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有4张支付牌照正式注销,已注销47张。
又有4张支付牌照被正式注销,共注销47张。官网,央行更新支付牌照取消名单。此次注销的4家支付机构均持有预付卡发行和受理牌照,又有4家支付牌照正式注销,共注销47家。
又有4家支付牌照被正式注销,注销企业47家。10月25日,中国人民银行官网信息显示,新增河北一卡通电子支付服务有限公司、上海便利通电子商务有限公司、锦江国际商务有限公司、上海申城通商务有限公司等4家支付机构支付业务许可证注销信息,累计注销许可机构达到47家。
移动支付网称,上述四家机构及厦门易通卡运营有限公司在第二次续展期间未提交《支付业务许可证》有效期续展申请。不同的是,厦门易通卡运营有限公司在续费前公布了注销信息。
纵观全部47家被注销的支付业务牌照,绝大部分是本地预付卡发行和受理资质。
一方面,在第三方支付领域,以预付卡发行和受理为主营业务的机构此前风险频发。
2017,1,中国人民银行公布了多起预付卡支付机构挪用、占用客户备付金事件。湖南星光传媒有限公司、上海畅购企业服务有限公司、广东益民旅游休闲服务有限公司、浙江伊势企业管理服务有限公司、Xi安银信商通电子支付有限公司、安宜联融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广西智付通商务服务有限公司等7家机构上榜,这些支付机构挪用金额合计接近20亿元,造成了较大的社会不良影响,直接导致支付机构备付金被人民银行集中存管。上述机构中,浙江伊势、广东益民、上海长沟、Xi安殷新尚同均已被注销支付牌照。
另一方面,随着中央八项规定的出台,严禁违反规定收送礼品、礼金、有价证券、支付凭证和商业预付卡,市场上的预付卡团购业务锐减。同时,移动支付的出现和普及,某种程度上也是对同样是电子支付的预付卡的冲击。
随着合规压力、政策因素和市场环境的变化,预付卡发行和受理支付机构的经营每况愈下,尤其是地方性机构。“吃了没味道真可惜”已经成为预付卡行业的常态。在支付监管趋严的趋势下,人民银行有意引导部分支付机构退卡,预付卡发行和受理牌照首当其冲。
又有4张支付牌照正式注销,已注销47张。官网,央行更新支付牌照注销名单,河北一卡通电子支付服务有限公司、上海便利通电子商务有限公司、锦江国际商务有限公司、上海申城通商务有限公司四家支付牌照已正式注销。
根据支付牌照的具体信息,本次注销的四家支付机构均持有预付卡发行和受理牌照,业务范围为单个省市,支付牌照到期日为2021 65438+2 21。
自2011央行发放第一批支付牌照以来,支付牌照数量已经多达271张。后来随着支付行业监管趋严,行业环境的变化,很多支付机构的牌照都被注销了。此次取消名单更新后,共有47张支付牌照被取消,支付牌照数量持续萎缩。
在去年6月5438+2月央行公布的最新支付牌照续期结果中,人民银行表示有5家支付机构未提交续期申请,将有序退出支付市场。此次被注销的4张支付牌照就在这5张当中,另外一张没有提交续期申请的是厦门易通卡运营有限公司。
在央行公布51支付机构换证结果之前,厦门易通卡运营有限公司已经出现在注销名单中,释放出厦门易通卡运营有限公司未提前换发支付牌照的信号。
除了近期有多家支付牌照被注销,还有支付机构在等待支付牌照的注销流程。支付业务终止后,正式注销支付牌照的日子越来越近。
去年9月,广西智付通商务服务有限公司发布公告称,其支付业务许可证将于2022年6月26日到期,到期后不再续期,公司预付卡业务将被处置。
可以看出,与几家支付牌照到期的机构不同,广西智付通商务服务有限公司在支付牌照到期前主动宣布终止支付业务,可能与广西智付通商务服务有限公司经营不善有关。
在很多预付卡机构放弃牌照资源的同时,也有预付卡机构在一步步拓展业务。去年7月,瑞祥商业完成了支付业务牌照的换发,业务范围由原来的江苏省和安徽省进一步扩大,新增了上海地区的业务。在此之前,瑞祥商业已经在2018增加了一次经营范围。
近年来,预付卡行业的变化有目共睹,成为头部玩家的游戏,两极分化明显。部分预付卡机构面临经营难以盈利的局面,不少国资背景的预付卡机构也放弃了支付牌照。另一方面,瑞祥商务等头部玩家通过并购扩大了业务范围,保持了良好的发展,必然是少数优质玩家的市场。
又有4张支付牌照被正式注销,47张3支付牌照被注销,数量继续缩减。65438+10月26日,北京商报今日记者注意到,官网——央行更新支付牌照注销名单,河北一卡通电子支付服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河北一卡通”)、上海便捷电子商务有限公司、锦江国际商务有限公司、上海申城通商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上海申城通”)四家支付牌照正式注销。
具体来看,此次注销的4家支付机构成立时间为2011,业务类型均为预付卡发行与受理许可证,业务范围为所在单个省市。相关支付牌照于2021 1 21年2月到期。
此次注销的四张支付牌照,已经释放出退市的信号。在央行公布的2021,65438年2月最新支付牌照续期结果中,有5家支付机构未能提交续期申请,包括上述4家支付机构。剩余机构为厦门易通卡运营有限公司,续展前已主动申请注销。
执照换发结果和注销公示中未披露4家机构注销的具体原因。65438+10月26日,北京商报记者今日多次联系河北Unicard等机构,了解退出原因及后续事宜,但截至发稿,未收到回复。上海申城通则于2月2021 1在官网发布公告,称因业务转型需要,已向央行申请退出支付业务,并表示将另行公布处置方案。
易观高级分析师苏表示,从整个行业来看,预付卡运营商只有少部分具备全国业务资质,大部分只具备区域资质。由于展业范围有限,行业数字化转型加速,原本专注于线下预付卡业务的机构也站在了转型的十字路口,跟不上时代变化的只会选择主动退出。
“由于移动支付的冲击,许多预付卡机构的业务发展并不顺利,陷入了盈利困境。"博通分析高级分析师王鹏博进一步解释说,同时由于外部环境的影响,比如营改增等税制改革的实施,预付卡的业务推广进程受到影响。在诸多因素的驱动下,甚至市场机构也没能做好有序退场的工作,导致跑路和失联。在引发各种风险事件的同时,也挫伤了消费者参与的积极性。
事实上,正如王鹏博所说,预付卡机构近年来已经成为支付牌照注销名单上的“常客”。根据央行官网披露的信息,包括上述四张支付牌照在内,央行已经注销了47张支付牌照,市场上还剩下224张支付牌照。2021全年共注销支付机构牌照9张,均为预付卡发行与受理牌照。
北京商报今日记者进一步查询发现,以往预付卡机构退市时,只有部分机构对终止业务后的费用使用和退还有明确规划,而部分机构只是“一走了之”。“预付卡退款难”也被很多消费者抱怨。
比如早在2019就有消费者反映河北一卡通的储值卡无法使用。目前公司官网和客服电话已停机,自2021以来多次被执行背信。2021 1河北一卡通因未按规定办理相关变更、未按规定交存或使用客户备付金等4项违规行为,被央行石家庄中心支行罚款33万元。
此外,根据央行2021披露的三批牌照续牌信息,已完成续牌的支付机构还包括多家开展预付卡业务的机构。苏对今日北京商报记者表示,预付卡牌照的价值在于市场对预付费业务的持续需求,尤其是零售消费领域,如美容美发、教育培训、连锁健身等。
“不过,由于预付卡消费风险频发,近年来对预付卡的监管有所收紧。从目前的趋势来看,未来会有更多的机构选择注销预付卡牌照。”苏认为,但不排除在大环境变化时,预付卡的价值会有所回升,比如预付卡违规发行或类似擦边球产品被严厉打击,或者预付卡探索新的商业模式,尾部机构退出后行业格局会重新洗牌。
王鹏博表示,预付卡机构退出市场在一定程度上属于市场自发的净化行为,但需要依据相关法律法规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目前经营状况较好的预付卡机构均较早启动数字化转型,并以此深度挖掘大客户的服务需求。这也意味着,预付卡机构未来的业务前景主要集中在数字化上,在重点城市或全国范围内成功数字化并持有预付卡支付牌照的机构可能会有更好的发展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