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公司发债意味着什么?

上市公司在二级市场发行债券是一种普遍现象。发行债券意味着上市公司在市场上筹集资金,但上市公司的股价不会因为发行债券而上涨或下跌。一般来说,满足交易所规定的发行条件就可以发行债券,投资者不要过度解读。

一、上市公司发行债券的条件:

1.公司债券的期限为一年以上。这意味着从公司债券发行之日起至还本付息之日止的期限不少于一年。根据《公司法》的规定,发行公司债券时,应当在募集办法中载明“还本付息的期限和方式”,并据此计算确定公司债券的期限。

2.公司债券实际发行金额不少于5000万元人民币。这意味着发行人为上市而发行的公司债券金额在5000万元以上。根据《公司法》的规定,符合发行公司债券条件的公司可以多次发行公司债券,其累计发行额,即各类债券的发行总额(如不同期限、不同利率、可转换或不可转换等。)尚未到期的,不超过公司净资产的40%。为此,债券在证券交易所上市的具体申请要求本次发行的公司债券实际发行金额在5000万元以上。

3.公司申请其债券上市时,仍符合发行公司债券的法定条件。这意味着发行人一直处于具备发行公司债券条件的状态,也就是说,发行人在发行公司债券时应保持信用状态,使公司债券持有人的利益得以实现,公司债券的交易是安全的。如果丧失了发行公司债券的条件,公司债券到期时还本付息就存在风险。

二。在中国主板市场上市需要满足的条件:

1.经国务院证券管理部门批准,该股票已向社会公开发行;

2.公司股本总额不低于人民币5000万元;

3.开业三年以上,最近三年连续盈利;原国有企业依法改建后成立的,其主要发起人为大中型国有企业的,可以连续计算;

4.持有面值人民币65,438+0,000元以上股份的股东人数不少于65,438+0,000人,向社会公开发行的股份占公司股份总数的25%以上;公司总股本超过4亿元的,其向社会公开发行的股份比例为15%以上;

5.公司最近三年无重大违法行为,财务会计报告无虚假记载;

6.国务院规定的其他条件。

符合上述条件的,可以向国务院证券管理审核部门和交易所申请上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