特征对计量属性的影响。生物资产具有一定程度的生物转化能力。正是因为生物资产的转化对其自身价值变动有明显的影响,历史成本计量根本无法满足生物资产的这一特性。因此,国际上普遍采用公允价值法计量生物资产,但受市场状况和市场价格波动的影响。当波动足够大时,会影响企业或个人的投资决策。(二)会计准则国际化的影响。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会计准则的国际化已成为必然。会计信息在国际资本流动中起着非常重要的调节作用,影响着资源配置的进程。中国是农业大国,生物资产相对丰富,吸引了大量海外投资者投资生物资产。随着生物资产领域的国际交流日益频繁,会计准则必须与国际接轨,因此会计准则国际化将对我国生物资产的计量产生很大影响。

(三)生物资产理论的影响

第一,信息和契约的概念。信息观是利用信息含量最高的会计计量方法,为资本市场各类投资者提供有效的投资决策依据,而契约观是基于企业或个人的契约理论,不同的契约当事人对会计信息会有不同的预期,因此无法对生物资产计量方法的选择形成统一的意见。第二,受托责任的概念和决策有用性的概念。会计信息的不同目标影响着生物资产的计量属性。受托责任概念认为会计信息的目标主要是反映生物资产的受托人?企业或个人被委托经营管理的责任,所以是从会计信息的提供者?从企业和个人管理的角度来看,选择合理的生物资产计量模式恰当地反映了企业和个人对委托责任的履行;决策有用的观点正好相反,来源于信息使用者?从投资者、债权人和公众的角度出发,向使用者提供对决策有用的会计信息。从以上两点来看,不同的使用者和不同的目标会导致生物资产计量模型的不同选择。

四、适合中国国情的生物资产确认和计量模式

虽然公允价值法在国际会计准则中被视为生物资产的首选计量模式,但在我国目前的经济形势下,公允价值法的实施条件尚不成熟,历史成本计量方法仍占据主要地位。

第一,中国经济发展相对落后。拥有生物资产的企业和个人数量众多,但大多规模较小。许多小企业和个人通常不需要向外界提供会计报表。在这种情况下,对生物资产采用公允价值计量方法并不适合中国的实际国情。二是我国生物资产相关产业不发达,制度不完善,信息化程度普遍较低,从事生物资产管理活动的企业和个人信息来源不畅,生产活动与市场状况差异较大。此外,由于不同地区不同市场的相对分散,不能代表整个国家的生物资产交易市场,公允价值计量得到的市场情况也不完善,当然不能很好地反映我国生物资产的实际情况。第三,我国生物资产分布广泛,行业发展不平衡,大部分企业和个人会计基础薄弱。然而,许多企业和个人不可能利用公允价值方法获得高质量的信息。我国会计从业人员的专业水平有待提高,影响了公允价值计量在我国的使用效果。

结论: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现阶段不宜采用国际通行的公允价值法计量生物资产。相反,历史成本计量方法目前仍处于主要地位。随着我国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公允价值计量方法也将成为未来我国生物资产的主要计量方式。但是,无论哪种生物资产的计量模式都不是完美的,都有自己的优缺点。只要它选择了自己的测量模式,就是最正确的,可以发挥最大的作用。

作者:长江大学管理学院

参考资料:

[1]李江胡德春。我国会计准则中生物资产计量模式的选择[J].会计月刊(理论版),2006,8:60-61。

[2]黄仲生,楚·。论资产计量属性的选择[J].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2005,1:82~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