烧光了6543.8+05亿,还欠着几千万人的存款。90后戴威的“莽撞”是个败笔。
* * *自诞生起就享受行业,是当之无愧的风口。各行各业都想和* * *一起享受“攀亲戚”,抢占这块刚出炉的大蛋糕。当然,享受最大一块蛋糕的是* * *了,最值得注意的是戴威和他的“ofo共享单车”。
2065438+2005年6月,戴威正式启动“* * *享”项目,解决人类出行的最后一公里。没想到他们在65438+10月的第二年就拿到了金沙江10万元的融资,然后短短几个月就完成了四轮融资。Ofo也可谓发展迅速。短短时间内,用户数就达到了数千万。
2017年,小黄车开始大规模“进攻”国内市场,日订单突破3200万,击败摩拜单车和小蓝车,成为自行车行业的领头羊。
一时间,黄啸风头正劲,成为行业的代名词和标杆,吸引了无数资本和企业家的涌入。
但是,结局大家都知道。2018年,小黄车的扩张终于出现了下滑,甚至陷入了“押金风波”。几千万人排队退押金,让戴威从一个风光无限的创业者变成了“知名老赖”。他的经历不禁令人尴尬。
兴致勃勃的雄心勃勃的人
在回国创业之前,戴威是大家羡慕的对象。1991年,戴威出生在安徽宣城,家庭条件优渥,因为父亲戴和根是一家央企的董事长。不过他也不是游手好闲的“富二代”,戴威从小就是个爱学习的三好学生。
他的学习成绩不仅经常在全校名列前茅,还担任过班长,是所有家长眼中的“完美典范”。2009年,戴威顺利考上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后来成为学生会主席。
可以说,他不仅学习好,而且管理能力和人格魅力都非常优秀。大学期间,大卫意气风发,是北大的明星。
2013,戴伟到青海省大通县东峡镇支教,成为一名光荣的教师。由于东峡镇地处偏僻,戴伟经常骑着自行车往返于崎岖的山路。就是在那个时候,戴威彻底爱上了骑行。大卫曾经说过,“我认为骑自行车是了解世界的最好方式。”从此,骑行与戴威结下了不解之缘。
2014年,创业潮来袭,回到北京的戴威和四个朋友成立了ofo,开始了创业生涯。
骄傲的大卫
在创业初期,戴威的创业之路并不顺利,因为他们很快花掉了654.38+0万的创业资金,最后账上只剩下400元。然而,他并没有因此而气馁。相反,他反思了自己的商业模式,从失败中寻找成功的要素。
2015年,戴威毅然选择进入* * *享乐行业,并宣布了自己的愿景:“只连接汽车,不生产汽车”。事实证明,大卫的选择是正确的。
面对“* * *享受经济”的春风,戴威和他的黄车飞速发展,创造了一个神话。自2016以来,ofo持续融资,获得包括经纬中国、滴滴、饿了么、小红书、金沙江、微利资本等知名企业的青睐,向小黄车投资15亿元。一时间,ofo共享单车从一家初创企业变成了不折不扣的新贵,戴威曾感叹:“没见过这么多钱”。
从那以后,ofo开始疯狂发展,开启了张之路的扩张。他的小黄车不仅占领了中国的大街小巷,甚至还把触角伸到了海外。他的成功故事被媒体报道,成为行业典范。
2017年,戴威还与阿里体育创始人张大中、北京太乙云科技董事长邓迪一同入选中国双创年度人物。当时的戴威可以说是非常骄傲,被称为胜利者一点也不为过。
这一切似乎都是自然而然的发展。就像戴威从小到大的经历一样,无论是学习成绩还是管理能力,他一直都是一个完美而优秀的人。
成功了,就输了。
然而,高光之下是无尽的深渊。
由于* * *享单车盈利模式单一,运营成本高,ofo共享单车的日子过得并不轻松。此外,戴威急于在ofo共享单车领域发展业务,抢占国内市场。他擅自挪用用户押金填补公司“大洞”,金额超过数十亿元。
最后,纸包不住火。2018年,黄啸汽车原型车被曝光,引发数千万人的退押金事件。
谁也没想到,曾经的行业标杆,一夜之间成了被大家唾弃的行业“败类”,成了反面教材。
可以说:“成也戴威,败也戴威”。戴威依靠用户存款完成了ofo的疯狂扩张,创造了* * *享受行业的盛世,但这也成为了他失败的根本原因。
最终戴威烧光了6543.8+05亿,还欠了几千万人的押金。5438年6月+2020年10月,戴威突然离开ofo,不再担任法人、执行董事和经理,只剩下一个ofo的空壳,“贴牌”老赖的标签从公众视野中消失。
2020年7月31日,戴伟发朋友圈:“升级,努力做个好爸爸!”宣告人生进入新阶段。
说起戴威的结局,大家都忍不住惋惜。曾经的天之骄子,现在只剩下一地鸡毛。但不可否认的是,他把“享受经济”带入了前所未有的繁荣,改变了很多人的生活。
至少,他的名字被很多人记住了,当然也包括那些还没退押金的“讨债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