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融资租赁不同于会计和税法?
2.企业所得税处理的政策依据:《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四十七条、第五十八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融资售后回租业务中承租人出售资产有关税收问题的公告》(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税务总局公告第10号)。
3.区别:融资租赁项下的固定资产在会计准则和企业所得税业务中均作为企业固定资产处理,但在资产初始成本计量和折旧计提方面仍存在一定差异。纳税人在汇算清缴企业所得税时,应根据税务会计差异进行纳税调整。
一、什么是融资租赁?
融资租赁是指实质上转移与资产所有权有关的全部或大部分风险和报酬的租赁。
二、融资租赁在会计和税法上的区别
会计处理的政策依据:《企业会计准则第1号》21-租赁;
处理企业所得税的政策依据:《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四十七条、第五十八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融资售后回租业务中承租人出售资产有关税收问题的公告》(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税务总局公告第10号)。
第三,差异
融资租赁的固定资产在会计准则和企业所得税业务中均作为企业固定资产处理,但在资产初始成本计量和折旧计提方面仍存在一定差异。纳税人在汇算清缴企业所得税时,应根据税务会计差异进行纳税调整。
四。融资租赁模式的确认
1.租赁期满,租赁资产的所有权转移给承租人;
2.承租人拥有购买租赁资产的选择权,且行使该选择权时预计购买价格将远低于租赁资产的公允价值,因此可以合理确定承租人将在租赁开始日行使该选择权;
3.即使不转移资产所有权,租赁期限也占租赁资产使用寿命的大部分;
4.承租人最低租赁付款额在租赁开始日的现值几乎相当于租赁开始日租赁资产的公允价值;租赁开始日出租人最低租赁付款额的现值几乎相当于租赁开始日租赁资产的公允价值;
5.租赁资产性质特殊,只有承租人在没有大的改动的情况下才能使用。
6.需要注意的是,税法中并没有具体规定融资租赁的概念,融资租赁方式的划分和确认应当符合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
动词 (verb的缩写)固定资产减值准备差异
会计和税务折旧以固定资产的初始成本为基础。由于初始成本确认方式的不同和折旧年限的差异,确定了各期折旧额的财税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