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定代表人是什么?老板跑了。我们可以向法人代表要工资吗?

可以找法人代表要工资。

法定代表人是指依照法律或者法人章程,代表法人行使职权的负责人。我国法律实行单一法定代表人制度,一般认为法人的行政首长是其唯一的法定代表人。如果公司是董事长或执行董事或经理(《公司法》第13条),证券交易所的法定代表人是总经理(《证券法》第107条)。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的法定代表人应当是厂长或者经理。

法律风险

公司法定代表人的法律风险

民事责任

1.法定代表人不承担责任:法定代表人的职务行为是企业法人的行为,因此由此产生的民事责任由公司承担,法定代表人一般不对第三人直接承担民事责任。依据:《民法通则》第四十三条:企业法人对其法定代表人和其他工作人员的经营活动承担民事责任。

二、民法通则规定的法定代表人的民事法律责任

1,因经营失误对法人承担民事赔偿责任。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若干问题的意见(试行)58。企业法人的法定代表人和其他工作人员以法人名义从事经营活动,给他人造成经济损失的,由企业法人承担民事责任。法人对第三人承担责任后,可以向有过错的法定代表人或者其他工作人员追偿。

典型的例子有:因签订、履行合同失职而产生的赔偿责任。

2、法定代表人可能对个人或共同侵犯本单位财产承担民事侵权责任。

《民法通则》第107条规定:“公民、法人因过错侵害国家的、集体的财产或者他人的财产、人身的,应当承担民事责任。”

《民法通则》第130条规定:“二人以上共同侵权造成他人损害的,承担连带责任”。

3.对违法行为的民事制裁-罚款和拘留。

《民法通则》第四十九条规定:“企业法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除追究法人责任外,可以对法定代表人给予行政处分和罚款。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超出登记主管机关核准登记的经营范围从事非法经营的;(二)向登记机关、税务机关隐瞒真实情况或者弄虚作假的;(三)逃废资金或者隐匿财产逃避债务的;(四)解散、撤销或者破产后,擅自处理财产的;(五)变更或者终止时未及时申请登记和公告,给利害关系人造成重大损失的;(六)从事法律禁止的其他损害国家利益或者社会公共利益的活动。”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若干问题的意见(试行)

人民意见61。人民法院审理案件时,发现企业法人有《民法通则》第四十九条所列六种情形之一的,除承担企业法人责任外,还可以依据《民法通则》第四十九条、第一百三十四条第三款的规定,直接对企业法定代表人处以罚款;需要给予行政处分的,可以向有关部门提出司法建议,由有关部门决定处理;构成犯罪,依法需要追究刑事责任的,依法移送公安、检察机关。

人民法院的意见。人民法院依法对企业法定代表人或者其他人采取罚款、拘留措施时,必须经院长批准,并单独作出民事制裁决定。被处分人不服的,可以在接到处分决定的次日起十日内向上一级法院申请复议。复议期间,决定暂不执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意见。对法定代表人直接处以的罚款数额一般在2000元以下。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