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级湖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发展规划
“618”战略工程的具体实施:
一是坚持平台支撑战略,优化空间布局;
二是坚持项目驱动战略,增强开发实力;
第三,坚持产业融合战略,加快转型升级;
第四,坚持创新驱动战略,加强科技引领;
第五,坚持绿色增长战略,推进生态文明;
第六,坚持总体发展战略,构建和谐社会。
目标方面,力争“十二五”期间主要经济指标翻两番,确保进入浙江省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综合考核前5名、东部地区39个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综合考核前20名。一是发展定位,从重点产业园区建设到产业园区与新城区联动转型;
二是产业结构,从侧重发展工业转向先进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协调发展;
三是核心驱动,从重视资金投入向重视先进技术引进和消化吸收创新转变;
四是效益质量,从注重规模扩张转向注重效率提升;
5.在资源环境方面,由粗放型消费发展模式向集约型再生发展模式转变;
六、管理服务,从依靠政策驱动向提升综合服务功能转变。凤凰工业区
位于湖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凤凰街道西侧,规划面积7.32平方公里。开发建设始于20世纪90年代中期。主要发展生物医药和食品、环保设备制造、轻工等产业。官网显示,凤凰工业区产业布局已基本完成。主要聚集了协和干细胞、欧美环境、中国机器南方、香飘飘等重点企业。
西南工业区
位于湖州经济开发区西南片区西部,规划面积2.31平方公里。开发建设始于2005年。主要发展生物医药、电子信息、新能源等产业。官网显示,各项基础设施已全面建成。大部分企业已经投产,主要包括大洋电子、万德电子、天外印刷、中科宏安、中科瑞泰、魏宏电力等重点企业。
杨家埠工业区
位于湖州经济开发区西塞山街道中段,规划面积5.36平方公里。开发建设始于2006年。主要发展汽车零部件机电、金属材料不锈钢、现代物流业等高新技术产业集群,是开发区发展先进制造业的重点区域。官网显示,主要基础设施已基本完成,大部分企业已投产。主要聚集了永兴特钢、金州管道、人本集团等重点企业。
南太湖科创中心
位于浙江省湖州经济技术开发区西南片区,占地225亩,规划总建筑面积30多万平方米。2006年开始开发建设,旨在打造湖州乃至浙江省高新技术产业化公共服务平台。以“楼宇经济”为主、科技含量最高、多学科自由交流、创新能力最强的地区;加快现代生物技术、先进环保技术、新能源技术、新材料技术、电子信息技术等高新技术成果产业化,促进湖州市产业转型升级,加快高新技术企业发展。
南太湖生物医药产业园
位于湖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杨家埠街道北侧,规划面积3.7平方公里。开发建设始于2008年。它包括三个功能块:工业R&D,综合管理和支持服务。它以高新技术产品的R&D和产业化为重点,以承接高新技术企业转移、留学回国人员创业和高校科研为主题,以辐射带动周边产业发展为目标,努力把自己建设成为“与国际接轨、全国领先”的生物医药产业专业园区。
西塞山南区
位于湖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杨家埠街道南部,规划面积7.04平方公里。开发建设始于2009年,目标是将中心城区重要的物流区、外向型加工工业区、交通枢纽、商业、居住区建设成为综合性城市功能区。
康山分区
位于湖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康山区,总面积约25平方公里,是开发区产业平台发展的主要载体。2010开始开发建设,定位为长三角地区高新技术生产和R&D基地之一,浙江省低碳生态示范新城,以技术服务、信息服务和旅游休闲为主导的城市组团,目标是建设集生产、R&D、技术服务为一体的国家级低碳生态示范园区。该地块主要分为四个部分:科技工业园区、R&D服务区、商务区和居住生活区。
凤凰商务区
位于湖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凤凰街道东部,规划面积5.12平方公里。开发建设始于上世纪90年代初,现已成为中心城区的新区,集中了行政办公、商业住宅、高端娱乐、大型公园等公共设施。并大力开展以“绿化、亮化、美化、清洁”为主要内容的环境建设,新增和改造绿化面积约50万平方米,亮化实现建成区全覆盖。
西南商住区
位于湖州经济技术开发区西南分区东部,规划面积11.15平方公里。官网显示,开发建设始于2005年,全面推进街区开发、商务楼宇、生态园区、专业市场、社区建设、基础设施等重点项目建设。“三路六桥”全面贯通,外庄区块整体开发初具规模。二环路、西塞路沿线国际小商品城、移动综合体、金茂广场、18号地块商务酒店、红星美凯龙家具广场、星洲国际花园全面建成,长湖神仙、苕溪公园一期、香积洋公园景观带沿线一批商务楼宇基本建成。西南商住区作为湖州中心城区的重要组成部分,逐渐成为中心城区西南商业的“副中心”。
(图集数据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