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合所有制改革有哪些模式?

混改的本质是股权多元化,试点单位和地方国企的混改模式可以概括为4种典型手段和1项配套措施的“4 +1模式”:

四种典型方式:

整体上市或核心资产上市,引进战略投资者,引进资金,重组。

1配套措施:

员工持股。从激励的角度,进一步实现股权多元化的措施。一般需要结合四种手段或者在二次混改的基础上实施,不能单独实施。

在实践中,国企混改的措施主要表现为单一模式混改、多模式联合混改和模式与配套措施联合混改。

在下面

我们将结合云南白药、中油资本、中粮资本、绿地集团、江苏高投的混改案例,系统解读“4+1模式”。

一,

云南白药两次“引战投”的单一模式

云南白药作为医药行业业绩增长的典范,自1993上市以来,业绩增长一直领先于同行。混改前是云南省国企下属的全资上市公司。云南白药控股的混改可以概括为“引战两步走”:

战斗投票的首次引入

2016 12,云南白药控股股东白药控股通过增资引入新华都实业集团有限公司。新华都将向白药控股增资约254亿元。交易完成后,白药控股股权结构将变更为云南省国资委和新华都各占50%。

2017 4月19日,白药控股召开董事会,白药控股高管不再保留省属国企领导身份和职级待遇,而是通过市场化方式选拔,成为职业经理人。

战斗投票的第二个介绍

2065438+2007年6月6日,白药控股通过增资引入江苏于越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江苏于越”)作为第三方股东。本次改革中,江苏于越增资约56亿元,收购白药控股10%股权。交易完成后,白药控股形成云南省国资委45%、新华都45%、江苏于越10%的股权结构。

云南白药的混改模式有以下三点:

1.改革动作加大:两次引入战投后,最终过半股份用于改革,这是以前没有的,说明地方重点国企改革动作加大;

2.真正的市场化:在放弃干部身份,成为职业经理人的同时,高管释放经营活力,为下一步管理层持股奠定基础,有望建立市场化的治理机制;

3.增量引进:引进战略投资者原则上只采取增量引进,不通过案例并结合国家出台的国企混改相关政策固定存量。

二是中油资本采用“资产重组+上市”的双模式组合进行混改。

中国石油集团资本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油资本”)是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的专业化金融业务管理公司。中石油资本混改项目* * *历时8个月,最终通过资产注入、兼并重组重新上市。其混改路径如下:

中石油资本的混改模式有以下两大看点:

1.通过资产重组,将连续两年亏损的*ST济柴转型为经营范围扩大、金融牌照较为齐全的综合性财务公司;

2.重组后上市有望成功。

三。中粮资本采用“引入战投+引入基金+员工持股”的“模式+配套”模式进行混改。

中粮资本投资有限公司是中粮集团旗下经营和管理金融业务的专业化公司。中粮资本注册资本654.38+0亿元,由中粮控股654.38+0.000%。

2019年4月17日,中粮资本披露,将以“增资+股份出售”的方式募集资金共计80亿元,其中以增资形式募集60亿元,再以增资价格向投资者转让相应的价值20亿元的股权。最后,中粮资本实际融资69亿元,确定了7家投资方:国资、京首农、石闻投资、弘毅投资、吴梵投资、上海国际、航发资管。增资后,中粮持股比例降至65%左右,新股东总持股比例约为35%,其中员工持股比例约为3%。

中粮资本的混改有以下三大看点:

1.引入中国国有企业结构调整基金(简称“国家调整基金”)。中粮资本是基金成立以来投资混改的两家企业之一(另一家是中国联通),表示未来国企混改项目将得到基金的助力;

2.采取“增资+卖股”的方式,进一步降低国有资本持股比例,优化股权结构;

3.增资方案中,还设计了员工持股。

第四,绿地控股采用“引进战投+员工持股+整体上市”的“模式+配套”模式

绿地集团是上海超大型国有企业集团。2013混改前,绿地股权结构如下:员工持股比例为36.43%,国有股东持股比例为60.68%。其混合路径如下:

引入战略投资者

2013年末,绿地通过增资扩股引入平安创新资本等5家战略投资者。五家机构以每股5.62元的价格共同向绿地集团增资65,438+065,438+0.729亿,占增资后资本的20.2%。引入5家战略投资者后,员工持股会持股比例稀释至29%以下,国有股降至50%以下。

建立员工持股平台

由于有限合伙形式的50人上限,绿地将1,000员工以股权分割为32个小的有限合伙企业(上海绿地投资管理中心1-32),形成了上海绿地。上海绿地投资由绿地管理层直接控制,这是其核心利益的体现。上海绿地投资的法定代表人为张玉良,董事长兼总经理。

整体借壳上市

2014 3月17日,金峰投资拨出原有资产23亿元,注入上海地产集团持有的绿地集团股份,评估值655亿元,并通过非公开发行股份购买其股东持有的绿地集团股份,从而完成对绿地集团100%股份的收购。

2015年8月3日,公司名称由“上海金丰投资有限公司”变更为“绿地控股有限公司”。18年6月,绿地控股上市。

绿地混改的方式主要有三点:

1,设立有限合伙吸收合并员工持股会;

2.上海SASAC放弃控股权;

3.绿地集团通过金丰资本上市解决同业竞争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