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马”投资恒大汽车——“先老后新”方式下的高水平融资
参与此次认购的投资者包括云锋基金、红杉资本等大型基金机构,以及腾讯、滴滴等科技巨头。配股的具体方式是先老后新。
恒大的股价并没有因为新股募集而波动。
但是,对于这笔资金投入,市场并没有给予充分的正面反馈。截至《汽车预言家》记者发稿时,恒大汽车(00708.HK)收盘报25.05港元,跌幅11.48%。更为离奇的情况是,日内交易量较前一个交易周期大幅增加。
根据恒大公告,腾讯控股有限公司、红杉资本、云峰基金、滴滴出行此次均对恒大进行了投资。
其中,云峰基金是由阿里巴巴集团创始人马云发起的私募基金。成立于2010年初。它是以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马云和聚众传媒创始人俞峰的名字命名的。它是由一群行业领袖、成功企业家和成功企业家并行创建的。
在大出行领域,云峰基金投资了瓜子二手车、Xpeng汽车、当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火车帮、菜鸟、YTO快车等6家公司。
腾讯、红杉、滴滴出行都是长期关注新能源汽车行业的资本方。腾讯投资了特斯拉和蔚来,成为蔚来第二大股东,占股16.3%;滴滴是共享出行领域的巨头企业。截至去年,纯电动汽车注册96.9万辆,占中国纯电动汽车总数的30%以上。
值得注意的是,云锋基金和腾讯的联合持股,使得恒大成为目前行业内少有的两马(马云和马花藤)同时持股的企业。
“这笔投资的背景应该是‘友谊配售’,”参与产业投资的人士猜测,有几家机构与恒大关系密切。
作为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马云与许家印的友谊无需赘述。2065438+2004年6月,阿里巴巴与恒大足球俱乐部“闪婚”,出资12亿元收购恒大足球50%股权,后降为40%。2015,11,更名后的恒大淘宝足球俱乐部成功登陆新三板,被称为“亚洲足球第一股”,市值一度超越皇马,成为全球市值最高的足球俱乐部。
运,许家印和马的关系也很密切。2065438+2005年7月,恒大与腾讯共同认购香港上市公司Masco 75%的股份,其中腾讯出资2亿港元持股20%,共同进军社区020领域。与马云不同,腾讯与恒大的合作不仅在金融层面,在智慧社区、物联网、家电、互联网金融等领域都有很大的想象空间。
据知情人士透露,除了马和马云之外,许家印、和也保持着一定的私人关系。在13年8月之前,腾讯、阿里、红杉刚刚投资恒大地产235亿港元。
“所有投资者对恒大都有足够的了解,这次投资是出于个人需求和对新能源行业的关注。”相关人士直言,对于马、马云、和来说,36亿元左右的总投资并不是极其重要的投资,恒大背后还有很多地产等项目。既然投资了很多新能源企业,恒大未必不能投资,何况是老熟人。
恒大健康于2020年9月1更名为恒大汽车。
恒大表示,此次新股配售方式是“先老后新”。
港股配售有三种,先老后新配售、新股配售和老股配售。其中,“先老后新”是港股特有的新股发行方式,即股东先将自己的股份配售给独立第三方投资者,然后配售股东认购等额公司发行的新股。
其实本质上也是上市公司发行新股的一种方式。但通过先老后新的方式,出资人实际上是拿老股,锁定筹码的时间比直接发新股短,理论上是最快的。
对于这种配售方式,业内人士明确表示,由于办理新股发行手续需要时间,需要股东大会授予的一般授权才能发行。一是将老股分配给第三方,让第三方实时买卖,使得接收第三方更加灵活,因此更受市场参与者欢迎,为公司所用。
2020年上半年,恒大实现营业收入451亿元,同比增长70.3%;毛利654.38+0.26亿元,同比增长654.38+0.07%。目前恒大的业务包括两部分,健康管理和新能源汽车。其中新能源汽车业务收入0.53亿元,同比下降865,438+0.34%,净利润亏损65,438+0.27亿元。
恒大汽车表示,本次募集资金净额可用于公司一般企业用途,可扩大股东基础、增强资本基础、改善财务状况和净资产基础,从而促进公司的长期发展和壮大。
相关行业人士表示,基于目前恒大新能源业务的投资情况和自身的财务状况,恒大在资金使用上还是有规划的,并没有出现严重缺口。“这次新股配售更像是一次高层融资”。
恒大汽车此前是香港上市公司恒大健康。2020年6月10日,恒大斥资3.795亿美元收购国能汽车剩余17.60%股权,随后恒大健康股价上涨。
6月以来恒大汽车走势11
自6月11以来不到三个月的时间里,其股价从6.39元涨到37元附近的峰值,累计涨幅超过300%,总市值从500多亿港元飙升至2000亿港元。
“在特斯拉效应下,目前新能源行业股票在资本市场认可度较高,股价经历了一波上涨。现在是股权融资的好时机。即使未来价格下跌,大股东也可以选择增持以稳定股权份额。”一位市场观察人士对汽车预言家表示,资本一直看好新能源汽车股。一方面,新能源汽车有着极其广阔的商业前景;另一方面,在特斯拉资本效应的情况下,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市场的避险情绪。
正是这个机会,给了恒大高层配股(融资)的可能,相关人士也是这么说的。
本文来自车家作者汽车之家,不代表汽车之家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