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解决小微科技企业的融资问题?
一、如何解决小微科技企业的融资问题?(一)调整银行结构体系现阶段,我国商业银行仍占据高度垄断地位。一些原来为中小企业服务的城市信用社合并为合作银行和地方商业银行,客户也相应变成了大企业,导致中小金融机构不增反减。这种金融服务结构不仅严重降低了中小企业的融资效率,影响了中小企业的发展,而且增加了国有商业银行体系的金融风险。应改革创新金融社区服务模式,方便当地中小金融机构进入当地众多民营企业,形成金融机构与企业“双赢”的良好局面。建立专门面向中小企业的政策性银行,专门从事中小企业信贷融资,专门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问题[5]。如韩国中小企业银行和法国中小企业设备信贷银行。在规范的前提下,建设足够多的满足民间资本融资需求的中小银行,搭建中小企业融资平台,解决大银行对中小企业服务成本高、地下信贷泛滥等问题。(二)重塑风控体系小微企业融资难主要是金融机构信用缺失。借助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兴技术,银行等金融机构可以实现对小微企业的风险评级和信贷管理评估。大数据技术可以对商业数据、业务数据、招聘数据、融资数据、网站行为数据、社交数据、金融数据等结构化和非结构化数据进行关联度挖掘和分析,并给出相应的信用评分,为金融机构提供信用参考。同时,小微企业也要加强自身管理,逐步提高企业信用,培养良好的信用意识。以自身诚信争取银行等金融机构的融资支持,自觉接受工商、税务、金融等相关部门的管理和监督。依法建帐,保证财务报表的真实完整,杜绝弄虚作假,自欺欺人,严格要求企业自身。逐步完善民营企业自身建设对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问题具有重要意义。(三)创新融资方式在融资渠道方面,债转股和股债结合可以成为小微企业的融资方向。在融资方面,供应链金融、应收账款金融、资产证券化可以改善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产业投资基金和高科技风险投资基金的设立将着眼于企业的长远发展,降低投资者的风险,为企业特别是高科技中小企业提供担保。拓宽企业股权融资渠道,创造条件,完善资本市场,为符合条件的中小企业发行股票融资搭建平台,尽快缓解中小企业股票融资难问题。大力发展创业板,逐步理顺债券发行审核制度,放宽规模限制,扩大发行额度,完善债券担保信用评价体系,支持经营效益好、还款能力强的小微企业通过发债筹集资金。同时,银行将建设小微企业贷款“绿色通道”,整合政府、银行、担保机构等优势资源,重点扶强,促进最具成长性的小微企业优先发展、加速发展。(四)强化政策支持政府部门要以财政补贴、税收优惠、贷款援助等方式对小微企业给予资金帮助和支持。财政补贴是鼓励小微企业促进就业、鼓励小微企业出口创汇、促进小微企业科技进步的财政补助。税收优惠是通过减免税、降低税率、提高固定资产折旧率等优惠政策,减轻小微企业税负;政府帮助小微企业获得贷款的方式主要有贷款贴息、贷款担保和政府直接贷款优惠[5]。二、我国小微企业融资难的原因分析(一)我国小微企业的问题1、金融体系不健全。由于大多数小微企业在成立之初未能形成科学、制度化的管理体系,小微企业财务管理存在一系列问题,包括缺乏完善的财务管理制度和体系,内部资金无法调度;缺乏严格的资金使用计划,资金周转效率低;存货管理和债权债务缺乏必要的内部控制,随意性强;注重利润而忽视现金流管理,过度消费导致积累不足。这些问题导致企业财务管理薄弱,财务账目设置混乱,进一步加剧了企业融资难度。2.资本相对匮乏。银行的主要贷款方式是抵押担保。在经济不景气的情况下,通过信用担保获得贷款的可能性大大降低。而小微企业由于资金、设备等因素,固定资产和流动资产存量相对较少,银行等金融机构青睐的房地产等资源甚至缺乏,无法迎合银行的贷款偏好[2]。一旦资金链断裂或脆弱,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就会受到重创。3.技术水平有待提高。目前,我国小微企业总体技术水平不高,对科技活动的支持力度小,地区分布不均衡。此外,高级人才大多在大中型企业工作,使得小微企业普遍管理理念落后,抗风险能力较弱,科技活动主要集中在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对其他省市小微企业的融资和发展有一定制约。(二)中国银行存在的问题1。银行对小微企业提供融资支持的热情不高。由于政策不确定性的影响,银行对各类企业的贷款趋于“两极化”。出于资产质量和风险回报的考虑,其效果必然是现有银行的信贷业务大部分集中在有实力的大中型企业和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而小微企业被忽视。2.缺乏专门服务小微企业的中小金融机构。由于国家长期忽视中小金融机构的发展,大部分时间不允许其存在,很难形成完善的中小金融机构监管机制[3]。同时,中小金融机构尚未实现经营机制的转变,贷款市场被大银行高度垄断,小微企业缺乏稳定、开放的金融服务生态环境。3.商业银行开展小微企业信贷活动的成本较高。长期以来,商业银行一直是我国小微企业的主要融资渠道。小微企业贷款业务具有金额小、频率高的特点,大大增加了贷款银行的管理成本。此外,许多商业银行没有严格的市场定位,在对企业的金融支持方面非常谨慎。(三)中国政府存在的问题。政府对小微企业融资的相关法律政策尚不完善。首先,除了民法通则、合同法、担保法、刑法等与信用相关的法律法规外,没有专门的法律法规来规范信用活动。其次,旨在解决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的《中小企业促进法》仅作了一般性规定,并未出台相关实施措施和办法[4]。2.资本市场不完善,进入门槛太高。为了维护金融市场的稳定,国家限制了中小企业板、创业板等中小企业的股权融资门槛。中小型微型高新技术企业具有技术创新能力强、技术升级快、科研成果产业化时间短等优势,但普遍处于初创期,生产规模过小,不符合IPO条件。过高的财务成本、交易成本和时间成本已经成为中小企业融资过程中不可回避的现实问题。(四)中国社会的问题1。中国资本市场发展缓慢。与欧美国家相比,中国资本市场处于稳定的起步阶段。很多小微企业,由于信息不对称、缺乏信息交流平台等原因,让投资者忧心忡忡,从而失去了利用“资本的翅膀”腾飞的机会[2]。2.融资活动中也出现了“两极分化”的现象。商业模式明显、产品设计完善、信用良好的优质小微企业往往成为各大投资机构和上市公司的争夺对象。这些企业因为资金相对充裕,融资需求不大。一些有发展潜力、目前业绩不佳的小微企业,往往因为找不到合适的投资机构或者机构还缺乏识别能力而被市场忽视。3.中国的信用担保体系并不完善。目前,我国担保公司主要分为三种,即信用担保机构、互助担保机构和商业担保机构。而在一些落后的地方,只有针对小微企业的政策性信用担保机构,却没有内生于市场的针对小微企业的互助性担保机构和商业性信用担保机构。同时,担保机构少,担保品种单一,找担保难。各地担保机构之间没有形成业务合作和风险分散的机制,担保行业的组织化程度还很低。我国科技型小微企业的融资问题一直困扰着大家,但是要解决这个问题,仅仅依靠其中一方的努力是不够的。这项系统而复杂的工程需要社会各界的通力合作,* * *力求相互竞争合作,承担各部门的责任,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