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提高肉牛育肥效果方法
即具有较高的饲料报酬和较好的经济效益。
如何通过科学的方法克服影响肉牛增重的因素,降低料肉比,提高饲料报酬,我认为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坚持自我再生产和自我支持
俗话说,牛遇到牛,三年五头,就是说牛繁殖快,牛的数量增加多,这是发展养牛业的物质基础。
这比从市场上买牛的育肥成本低多了,效益不错。
奶牛生奶牛,增加种牛数量,提高种牛比例。
奶牛产公犊,1.5 ~ 2岁即可配种。
提高肉牛出栏率可以显著提高养牛的经济效益。
既扩大了养牛规模,又避免了传染病传入牛体内。
加快黄牛品种的杂交改良
目前,由于粗放养殖,一些牛品种退化,生长缓慢,体型小,产肉性能低,经济收入低,制约了养牛业的发展。
唯一的出路是优化畜牧业产业结构,采用夏洛来等肉牛品种的冷冻精液,通过杂交改良本地黄牛。
杂交后代牛吃得更少,长得更快,产肉更多。
18个月大的杂交肉牛体重可达300公斤左右,比同龄黄牛高出50%以上。能充分发挥牛的杂交优势,经济效益显著。
充分合理利用当地牧草资源
牛是草食动物,对粗纤维的消化利用能力高于其他畜禽,能充分利用农副产品、秸秆饲料和药渣。
但是秸秆饲料又粗又硬,质量太差。尤其是冬春季节长时间喂养,容易出现消化障碍,这是一种粗放的传统落后喂养方式。
要喂优质青干草。如果使用秸秆粗饲料,要合理使用,通过青贮、氨化或微贮等方式喂牛。
国内外大量研究证实,饲喂奶牛5公斤青贮玉米秸秆或4公斤氨化小麦秸秆可顶-公斤精料。
即使用了吸管,又增加了营养,既美观又效果好。
饲料配合饲料
现在仍然有养牛户继续用落后的老办法喂牛,就是能喂多少就喂多少,能少喂就少喂,饿着就饿着。
走访了几个肉牛场,喂牛的饲料清单不合理,营养不全面,牛不适口,挑三拣四,吃了一半丢了一半,浪费了大量草料又不育肥,营养缺乏导致的疾病多。
解决办法是喂全价配合饲料。
因为没有一种饲料能包含牛所需的全部营养,所以要求饲料的种类很多,至少在6种以上,做到营养互补。
牛爱吃,保证牛营养的需求快速健康增长。
既防止了营养缺乏,又克服了挑食浪费材料的问题,减少了材料消耗,降低了养牛成本,增加了效益。
但要现喂现做,保持新鲜,防止冷天冻,热天酸败。
掌握适当的营养水平。
饲养肉牛时,只有在维护机器满足营养物质消耗的前提下,多余的营养物质才能转化为脂肪储存在牛的各个部位。让它长胖。如果供给的营养不足,牛除了维持自己的消耗,没有剩余营养,自然不会增重。特别是在饥饿状态下,也要利用体内脂肪营养来维持消耗。如果恢复营养水平,虽然生长发育和器官不能得到补偿,但体重可以得到部分补偿。但阻断时间越长,越年轻,越严重,越难补偿。肉牛的营养状况根据营养水平大致可分为极高、高、中、低四种。比如肉用犊牛在永平进行营养,以高(断奶前)-高(断奶后)型饲养,增重最快。以中(放牧和饲草2.5公斤,干草7.5公斤,百日平均日增重0.756公斤)-高(放牧和饲草2.5公斤,百日平均日增重0.95公斤)饲养最经济。如饲喂精料(混合精料)4.5 kg ~ 5.5 kg,干草l5 kg可达到最佳育肥效果,80天平均日增重l.473 kg。最后的育肥方法是由高到中,或者由中到低(放牧加补饲,精料1公斤,干草5公斤,100天平均日增重只有O.2O8公斤),这种方法育肥效果差,经济效益低,不可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