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O2O平台的发展模式和趋势是怎样的?
作者:工业和信息化部CCID研究院互联网研究所冯路博士。
(导读)2014,社区O2O成为大鳄的新方向,也是创业公司的起点。从传统社区服务商到互联网势力,各路人马火速奔袭,一场社区服务入口和社区服务资源整合的争夺战即将打响。社区O2O的未来发展方向引人关注。
争夺“最后一英里”
移动互联网催化社区O2O市场的发展,促使社区服务实体和互联网公司分别向线上线下进军,围绕“最后一公里”的竞争日趋激烈。传统社区服务通常由社区物业或外部商户完成,服务效率低,标准不统一,问题多。互联网创业者也发现了社区服务中蕴含的机会,试图用“互联网”的方式解决各种社区服务问题。家政、洗衣、餐饮、社区电商成为热门切入点。
家政、洗衣服务方面,受互联网思维影响,以赖阿姨、95081、荣昌e袋洗等为代表的公司。逐渐重视线上渠道的运营;与此同时,以e家洁、岗阿姨、云家政为代表的线上服务公司开始走向线下,提供线下配套服务。
外卖餐饮服务方面,以林爸爸的菜、点一只鸭、挑食等为代表的外卖餐饮品牌。也已经从实体店扩展到互联网,通过互联网吸引用户、收集订单甚至完成支付。除了直接送餐到户,还有一群创业者,为有烹饪需求,想做却做不到的用户提供更多的用餐方案,代表是年轻的蔡骏,一个配送半成品食材的创业团队,根据用户的地理位置,直接配送厨师上门烹饪。
社区电商方面,企业充分利用闲置资源,与社区周边的大型超市合作,利用超市的仓储和供应链,然后自己解决最后的配送。该领域参与企业类型较多,电商企业、物流企业通过整合内外部资源的模式切入,如JD.COM、顺丰等。互联网创业者通过社区信息化和社会化切入,如丁咚社区、好邻居、无忧社区等。其中,在生鲜、日用品配送方面,有1号店、本来生活、顺丰游喧、脱脱公社等多家电商因为“最后一公里”仍然是配送的难点,所以出现了爱鲜蜂等模式较轻的公司,用社区便利店的店主来配送商品。
围绕“最后一公里”,初创企业、互联网公司、传统企业可谓煞费苦心,但总体来看,社区服务仍存在诸多问题:一是社区O2O体验有限。对于大量老年居民来说,网购远不如下楼方便,社区店也能满足邻居的社交需求;第二,社区服务监管存在天然的困难。在传统服务项目的场景下,消费和经营场所是统一的,经营者更容易监管店内人员的服务质量,而社区服务大多是上门服务人员,监管难度更大;第三,盈利难。社区O2O领域的企业是喧闹的,消费者是冷静的,找不到真正释放消费者潜力的模式,最终也无法打开这个看起来很美好的市场。
模式一:物流跨境电商模式。物流企业SF依托完善的物流网点和物流信息服务系统,实现了从物流业到电商的跨界进步。顺丰徒步者相当于一个社区网购便民平台,店内零库存,通过海报、二维码墙、触摸屏等展示商品。该店集网购体验、快递、便民服务、金融服务等多种服务于一体,模仿了美国、日本和中国台湾省成熟的“便利店+快递”形式。黑客电商和门店已经形成了完整的O2O闭环,其社区服务已经标准化、规范化成功,但实体店的体验能力有限,在同类商品比价方面甚至远不如网上商城便捷。
模式二:电商布局社区模式。JD.COM依托其完善的电子商务信息服务体系,利用线上平台资源,实现社会便利店资源的有效整合和利用。JD.COM促成与唐久的O2O合作后,与快客、好邻居、好朋友等十家便利店合作,并在此基础上推出两小时送达服务。线上到线下,JD.COM包括:“小店模式”——针对便利店、药店,将总店改造成网店;“生鲜模式”——专注于超市、大卖场的冷链生鲜配送;“品牌专卖连锁模式”——针对服装、箱包、家居连锁企业,专注于上门试穿等增值服务。JD的优势。COM的O2O服务在于其对社会资源的整合和控制能力。但似乎其对社区实体店服务的规范和推广能力有限。
模式三:便民工程模式。依托政策优势(深圳电商便民工程),猫舍通过直销、加盟等方式建立线下门店,实现物流企业最后100m服务的有效整合,最终打造“500m生活圈”。与JD.COM、顺丰不同,猫舍没有自持物流,而是对接了顺丰、四通一达等几家快递公司。猫舍有直营和加盟双重结构。直营是以标准物流和体验店的形式,加盟是为了吸引不同行业的线下门店加盟。目前猫舍只是依靠政策资源,没有线上资源整合平台,所以整合社会资源的能力极其有限,这也关系到猫舍能否在其他地区复制推广,一切还有待市场的检验。
模式四:社区综合平台模式。无忧社区通过自建核心物流和兼职住宿,建立了多点对多点的实时物流调配体系。社区无忧覆盖上海多个社区,灵活进驻,辐射10社区周边。物流配送人员,也就是小区居民,通过在手机上安装内部调度APP,传递信息,记录工作量。这种模式是面向C2C服务的中间O2O服务,是一种分布式的协同共享服务。边际成本大大降低,社会资源得到优化利用。然而,分布式服务的服务标准化和质量仍然是困扰其服务能力提升的核心问题。
模式五:社区社交模式。丁咚社区采用线上APP与线下服务站相结合的模式,以社区社交为核心,广泛对接第三方服务,实现社区服务供需信息对接。丁咚社区采用了黄页模式,将大量社区服务信息整合到APP中,以邻里社交为核心,实现了二手交易、拼车、家政推荐、缴纳水电煤物业费、代收快递、社区BBS等功能。这种模式依托于轻量级APP应用,满足了社区服务供需双方的信息对接需求,但对第三方服务资源的整合和控制能力极其有限。
模式六:微信店铺模式。考虑到微信更高的打开率和更强的用户粘性,好邻居开设微信店铺,依托区域代理商,有效整合第三方服务商的资源。好邻居有效连接用户和第三方服务商,提供快递、家政、用工、缴费、维修等社区服务。,为商家实现引流。好邻居模式充分依靠区域代理商的资源整合能力,控制区域代理商将是未来业务发展的关键。
小型企业平台
社区O2O看起来是小生意,但是有平台价值,会有平台级企业的爆发。未来社区O2O服务将是平台企业和线下服务企业共赢的市场。在平台企业的参与和推动下,社区服务资源将得到整合和优化,社区服务能力将得到大幅提升和规范。
互联网公司、物流公司、社区物业合作,将为社区服务创造一个巨大的新市场。由于社区服务网点分散、单点服务量小、服务需求全面等天然特点,一家互联网平台企业不可能垄断市场。未来社区O2O服务将是各方取长补短,合作共赢的局面。互联网公司的优势在于拥有庞大的线上平台,强大的线上资源整合能力,规范的服务标准。但说到线下,庞大的线下服务团队和大量的资金投入都是软肋。物流公司的物流网点虽然很多,但其密度与社区服务网点的密度相差甚远,无法满足就近服务的需求。社区物业具有靠近社区服务对象、网点密集等天然优势,但服务种类少,服务能力有限。依托互联网公司和物流公司的资金优势和平台优势,加大社区物业服务的标准化和一体化,社区服务市场的潜力将得到极大的挖掘。
传统社区便利店将减少为展示店、库存店或配送中间环节。传统第三方社区服务资源将被电商和物流平台强势整合,社区服务将实现统一和标准化。目前,社区服务市场是一个服务提供者极其分散,服务内容极其不规范的市场。电商和物流平台企业参与社区服务后,目前的社区服务商并不会全部消亡,而是会在电商或物流平台企业的大规模进军下被收编。双方的合作将推动线下社区服务商的服务规范化升级,服务效率更加优化。
由于社区综合服务的特性,以垂直服务起家的社区O2O服务企业最终会被迫走向综合化。披着O2O外衣的电商越来越多,越来越细分,越来越垂直。但在O2O的浪潮中,垂直细分只是市场的切入点,单个社区的服务量较小,社区服务更全面。大多数一开始选择垂直细分市场的企业,最终都会走向整合。
(联系邮箱:mellowmelon@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