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的7.43亿控股和康新能源业务延伸至新能源汽车领域。

近日,美的集团(000333)发布公告称,拟通过子公司广东美的暖通设备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美的暖通)以协议方式收购北京和康新能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和康新能)控股权。收购总价为7.43亿元。交易完成后,美的暖通将合计控制和康新能。23.73%的投票权。

图片来源:美的集团公告

公开资料显示,和康新能成立于2003年,是深交所创业板上市公司。其经营范围包括太阳能、光伏、风电用高压变频器、高压变频器、新能源汽车及其充电桩的技术开发、技术转让、技术服务、技术咨询、制造。其中,在新能源领域,公司已展开全面布局,不仅涉及动力总成、电机控制、智能充电桩等新能源相关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还延伸至新能源汽车租赁等领域。

图片来源:和康新能官网

据了解,收购和康新能,除了增强现有产品和业务的竞争优势外,美的集团的主要目的是拓展新业务。对于新能源汽车领域,公告指出,“和康新能在节能环保、新能源汽车等业务上的业务布局,增加了美的集团业务的多样性,也为美的集团拓展新业务、新模式提供了积极有效的探索基础。”

再次踏足“汽车江湖”?

对于美的集团来说,汽车领域并不陌生。据了解,2004年至2006年,美的集团先后收购了云南客车厂、云南航天神舟汽车有限公司、湖南三湘客车集团有限公司三家汽车企业,成立美的三湘客车公司,分别在云南昆明和湖南长沙投资生产基地,一度成为产能过万辆的客车生产企业。

然而好景不长。2008年,新成立的公司因经营不善宣布停产。当时爆炸的直接原因是由于管理失误,一个沙特大订单在没有收到定金的情况下组织生产,不想客户后来突然撤单,导致公司资金链断裂,欠了很多供应商的钱。再加上本来销量就不好,停产不得不成为美的集团的最终选择。

有了前车之鉴,美的再次涉足汽车领域势必会谨慎。从收购信息来看,只能说是美的涉足新能源汽车领域的一个信号,无法判断未来是否会在该领域大踏步前进。

家电“跨界”汽车,胜算有多大?

在跨界造车的道路上,虽然无数先行者“打破头”,但依然阻挡不了后来者的尝试。长期以来,家电企业跨界造车的梦想从未停止。

除了美颜,奥克斯还在2004年宣布正式进军汽车行业,并推动SUV原动机和双座轿车Carretu上市。但由于品牌效应低、价格无优势等原因,产品上市后不被市场认可,不久后奥克斯退出汽车市场。

近年来,随着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快速发展,众多家电巨头重燃造车希望。

2016年底,格力电器董事长兼总裁董明珠携10亿元携手王健林等知名企业家,投资银隆新能源30亿元,开始了漫漫造车路。然而事情显然没有朝着预期的方向发展。2018年,珠海银隆接连被曝拖欠货款、武安工业园大面积停工等问题,格力造车梦搁浅。

无独有偶,英国电器巨头戴森在2017年正式启动电动汽车项目,计划投资超过20亿英镑研发一款“全新的、独一无二的”电动汽车,并在2021年前推出首款车型。然而,从2019到10,该公司宣称,尽管工程师们已经造出了一辆“伟大的汽车”,但该项目不具备商业可行性,因此决定取消。

从以上案例来看,家电跨界建设大多以失败告终。如果说有什么成功人士,创维集团创始人黄鸿升就是其中之一。

资料显示,2010年,黄鸿升在南京成立凯沃汽车集团,收购重组南京金龙客车制造有限公司,控股南京金龙后,凯沃汽车集团着力将重心从传统的中巴转向新能源汽车,成为南京唯一的新能源商用车总部企业。近年来,公司在纯电动客车领域的销量和市场份额逐步上升。2019年纯电动客车销量达9542辆,位居全国第二。在乘用车领域,凯沃于2017年正式获得工信部批准的乘用车生产资质,并于2019年底推出全资子公司梅田汽车“天威”,负责纯电动乘用车的生产制造。根据规划,2020-2025年将开发BE和CE两个新能源乘用车平台,并推出5款新车型。首款新车预计于2020年上市。

尽管如此,在新能源汽车补贴不断下降,整体下滑的情况下,新的扩张投资仍然面临很大的挑战,更不要说零跨界了。所以,即使美的真的要重启造车,鉴于商业转型的考虑,也势必会有一个较长的观察期和准备期。现在以收购的形式介入,进行探索,是比较好的选择。后期如何发展,加斯帕尔会继续关注!

本文来自车家作者汽车之家,不代表汽车之家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