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业务量和总营业额有什么区别?分别是如何计算的?
总业务量包括主营业务收入和其他业务收入,总营业额只包括主营业务收入。
业务总额是利润表中主营业务收入的期末累计额和其他业务收入的期末累计额之和。
总营业额是期末利润表中主营业务收入的累计金额。
总业务量的计算:
业务总额=主营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收入
营业利润=营业收入-营业成本-营业税金及附加-营业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资产减值损失+公允价值变动收益(或减去变动损失)+投资收益(或减去投资损失)
营业额:
营业额是指纳税人提供应税劳务、转让无形资产或者销售不动产向对方收取的全部价款和价外费用。价外收费包括手续费、基金、代收费、代收基金、预付资金以及其他各种性质的价外收费。从事联运业务的运输物流企业的营业额为实际营业额。
常用的营业额公式有:营业额/交易次数=平均交易单价,营业额/销售数量=平均产品单价。
营业额是企业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因销售产品或提供劳务而取得的全部价款和价外费用。
营业收入由主营业务收入和其他业务收入组成:
主营业务收入,是指企业持续、主营业务活动取得的收入。主营业务收入占企业收入的比重很大,对企业的经济效益有决定性的影响。
其他业务收入是指企业从事主营业务活动以外的其他经营活动取得的收入,在企业收入中所占比重较小。
营业收入的意义:
营业收入是企业补偿生产经营费用的资金来源。
营业收入的实现关系到企业正常的生产活动。加强营业收入管理,可以使企业的各种费用得到合理补偿,有利于再生产活动的顺利进行。
营业收入是企业的主要经营成果,是企业获取利润的重要保证。
加强营业收入管理是实现企业财务目标的重要手段之一。
营业收入是企业现金流入的重要组成部分。
加强营业收入管理可以使企业深入研究和了解市场需求的变化,从而做出正确的经营决策,避免盲目生产,提高企业素质,增强企业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