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险公司意外伤残鉴定标准

人寿保险的伤残程度分为一至十个等级。伤残程度越重,保险金的比例越多,对应的保险金比例为100%至10%。评定残疾等级时,涉及的残疾类别一般根据人体的生理结构和功能损害情况确定,包括神经系统、眼耳结构、口鼻舌、脏器和心血管系统、内分泌系统、泌尿生殖系统和相关。事故造成两个及以上不同等级伤残的,以最重的伤残等级作为最终评定结论,同一等级的伤残等级在原评定基础上最多提升一个等级。

评估标准:

一级残疾

1.日常生活完全不能自理,依赖设施和他人的帮助;

2.意识消失;

3.各种活动受限,卧床休息;

4.完全丧失工作和社交能力。

继发性残疾

1.日常生活随时需要帮助;

2.活动仅限于床或椅子;

3.无法工作;

4.社交极其困难。

三级残疾

1 ...不能完全独立生活,需要不断的监督;

2.各种活动受限,仅限室内活动;

3.明显的职业限制;

4.社交方面的困难。

四级残疾

1.日常生活能力严重受限,有时需要帮助;

2.各种活动有限制,仅限于居住地范围内的活动;

3.有限的职业类别;

4.社会交流受到严重限制。

五级残疾

1.日常生活能力部分受限,偶尔需要监护;

2.各种活动都有限制,仅限于附近的活动;

3.工作需要明显减轻;

4.社交能力差。

六级残疾

1.日常生活能力部分受限,但可部分代偿,有条件需要帮助;

2.各种活动减少;

3.不能胜任原工作;

4.狭隘的社会交往。

七级残疾

1.与日常生活相关的活动能力严重受限;

2.短期活动不限,长期活动有限;

3.工作时间需要大幅缩短;

4.社交减少。

八级残疾

1.与日常生活相关的活动受到部分限制;

2.长途流量有限;

3.间歇工作;

4.社交受到限制。

9级残疾

1.日常活动能力大多有限;

2.工作学习能力下降;

3.社交能力大多有限。

10级残疾

1.日常活动能力部分受限;

2.工作学习能力下降;

3.社交能力部分受限。

法律依据:

根据《工伤保险条例》

第十九条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受理工伤认定申请后,根据审查需要,可以对事故伤害进行调查核实,用人单位、职工、工会、医疗机构和有关部门应当予以协助。职业病的诊断和诊断争议的鉴定,应当按照《职业病防治法》的有关规定执行。对依法取得职业病诊断证明书或者职业病诊断鉴定证明书的人员,劳动保障行政部门不再调查核实。

职工或者其直系亲属认为是工伤,用人单位不认为是工伤的,由用人单位承担举证责任。

第二十条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应当自受理工伤认定申请之日起60日内作出工伤认定决定,并通知申请工伤认定的职工或者其直系亲属以及职工所在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