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面试中营造交流氛围,说服面试官,是拿到offer最关键的两步。

面试是一种沟通的过程,面试官可以通过沟通来判断你的能力是否与公司的岗位要求相匹配。求职者通过沟通证明自己符合招聘要求。

虽然双方立场不同,但目标是一致的。面试官想尽快找到合适的人,完成岗位分配。求职者希望得到一份提前上班的工作。

既然目标一致,为什么面试会出现对抗的情况?

前段时间《是你》关于李晨事件的视频在网上疯传,大家都说求职者被面试官说得太尴尬了。

如果放在实际的公司,现场一对一面试,会有这么强的对抗吗?不太可能。毕竟电视节目、求职者、面试官都有“炒作”的嫌疑。

在这种情况下,我其实是想告诉你,求职者和面试官不是天敌,而是目标一致的伙伴,各取所需,只是在电视的场景中放大了几百倍。

当然也不排除有一些不愉快的面试沟通。确实有性格素质差的面试官,只能避开,远离。

现在我明白了这个前提,求职者在面试中唯一要做的就是说服面试官录用你,核心关键点有两个:

1,求职者能充分证明自己的能力符合要求,意味着说服面试官相信你;

2.沟通是同频的,或者说总的来说,面试官在这种沟通中是舒服的,而不是痛苦的。

如果你能把这两个问题想清楚,准备充分,你的求职成功率可以提高90%。

简单来说,可以用四个字来概括,即“氛围”和“说服”。

之前文章分享的“求职能力金字塔”,其中五项是求职能力,我们可以直接告诉面试官,我有诚意,我有兴趣,我有潜力吗?当然不是,这只是你单方面的主观认定,不太有说服力。

那么如何在面试中加强“求职能力”的说服力呢?

这个问题的答案来自《演讲就是生产力》这本书,书中提到了两种增强说服力的实用方法:

1,用事实增强说服力

想象一个场景,你去一家公司面试,面试官让你谈谈你的优点。这个时候你会说什么?你可能会简单的对对方说:我是一个细心的人,我很勤奋,我对工作很负责。

这样说有什么效果?肯定不好:你说你细心,勤奋,很负责。这些都是你的主观感受。你当然不能用自己的主观感受去说服别人。

原因很简单,因为你的主观感受只是你的,不是别人的,别人也不一定认同。如果你想说服别人,从客观的角度给出事实更容易达到目的。

假设你去一家公司应聘内容运营岗。你毕业学校不错,文笔也不错。面试官对此很满意。然后他看了你一眼,有些迟疑地强调了一点:“我们的位置需要非常小心。”听到这里,你就明白面试官的顾虑了。毕竟你是一个看起来很大方的人,但你真的不像一个细心的人。这时候怎么说服面试官?如果只是说“我是个细心的人”,很难让人相信。

要说服他,你得找出事实来证明。你可以把事实告诉对方:“我平时都去家附近的书店看书买书。”就在今年3月,我发现《快读大师》这本书的一篇文章中有一个标点符号错了。应该有冒号,而不是逗号。我把错误写在前几页和几行,发私信到出版社的微博。后来出版社给我私信致谢,免费送了我三本书。

很明显,这个事实可以充分证明你的“细心”,自然很容易说服面试官。

2.利用权威的力量增强说服力。

有一种普遍的社会心理现象——“权威效应”。意思是说,如果说话的人有影响力,比如地位高、级别高、受人尊敬,他说的话就容易引起别人的注意,并相信其正确性,也就是“人言轻,人言高。”

引用权威人士的观点或做法,会比你直接说出来更让人信服。

具体来说,求职者可能会疑惑,这么有影响力的人我都不认识,怎么借?其实我们可以把这个权限放下来。原公司给你的认可是否有一定的权威性?老板或领导对你的评价是组织内的权威吗?

当然,这些内容是编不出来的。在原来的公司,我没中奖,说我中奖了。这涉嫌作弊。详细的回音会问。这更注重前期的积累,才能用于后续的求职。至于领导的评价,我不能直接说。以前领导觉得我很优秀。

面试官在沟通具体项目时,可以引入之前公司领导的正面评价,比如高效的项目推进,优秀的跨部门沟通协调等等。

实际上有三种类型的面试官。

第一种,感觉面试官。这种面试官总喜欢谈感情。感觉有问题,但是很难说具体哪里有问题。面试进行到一半左右,可能会通过语言或表情透露出来。比如我感觉你的阅历还是比较浅的,脸上流露出一点无奈的表情。

第二类是以教师为主的面试官。这种面试官特别理性,喜欢在面试官回答完问题之后,告诉面试官这样回答会比较好,或者在面试结束的时候,给求职者讲讲他的光辉经历,你的工作应该是什么样子等等。

第三种人,直接面试官。这种面试官不喜欢拐弯抹角,喜欢直来直去。没什么,但是有时候经常会让求职者特别紧张。制造一些压力面试就更恐怖了。可能他还不知道,甚至说对方太脆弱,承受不了这个打击。

我们不能选择面试官的类型,但我们可以选择沟通的方式。

其实就是一句话:不加判断的观察,表达情感认同,挖掘真实需求,提出事实验证,执行计划。

有了这种沟通思路,无论遇到什么类型的面试官,问什么问题,都可以形成良好的互动,为面试官营造一个舒适的沟通氛围。

观察什么?观察面试官的类别,逐步确定。面对感官型面试官,你应该在陈述中给出更多的事实和数据,让他充分认同你;面对以老师为主的面试官,你可以在回答中称呼他为“老师”,这样会拉近你们的距离。同时,互动回答问题时,可以反过来问面试官。面对直接面试官,那么在面试中,根据工作职责和要求,更有针对性的表达自己的工作成绩和项目经历。

认同什么?认同面试官的提问,面试官对答案的评价,面试官的介绍。在交流的过程中,可以通过频频点头,认同语言来回应。

需要挖掘什么?面试官的要求是短时间内看你的能力。所以我们需要判断,面试官问一个问题,他的出发点是什么,他要判断哪个能力项。这样才能有针对性的表达重点。

最后,如果你问的是以往工作经验相关的问题,面试官想通过以往的经验来判断你的能力储备,不需要做太多铺垫,简单说明工作中的成绩和亮点。如果你是问如何解决一些问题或者让你来公司工作,你准备如何开展工作,给出一个明确的方案,有总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