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遗憾拍卖天价锂矿控股权后,又将拍卖盛鑫锂能竞购魏股权。

今年5月,成都兴能新材料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兴能新材)持有的雅江伟矿业发展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伟)54.29%股权在拍卖平台落槌,最终成交价超过20亿元,是起拍价335万元的597倍,引发资本市场热议。但竞拍者谭薇在拍卖完成后迟迟没有后续动作,最终后悔拍卖。

如今,卫54.29%的股权再次被推上拍卖台,再度引起各路资本的关注。165438+10月20日晚间,盛新锂能(SZ002240,股价43.85元,市值379亿元)发布公告称,拟参与魏股权拍卖。《华商报》记者注意到,英科(SZ002015,股价14.95元,市值243亿元)一直试图获得卫的控制权。两家上市公司接下来的投资动向备受外界关注。

盛鑫锂能拟竞购卫股权。

据盛鑫锂电透露,公司拟参与卫的股权拍卖。据悉,兴能新材处于破产清算状态,其持有的魏54.29%股权拟于10月25日110: 00至10月26日1110: 00在阿里拍卖(延时除外)。

根据相关评估报告,卫在评估基准日2021的全部股东权益市值为-9.25亿元。此次拍卖,卫54.29%的股权起拍价为2亿元,最高价为4亿元。当竞买人出价到4亿元的最高价时,就会触发熔断机制,开始第二轮拍卖。第二次拍卖的开始时间在第一次拍卖结束后的48小时内;第二轮拍卖的起拍价为4亿元,最高价为6亿元,以此类推。

之所以魏的股权还能拍出“天价”,源于该公司拥有四川德江县锂矿和石英岩矿的探矿权。经评估,上述探矿权在评估基准日(2021)的评估值为9.74亿元(未扣除不少于2.94亿元的矿业权转让款),保有资源储量(331+332+333)(工业矿+低品位矿)为2492.4万吨,李。

但需要指出的是,魏拥有的上述探矿权已于2021年6月30日到期,之前已进行了三次保留,目前正在进行第四次保留。因该公司在取得探矿权证和补充矿种阶段涉嫌违法违规,相关管理部门正在组织调查。因此,卫探矿权保留工作进展缓慢,存在丧失探矿权的风险。

盛李欣能表示,由于威进入破产重整程序,正在公开招募重整投资者,存在威重整计划调整投资者权益,以及威重整程序终止、被宣告破产导致标的股权损失等一系列风险。

虽然威存在诸多问题,但圣鑫锂业认为,随着全球新能源汽车和储能产业的快速发展,市场对锂产品的需求旺盛,为公司提供了巨大的市场空间和发展机遇。作为锂盐生产企业,公司产能不断扩大,对锂矿资源的需求也逐渐增加。“如果本次投资顺利进行,将进一步增强公司的资源储备,为公司锂盐产能的扩大提供有力的资源保障。”

GCL能科也有意拿下斯诺威的控股权。

近年来,卫54.29%的股权不断被推上拍卖台。

拍卖显示,成都市中级人民法院于2020年2月公开拍卖兴能新材持有的卫54.29%股权,起拍价8.49亿元。然而,由于外人对扣押标的物提出异议,拍卖被中止。

图片来源:JD.COM拍卖平台截图

今年5月下旬,兴能新材管理人在公开拍卖魏54.29%股权,起拍价335.29万元。最终,经过3400多次竞价,股权以20亿元成交,是起拍价335.29万元的597倍。除了20亿元的交易价格,买方还需要承担相应股权下的债务和相关税费,这也意味着总成本会更高。

随着拍卖落下帷幕,背后的神秘买家也浮出水面。根据拍卖确认书,买家是一个名叫谭薇的自然人。然而,完成拍卖后,谭薇并没有跟进。外界纷纷猜测,谭薇选择了后悔开枪。随着卫54.29%的股权再次被拍卖,可以看出最终选择了后悔拍卖。由于当时参与拍卖的保证金只有33.53万元左右,相比之下,谭薇悔恨的损失似乎并不大。

此次拍卖,首轮拍卖保证金达到4000万元。如果买家后悔拍卖,成本会比以前高很多。

值得一提的是,能科也对卫很感兴趣。114年10月14日,能科发布公告称,公司拟参与重组魏破产重整案。

2022年6月5438+10月65438+10月01日,雅江县人民法院根据债权人GCL-NECOM锂能、四川亨利科技、四川GCL-NECOM智能科技、四川恒信新能源技术中心(有限合伙)的申请,作出民事裁定,裁定自6月5438+10月165438+。基于此,伟经理人面向全国公开招募和选拔重组投资者。

企业调查显示,卫的上述债权人均与协信能科存在股权关联。此前有公开消息称,能科已完成对卫99%债权的收购。

GCL能源表示,市场上锂矿资源匮乏,产品供应紧张,价格飞涨。魏锂矿属大中型锂辉石矿。“如果此次能够入选威的重组投资方,获得威的控股权,将有助于公司整合产业链资源,将业务拓展到移动能源上游的锂矿和电池材料行业。”

在竞购公告中,盛鑫锂能还透露,公司根据其参与魏股权拍卖的情况,可能选择直接或间接参与魏的破产重整。

想实时了解更多财经新闻,请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