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团管控的三种模式

导语:要进行有效的集团管控,首先要明确总部对子公司的管控模式。总的来说,总部对子公司的管控模式可以分为:运营管理、战略管理和财务管理。例如,深圳AVIC集团的定位是什么?高科技制造业,房地产,零售业?,业务相关性低,采用战略管控模式。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以控股子公司为主的组织架构,采用相对分散的战略管控模式,充分发挥各业务板块的活力,子公司决策效率较高。通过子公司的战略协作,形成集团的竞争优势,享受关键资源(技术、市场、人才、管理、财务),降低交易成本,发挥集团效率,体现集团总部创造价值的作用。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作为大型国有工业集团,其发展战略是突出主业,成为世界最大的造船集团之一,因此采用运营管控模式。经过专业的管理咨询,其集团总部的职能定位已经从管理中心上升到运营中心,管控模式也从原来相对分散的战略管控型发展到相对集中的管理管控型。资金、财务、采购、业务集中在四个领域?管理模式达到了集团总部可以享受核心资源,获得规模效益,控制经营风险的效果。

群控三种模式1。运营管理类型:

总部通过总部职能管理部门管理下属企业的日常运营。为了保证战略的实施和目标的达成,集团各职能部门的管理非常深入。总部保留的核心职能包括财务控制/战略、营销/销售、新业务开发和人力资源。比如人事管理,不仅负责整个集团人事政策的制定,还负责下属公司二级管理团队和业务骨干人员的选拔、任免。在实行这种管控模式的集团中,各下属企业的业务关联度非常高。为了保证总部能够做出正确的决策,解决各种问题,总部的职能人员数量会很多,规模会很庞大。

2.战略管理类型:

集团总部负责集团的财务、资产运营和集团的整体战略规划。同时,各下属企业(或事业部)也要制定自己的经营战略规划,提出实现规划目标所需的资源预算。总部负责审批下属企业的计划并提出宝贵意见,批准其预算,然后交给下属企业执行。在实行这种管控模式的集团中,各下属企业的业务关联度也很高。为了保证下属企业目标的实现和集团整体利益的最大化,集团总部的规模并不大,但主要着眼于综合平衡和提高集团的综合效益。如平衡企业间的资源需求,协调下属企业间的矛盾,实施?无国界的企业文化?、高管的培养、品牌管理、最佳模式经验的分享等等。这个模型可以形象地表达为?天下有脑,天下有脑?。采用这种控制模式的典型公司有BP、壳牌石油、飞利浦等。目前,世界上大多数集团公司已经采用或正在转向这种控制模式。

3.财务管理类型:

集团总部只负责集团的财务和资产运营,集团的财务规划、投资决策和执行监控,以及对外部企业的收购和兼并。下属企业每年都会给自己定财务目标,只要实现就行。在实行这种管控模式的集团中,各下属企业的业务关联度可以很小。典型的金融管理集团公司是和记黄埔。和记黄埔集团在全球45个国家经营多项业务,员工超过654.38+80万人。它的业务包括港口和相关服务、房地产和酒店、零售和制造、能源和基础设施,以及互联网和电信服务。总部主要负责资产运营,所以总部职能人员不多,主要是财务管理人员。GE公司也采用这种控制模式。这个模型可以形象地表达为?有脑子没手脚?。

运营管理和财务管理是集权和分权的两个极端,战略管理处于中间。根据实际应用,战略控制类型通常进一步分为?战略控制型?然后呢。战略设计型?前者强调集权,后者强调分权。

明确了总部的职能定位后,更容易理顺总部与下属公司的关系和职责分工。随后,具体控制模式的选择、组织形式的确定、职能的定位以及组织内部各部门的职责分工都有了明确的依据。同时,相应的支持体系的建立和完善才能顺理成章。比如在人力资源管理系统中,最基础的工作——岗位设置、岗位描述、价值评估——都有了依据,这样薪酬、绩效、能力、招聘、培训等一系列管理制度都可以建立在这个基础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