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盛的发展历史

威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威盛),成立于1992年9月,资本为新台币12704亿元。它是集成电路设计和个人电脑平台解决方案的全球领导者,并以自己的品牌进入国际市场。在整个半导体产业链中,威盛因其无晶圆厂的商业模式和对人才招聘、技术开发的重视,成为知识经济时代的企业典范。目前全球员工人数超过2000人。

个人电脑使用的系统芯片组是威盛电子的主要产品线。由于1999大力推广PC-133的系统规范,引领行业推出DDR内存技术,公司近年来得到了客户和消费者的多次支持,市场份额不断提升,2001年达到40%左右。同时也为主流平台的特殊设计提供了完整的对应解决方案,包括支持奔腾4平台的Apollo PT和PM系列晶体。其中,威盛电子在AMD处理器平台方面处于主导地位,单平台份额超过80%。

此外,威盛电子在过去的1998中,通过几笔重大收购和合资,包括Cyrix、IDT Centaur、S3、IC Ensemble等,威盛电子也从单纯的系统芯片组制造商升级为全方位的互联网系统集成元器件供应商。除了跨平台系统芯片组,产品线还包括威盛-C3系列处理器、IEEE1394、USB2.0、以太网通信芯片、光存储、音视频多媒体控制芯片以及与Windows CE相关的嵌入式系统产品等。同时,通过与S3的战略合作,威盛掌握了先进的绘图芯片技术,在获得LSI logic的无线通信设计团队后,将大步迈入新一代无线通信领域,未来有望具备打造个人电脑、互联网设备和信息家电所需的完整实力。

2001年底,平台解决方案产品事业部正式成立,这是威盛积极发展系统级开发能力的重要里程碑。目前,2002年启动的迦南计划也已经开花结果,成立了VITEN、VIHAN等多个产品子公司。2003年6月至10月,威盛电子进一步整合了平台事业部、中央处理器和嵌入式R&D部门,成立了嵌入式平台事业部(VEPD)。在“全方位连接”的理念下,威盛电子表现出了出色的运营业绩,正在全力进军IA和嵌入式应用市场。

威盛电子的客户群覆盖了全球所有主要的原始设备制造商、主板制造商和系统集成商。其总部位于台湾省台北县新店市,在美国、欧洲和中国大陆分别设有分公司,加强业务拓展、人才招聘和区域软硬件一体化产品开发。威盛是知识高度集中的集成电路设计制造商,R&D是集成电路设计公司的核心竞争力。建设跨国跨区域产品开发基地的目的是扩大技术能力的广度,加强对不同市场的理解深度,这也是威盛下一阶段快速成长必须做出的战略布局。未来公司仍将以大中华区为运营中心,但势必会逐渐呈现全球化的R&D和运营格局。从长远来看,欧美、日本等地将是威盛跨国经营架构中的重要环节。

威盛的下一代以赛亚处理器平台

VIA Isaiah架构是一种新的x86处理器架构。对于台式机、移动设备和UMPC,既能提升产品性能,又能扩展产品功能,同时满足目标产品的低功耗需求,从而延长电池寿命,实现超小型系统设计。

VIA Isaiah架构由美国处理器设计子公司Centaur Technology Inc设计开发,融合了所有最新的x86处理器技术,包括64位超标量推测无序微架构,实现了高性能多媒体计算和全新的虚拟机架构。

第一代VIA Isaiah系列产品兼容VIA C7系列引脚,采用65nm工艺,功耗更低,实现了市场上最好的每瓦性能。

威盛Nano,威盛以赛亚架构下的首款处理器

威盛为个人电脑、瘦客户机、超便携和嵌入式设备提供一系列低功耗处理器。威盛处理器以其领先的性能、精致的设计、低能耗和兼容全系列多功能威盛数字多媒体芯片组而闻名,为嵌入式产品、移动产品和电子消费产品市场注入了全新的创新活力。

VIA Nano?)处理器家族和通过C7 &;reg;该处理器系列面向基于低功耗和性能标准的特定设备。满足主流台式机和笔记本电脑的更高性能要求、无风扇运行以及移动设备的电池节能水平。

通过四核处理器

VIA四核处理器在两个裸芯片上集成了四个64位“Isaiah”内核,提供低功耗、高性能多任务处理和出色的多媒体性能。VIA四核处理器采用高性能、低功耗的多核架构,能够提供出色的多线程性能,支持低功耗多任务处理、多媒体播放、高计算能力和互联网浏览。VIA四核处理器的分布式性能方便了其在各种多屏显示环境中的应用。

Via四核处理器原生支持64位操作系统,还拥有自适应超频、4MB L2缓存、1333MHz V4总线等一系列性能。其低功耗设计处于业界领先地位,主频为1.2+ GHz的VIA四核处理器热设计功耗(TDP)仅为27.5w。

此外,威盛四核处理器还采用了威盛虚拟化技术,可以在虚拟环境中运行旧软件和应用,而不会对性能产生任何影响。处理器采用VIA挂锁高级解码引擎,提供世界上最快的AES加密。提供基于硬件的操作数据加密是内容保护和系统安全的重要工具。

VIA四核处理器采用最新的40nm工艺,21mm x 21mm VIA nanobga 2封装,核心尺寸仅为11mm x 6mm。它与VIA Eden、VIA C7、VIA Nano E处理器系列和VIA Eden X2处理器完全引脚兼容。将首先供应主频为1.2+ GHz的产品。

1987,由美国加州硅谷Symphony公司的陈创立。他在加入Symphony之前是英特尔的员工,目前是该公司的总经理。陈通过将员工从Symphony送回台湾省开始制造芯片。陈的妻子是该公司的董事长。她是台塑公司董事长王永青的女儿。1992年,总部迁至台湾省台北县新店市。

从65438到0996,VIA在en:PCCommonArchitecture标准组中发挥了主要作用,推动了ISA总线向PCI总线的转换。

65438-0999年,威盛收购Cyrix(美国国家半导体公司的一个部门)和Centaur,开始进入微处理器市场。威盛也是VIAC3和VIAC7处理器以及EPIA平台的生产商。

2000年成功攻占芯片组半壁江山,以629元的天价拿下份额王,创造了654.38+0258亿台币的市值。

2001,威盛做了ProjectCanaan,分四路进入光存储芯片、绘图芯片、CPU、网络芯片,收购了S3Graphics的图形部门。

2005年2月,威盛庆祝了第1亿个AMD芯片组的生产。

2006年6月5438+2月65438+5月,威盛将组织机构重组为三个事业部,以提高运营效率。

2007年7月,威盛决定放弃毛利低、市场成熟的芯片组业务,专注于自己的CPUPlatform,生产支持C7的芯片组。原来的三个事业部再次缩减为两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