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P是什么?
首先,我们来学习一下边际产量和劳资价格比。
(边际产品,缩写为MP),又称边际产品,边际产品MP是指增加一个单位的劳动投入所带来的总产出的增加。当增加一个单位产出所增加的收入(单位产出价格)高于边际成本时,它是经济的;反之,则不划算。所以,任何增加一个单位产出的收入都不能低于边际成本,否则就会有亏损;只要增加一项生产的收益能高于边际成本,哪怕低于总平均单位成本,就会增加利润或减少亏损。因此,计算边际成本在产品决策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微观经济学理论认为,当产量增加到边际成本等于边际收益时,能为企业获得最大利润的产量。劳动边际产量是指每增加一个单位劳动力所带来的产出增加的公式,即产出的函数推导出劳动量,得到边际劳动产出的公式。
k是资本投入,R是相应的价格,所以k/l指的是一个地区的总资本。同样,w/r指的是劳动总量。
K/L代表一个劳动力所需的资本配置,可以衡量一个企业是一个什么样的公司。比如比例小的是劳动密集型企业,比例大的是资本密集型企业。
这里有一个例子
w代表工人的收入,或劳动力价格;r代表利率,w/r表示劳动力的时间成本。按照现在的利率,支付给劳动者的工资是资金时间成本的好几倍。过高的工资会导致非常高的资金成本。比如你一年借款654.38+万元,支付给工人利息r = 654.38+00%,那么W/R = 654.38+000倍。
假设生产函数Y=Af(K,l)
那么MPK=Af1。
MPL=Af2
MPL/MPK=f2/f1
成本函数:c = PK * k+PL * L。
拉格朗日乘法:
L=Af(K,L)+λ(C-pk*K-pl*L)
一阶条件:
Af1-λ*pk=0
Af2-λ*pl=0
同时访问,
利润最大化的条件:
f2/f1=pl/pk
现在F2/F1 > PL/PK
F2/f1应减少。
根据边际产量递减,l应该增加或k应该减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