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份额80%,却找不到能打的对手。该新产品有望填补中国的两项空白。
管理团队和主要产品
公司前身为浙江沃屋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02年9月19日,注册地为浙江省湖州市德清县。2006年3月,公司主导产品“粉尘螨滴剂”(商品名“常棣”)上市。
我们公司的主要股东是胡云熙和陈燕妮,他们都来自生物医药技术领域。公司董事长胡云熙先生科研经验丰富,科研实力深厚,担任中国863计划生物信息学专家组副组长,中国生物工程学会常务理事。
公司主导产品“粉尘螨滴剂”用于粉尘螨过敏引起的过敏性鼻炎、过敏性哮喘的脱敏治疗,是一种可能改变过敏性疾病自然病程的药物。还有一个配套产品,粉尘螨点刺试剂,用于诊断。
什么是过敏性疾病?
过敏性鼻炎/哮喘患病率较高,我国约为11%,且呈逐年上升趋势,儿童患病率高于成人。
过敏影响生活质量,部分患者影响时间较长。尘螨和花粉是主要过敏原,尘螨过敏59%,花粉过敏10%。
下面这段主要是方便了解我们武术的主要市场:
过敏的主要测试方法:皮肤点刺
过敏的主要治疗方法:药物治疗和脱敏治疗。
区别:前者不能根治,但短期见效快;后者治疗周期长,但根除概率高。
脱敏疗法的原理,简单理解就是适应小剂量,刺激机体对过敏原产生长期免疫力。
脱敏疗法分为皮下脱敏和舌下脱敏。
后者是一种新的治疗方法,出现严重副作用的概率是百万分之一,而前者出现严重副作用的概率是千分之一,后者在整个疗程中的用量更少。但是两者的治疗效果差不多。
显然舌下脱敏更有优势。最重要的是,对于高危人群,也就是儿童,舌下给药更容易接受。皮下只能5岁以上,舌下可以3岁以上。
关键信息来了。
目前国内只有三种脱敏剂,其中两种是皮下脱敏剂,只要我们的生物脱敏剂都是舌下脱敏剂。
详情如下:
国内上市的脱敏药物有三种,分别是五五生物的“粉尘螨制剂”,ALK的“屋尘螨变应原制剂”,Allergopharma的“屋尘螨变应原注射液”,其中后两种药物的给药方式为皮下注射,只有五五生物的粉尘螨滴剂的给药方式为舌下含服。舌下脱敏药物与皮下注射脱敏药物相比,疗效相当,且在安全性和方便性方面具有明显优势。
目前我们的生物脱敏产品的市场份额大概在80%以上,而且这几年增长很快。我公司市场份额在13年为62%,14年为68%,15年为71%,呈逐年快速增长态势。
目前主要的竞争对手是丹麦的ALK和德国的阿勒格制药,不再构成重大威胁。
ALK“目前屋尘螨变应原制剂”市场份额在13年为26%,呈逐年下降趋势,18年仅为13%;Allergopharma的“螨变应原注射液”年销售收入相对较低,2065,438+07年收入最高,为65,438+09,650元,占市场份额不到4%。从销售额来看,我们公司的生物产业呈逐年上升趋势,年均超过1亿元,2018年约4亿元,而另外两家公司都是千万元甚至百万,远低于我们公司。
公司掌握了多项核心技术,包括过敏原活性检测和检测标准血清的构建、“常温”保存技术、粉尘螨培养等。公司选用本地化过敏原,各国政策有差异化壁垒。
花粉过敏原填充,有望让我重生。
呼吸道过敏原种类繁多,过敏患者可能同时对多种物质产生反应,但只要找到一种过敏原,就可以用于该患者过敏性疾病的治疗。所以找到最广泛最常见的过敏原,才能更广泛的治疗过敏患者。
我国南方以尘螨为主,北方以艾草花粉为主。花粉和尘螨可以覆盖90%的市场。公司现有产品主要针对尘螨,现在研发针对青蒿这种中国特有的过敏原。
青蒿滴剂已于今年8月列入优先评审,预计20年投产,加速推广。虽然南方粉尘螨比例较高,但患病率较高,北方患者较多。在北中心医院,还有公司的销售力量,加上公司多年的宣传推广。预计增长速度会比粉尘螨更快,增量更大,会逐渐再造一个武林。
检查收入是医院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穿刺费低,诊断作为医院成本项目,具有价格低廉的优势。穿刺术预计会很受医生欢迎。
目前大部分患者做穿刺,验血比例低。验血需要等到第二天才能出结果,有时间差,而点刺只需要15分钟,适用范围更广。
九刺(五种花粉、狗毛和猫毛、德国小蠊等。)都进了诊所,从申请诊所到完成三期诊所大概需要两三年的时间。估计3年后就能获批了。屋尘螨刺已获批准。
由于刺多,形成了一系列产品。国内市场几乎空白,处于待米状态,患者广阔。估计空间几十亿。穿刺可以促进对皮肤科、呼吸科、过敏科的渗透,有利于提高渗透率,带动滴剂上市后销量增长2-3倍。
2018年,中国人口为1395万人。据统计,我国过敏性鼻炎患病率约为11%,粉尘螨阳性率为59%。假设50%的患者为中重度过敏性鼻炎/哮喘,即50%的患者愿意接受脱敏治疗,即4527万潜在治疗人群,粉尘螨滴剂目前年使用成本为2400元/年,由此可以估算出存量市场空间为1086亿元。
2018年,我们的营收约为5亿元,约占80%的市场份额。可见渗透率不到1%,巨大的市场有待开发。预计三年后2022年渗透率将达到1.5%,即未来三年收入增速维持在25-30%,公司市场份额基本不变。
目前黄花蒿滴患病率为1%。假设将治疗50%的中重度过敏患者,假设年使用成本为5000元,理论市场空间估计为348.75亿,空间约为尘螨的三分之一。预计2022年渗透率将达到0.5%,即65438+7400万。
2022年及以后,预计可推出点刺系列产品,点刺潜在人群将覆盖所有过敏性疾病(鼻炎、哮喘、皮炎等。).预计潜在人口2亿多,按每200元计算,有400亿潜在空间。预计到2025年的三年内,刺透率将达到0.3%,即654.38+0.2亿元。
预计公司营业收入分别在19-21/8.56/165438+3200万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98403和5.29亿元,每股收益分别为0.57、0.77和654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