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团管控的三种模式
群控三种模式1。运营管理类型:
总部通过总部职能管理部门管理下属企业的日常运营。为了保证战略的实施和目标的达成,集团各职能部门的管理非常深入。总部保留的核心职能包括财务控制/战略、营销/销售、新业务开发和人力资源。比如人事管理,不仅负责整个集团人事政策的制定,还负责下属公司二级管理团队和业务骨干人员的选拔、任免。在实行这种管控模式的集团中,各下属企业的业务关联度非常高。为了保证总部能够做出正确的决策,解决各种问题,总部的职能人员数量会很多,规模会很庞大。
2.战略管理类型:
集团总部负责集团的财务、资产运营和集团的整体战略规划。同时,各下属企业(或事业部)也要制定自己的经营战略规划,提出实现规划目标所需的资源预算。总部负责审批下属企业的计划并提出宝贵意见,批准其预算,然后交给下属企业执行。在实行这种管控模式的集团中,各下属企业的业务关联度也很高。为了保证下属企业目标的实现和集团整体利益的最大化,集团总部的规模并不大,但主要着眼于综合平衡和提高集团的综合效益。如平衡企业间的资源需求,协调下属企业间的矛盾,实施?无国界的企业文化?、高管的培养、品牌管理、最佳模式经验的分享等等。这个模型可以形象地表达为?天下有脑,天下有脑?。采用这种控制模式的典型公司有BP、壳牌石油、飞利浦等。目前,世界上大多数集团公司已经采用或正在转向这种控制模式。
3.财务管理类型:
集团总部只负责集团的财务和资产运营,集团的财务规划、投资决策和执行监控,以及对外部企业的收购和兼并。下属企业每年都会给自己定财务目标,只要实现就行。在实行这种管控模式的集团中,各下属企业的业务关联度可以很小。典型的金融管理集团公司是和记黄埔。和记黄埔集团在全球45个国家经营多项业务,员工超过654.38+80万人。它的业务包括港口和相关服务、房地产和酒店、零售和制造、能源和基础设施,以及互联网和电信服务。总部主要负责资产运营,所以总部职能人员不多,主要是财务管理人员。GE公司也采用这种控制模式。这个模型可以形象地表达为?有脑子没手脚?。
运营管理和财务管理是集权和分权的两个极端,战略管理处于中间。根据实际应用,战略控制类型通常进一步分为?战略控制型?然后呢。战略设计型?前者强调集权,后者强调分权。
明确了总部的职能定位后,更容易理顺总部与下属公司的关系和职责分工。随后,具体控制模式的选择、组织形式的确定、职能的定位以及组织内部各部门的职责分工都有了明确的依据。同时,相应的支持体系的建立和完善才能顺理成章。比如在人力资源管理系统中,最基础的工作——岗位设置、岗位描述、价值评估——都有了依据,这样薪酬、绩效、能力、招聘、培训等一系列管理制度都可以建立在这个基础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