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年间,他把一个小作坊变成了4家公司。
张将军的家史是一部传奇史。看他走过的路,他的成功似乎又是必然。我有幸在他公司发展的道路上成为他的员工,见证了公司的发展、壮大和成功。
20多年前,由于单位不景气,刚从国企单位出来的张先生,除了从单位学到的技术,什么都不懂。但是,世上有老人,底层有小人物。为了全家的生计,也为了避免走前面的老路,张先生选择了创业。
创业需要项目,需要资金。张老师选择了原单位的产品,做了一点点更新作为自己的项目;没有资金,张先生以家为生产场地,动员亲戚一起上阵;没有销量。张先生骑着28年的自行车,每天在街上走来走去,正好带来不少生意。就这样,一个五六个人组成的小作坊成功运作起来。
小作坊的生意红火,给了张经理很大的动力。与国家支持个人创业不谋而合。借着这个东风,张先生从信用社贷了200万,准备正式办厂。张先生充分考虑经济情况后,在魔都一个偏僻的地方买了十亩地,建了两个工厂,开始招人。因为家乡聚集的人气,没多久各部门都招了。在一个阳光明媚的日子,张先生的第一家公司正式成立。
公司正在小心翼翼地成长。因为拓宽了产品类别,核心产品的核心技术掌握在一个从外地请来的技术人员手中。这也成了技术员要挟张将军的工具。再次被胁迫时,他刚缝完年,单位休年假。张将军果断辞退了这名员工。然后,我又马不停蹄地往南走了几次,利用过年的休息时间,又请了一个南方某市的技术人员。保证了工厂年后按时开工。而眼前的这位技术员,成为了张先生人生中第一个也是最后一个被解雇的人。
公司的产品是季节性的,淡季的时候员工工资会略有影响。张先生的厂里有个规定,来其他单位上班的员工,不是特别不能忍,绝对不会被裁。用张先生自己的话说:来找他的人信任他,他不能让信任他的人失望。所以,即使是淡季,他也只会督促业务多干点活,哪怕是从其他单位接点体力活,也要养活全厂员工,让他们的腰包鼓起来。
自建厂以来,单位从未拖欠过工资。偶尔资金转不过来,张先生会亲自给每个供应商打电话,抱歉地解释迟付的原因。拖延支付材料,确保单位能按时发放工资。
从建厂初期,单位就有完整的财务团队。张总说,金融无小事。从交易,到成本,再到总账,全部都是标准化操作,应缴的税从来不会含糊。所以即使在魔都,单位也是一路绿灯向前。
张先生在事业前进的道路上,并非一帆风顺,有合作伙伴的背叛,有资金周转的困难,还有政府部门的奇葩要求。但是张先生用他非凡的智慧、顽强的毅力、开放的心态和一颗真诚的心化解了一个又一个危机。
因为张先生对事业伙伴的坦诚,对员工的热爱,对财务的清晰,对事业的执着,公司的路越走越宽。于是,第二家、第三家、第四家公司相继成立。如今,管理着四家公司、上千人的张先生,依然从容淡定。好像赚钱已经不是第一目标了。第一个目标是成千上万的人可以安心工作,过上好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