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S曲线,什么阶段最适合我们创业或者选择工作?

根据S曲线,我们最好是在一个正处于S曲线成长初期,即将进入加速成长阶段的行业创业或选择工作。

一个好的行业有四个特征:

1)处于S曲线增长的前期,即将进入加速增长期;

2)行业的复合增长率非常快,不仅是过去,在可预见的未来几年也是如此;

3)长期行业空间足够大,空间决定股价的高度和估值天花板;

4)真正好的行业,未来应该是赢家通吃的行业,龙头公司的增长要快于行业。

S型曲线的高成长公司有三个特点:产业地位显著提升,竞争格局发生明显质变,业绩增速要上一个台阶。

作者:Rangy95

链接:/8165861649/164146068

来源:雪球

s曲线的含义

至少在19世纪后期,“S曲线”这个词就已经在商界使用了,但直到20世纪60年代EverettRogers出版了《创新的扩散》一书,这个词才被广泛使用。在这本书里,罗杰斯向读者展示了创新采纳者的累积数量是S型的。

他还总结了创新采纳者的特征,从而形成了一个至今仍被广泛使用的术语。网络时代,用S曲线现象的含义来解释互联网相关新技术的不断涌现。

杰弗里·摩尔的《跨越鸿沟》[2]和其他畅销书解释了新技术公司如何摆脱曲线的低谷,并逐渐爬到顶端。

我们发现S曲线项也可以用来描述企业在一段时间内的业绩。归根结底,企业必须成功地向客户提供一些创新产品,才能蓬勃发展。

万事开头难,创业初期业绩增长缓慢。企业努力寻找适合自己的商业模式;随着产品吸引力的扩大,企业经历一个快速增长期,当市场趋于饱和,模仿者出现时,过时的产品马上被更好的产品取代。

当一个全新的商业产品被早期采用者接受后,他们的接受度迅速增加,达到市场饱和后增长趋于稳定。

把一个企业的出色表现看做是一系列的业务提升和飞跃,似乎很直观,但不可能马上指明起点在哪里。大量关于企业绩效的文献曾经盛极一时,这些文献都侧重于揭示实现卓越的秘密。其中,经典作品包括:

“追求卓越”、“从优秀到卓越”和“巅峰表现”。与此同时,其他作品如《基业长青》、《创造性破坏》、《4+2:企业的成功方程式》(什么(真正)管用:4+2。

可持续商业成功的公式)等著作试图揭示企业长寿的秘密。然而,对于这两个方面的交汇点——企业如何继续达到卓越绩效的巅峰,缺乏详细的基于研究的分析。为了弥补这一差距,埃森哲从2003年开始致力于卓越绩效的研究。

在过去的10年里,我们掌握了很多关于企业如何持续取得卓越业绩的见解。对于一心想要取得卓越业绩的企业来说,我们获得的经验似乎是违反直觉的:对于实现长期业绩来说,关键因素不是付出多少努力才能达到顶峰(尽管这真的很重要),而是跨越下一条S曲线并沿着它再次攀升。

同样,成功穿越S曲线的秘诀不是在曲线顶部或顶部附近采取行动,而是为跳到下一条曲线做准备。那些沿着原S曲线发展的企业以什么姿态迎接下一个子曲线,是本书的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