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的坏账最后会怎么处理?

1.协商还款。坏账出现后,银行会先和借款人协商,尽量让借款人还款,可以省去很多不必要的麻烦。如果不行,银行会采取起诉,查封借款人财产,扣款。

2.处理抵押物或者找担保人偿还。如果借款人在借款时有相关资产作为抵押,即使没有抵押,法院起诉判决后,银行也会变卖借款人的资产偿还贷款。

3.借新还旧,主要针对企业贷款,银行希望在放款时能按时收回贷款,但现实往往不尽如人意。当企业经营遇到困难时,仍然有市场和发展空间,银行会再提供一笔贷款,帮助企业渡过难关。

1.贷款是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以一定利率贷出货币资金并必须归还的一种信贷活动形式。广义的贷款是指贷款、贴现、透支和其他借贷资金。银行把集中的货币和货币资金通过贷款投放出去,可以满足社会扩大再生产的需要,促进经济发展。同时,银行也可以获得贷款利息收入,增加自身积累。

二、小额信贷的风险审查

贷款风险的出现往往始于贷款审核阶段。基于司法实践中的纠纷,我们可以看到,贷款审查阶段的风险主要出现在以下几个环节。

(1)审查内容遗漏了银行的贷款审查人员,造成信贷风险。贷款审查是一项细致的工作,需要调查人员对贷款主体的资质、资格、信用、财产状况进行系统的调查和考察。

(2)在实践中,一些商业银行没有尽职调查,贷款审查人员往往只重视文件的识别,缺乏尽职调查,因此很难识别贷款中的欺诈行为,容易造成信用风险。

(3)很多错误的判断都是因为银行没有听取专家对相关内容的意见,或者是专业人士做出专业的判断。在贷款审查过程中,不仅要查清事实,还要从法律、财务等方面对相关事实做出专业判断。在实践中,大多数贷款审查过程并不十分严格和到位。

三、贷前调查的法律内容

(1)审查借款人的法律地位,包括其合法成立和持续有效的存在。如为企业,应审查借款人是否合法设立,是否具备从事相关业务的资格和资质,并查验营业执照和资质证书。关注相关证书是否通过年检或相关验证。

(二)关于借款人的资信,检查借款人的注册资本是否适合贷款;审查是否存在明显的抽逃注册资本的情形;过去的贷款和还款;以及借款人的产品质量、环保、纳税等违法情况是否可能影响还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