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企业如何获得风险投资的青睐(2)
一般风险投资公司都有一定的投资领域。这里的领域有两层意思:一是指技术领域。风险投资公司通常只投资自己熟悉行业的企业或者自己了解的技术领域的企业,所以投资偏好不同。比如创新投资集团、高科技投资等政府支持的投资机构,风格严谨,偏好投资内部治理结构健全、管理规范的企业;国诚、清华等投资机构更倾向于投资早期企业,因为他们有很强的技术和管理背景。具有产业集团背景的创投机构,如招商局科技集团、中海创投等,主要投资集团产业链上的企业;高特佳、大鹏等创投机构更倾向于投资相对成熟的企业。二是指地理区域。风险投资公司资助的企业大多位于公司所在地附近。据深圳市创业投资协会统计,截至2002年底,深圳创业投资机构投资项目超过500个,投资额近50亿元,其中60%在深圳。这样做的主要原因是为了便于沟通和控制。一般来说,投资者本身并不参与所投资企业的实际管理,而更像是一个导师,不断为企业提供战略指导和经营建议。小公司的风险投资人大多偏好小公司,首先是因为小公司技术创新效率高,更有活力,更能适应市场变化;其次,小公司规模小,需要的资金量也小,风险投资公司承担的风险有限;另一方面,小公司规模小,发展空间更大,同样的投入可以获得更多的收益;另外,通过建立公司而不仅仅是做一个投资交易,可以帮助一些风险投资人实现自己的理想。经验如今,风险投资行业越来越不愿意与一个没有经验的创业领袖合作,即使他们的想法或产品非常有吸引力。在一般的投资项目中,投资人会要求创业企业的领导人有本行业的从业经历或成功经验。如果一个创业公司的领导者声称他有一个极好的想法,但他几乎没有这个行业的工作经验,投资者就会怀疑这个建议的可行性。“你可能会从一个没有经验的初创企业领导人那里收回投资。但也许就这一次,有一点点成功的机会,你得到了回报。因此,我们为什么不试着用我们的经验来提高我们成功的机会呢?”这是一个风险投资人的亲身经历,也说明了大多数风险投资人对经验的看法。在这种情况下,大多数年轻的创业领袖犯的一个常见错误是,他们没有寻求足够的帮助,也没有与其他在这个行业取得成功经验的创业领袖进行沟通。通常情况下,一个创业型企业的领导者意识到自己经验不足,会主动放弃企业最高领导者的职位,他会聘请一个有成功经验的管理者来担任创业企业的总经理。因为大多数没有经验的商业领袖都很年轻,这给了他们足够的时间成长为优秀的管理者和企业家。风险投资中小企业具有规模小、资产少、负债能力弱、易受经营环境影响、风险高等诸多劣势,造成融资困难、资金严重不足,甚至一些非常好的项目也因资金不足而流产。正所谓“无米之炊”。所以,找锅里的米,成了中小企业的当务之急。只要是米,不管有没有沙子,先放锅里。但是饭做熟了,却发现难以下咽。这是一些获得风险投资基金的初创企业失败的生动写照。因此,中小企业获得风险投资固然重要,但了解并正确选择风险投资的进入方式和投资方式也很重要。风险投资一般有两种不同的进入方式:第一种是将风险资本分阶段投入被投资企业,这种方式比较常见,因为风险投资机构不仅可以降低投资风险,还有助于加速资金周转;第二种是一次性投资,一般由风险投资家和天使投资人采用。通常一笔投资之后,很难也不愿意提供后续的资金支持。从投资的性质来看,风险投资有三种方式:一是直接投资;二是提供贷款或贷款担保;三是提供部分贷款或担保资金,同时投入部分风险资本购买被投资企业的股权。但无论哪种投资,风险投资家一般都会提供增值服务。凡事有利有弊。许多事实证明,投资者和企业具有相互制约的双重可能性,就像一把“双刃剑”。风险投资家将资本带入企业的同时,也可能给企业带来另一种风险。不要盲目的认为钱是好东西。为了兴利除弊,我们首先需要选择和评估风险投资家,看看他们对我们的战略发展是否有帮助。如果选择不慎,遇到总是指指点点的投资人,会对企业的战略发展产生不好的影响;其次,当投资者对企业的投资达到控股的程度时,投资者将拥有企业相应的决策权,并可能对企业的人事等方面进行干预。创业型企业不确定的领导,还没高兴起来就被投资人踢出去了。第三,风险投资家投资的目的有三个——并购、拆解、发展,这些都存在于市场中。这时候中小创业公司一定要注意那些以并购或者拆解为目的的投资人,尤其是一些有产业背景的投资人。最好在投资协议中提前确定风险投资家的退出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