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股通上市公司在什么情况下会主动停牌?
港股通上市公司停牌的原因有很多,通常是公司想公布内幕消息。停牌可以由上市公司提议,也可以由证券交易所指令。
建立停牌机制的目的是为了使交易能够在全面的信息流通环境中进行,保护投资者的利益,避免市场出现虚假、不公平和混乱的风险,或者在出现此类情况时予以制止。
当发生下列情况时,港股通上市公司可以停牌:
首先,联交所可在其认为适当的情况及条件下,命令上市公司的股票暂停买卖。具体情况,如:上市公司未能遵守上市规则的规定,且情况严重;上市公司股票公众持股不足;上市公司的经营活动或者资产不足以维持其证券上市;或者上市公司或其业务不再适合上市。
第二,上市公司是否拥有避免其证券虚假上市所需的信息;或者上市公司合理地认为存在根据内幕信息规定必须披露的内幕信息;或情况导致上市公司有理由相信内幕信息是保密的或已被泄露或有理由相信相关信息可能被泄露。
第三,上市公司未能按照《上市规则》的规定如期发布定期财务信息。
第四,上市公司被视为现金资产公司,因为其全部或大部分资产是现金或短期证券。因此,投资者应在详细了解公司停牌原因后,做出相应的投资策略。
停牌是证券市场的一个术语,拼音是tíng pái,停牌也叫“停止证券上市”。证券交易所应对在本所上市的证券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审计或审查。如果发现某一上市证券不适合继续上市,交易所可以发出《证券停止上市通知书》,暂停其上市。证券停止上市一般有一个规定的时间。暂停证券上市的原因消除后,交易所将发出《恢复上市通知书》恢复其上市。如果证券停牌原因在停牌期满后仍未消除,通常需要终止其上市。上市证券的停复牌应当报主管机关备案,并由交易所公告。不同证券交易所停牌情况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