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投资试点后21个月,机构表示投资介入后用户的投资行为更加理性。

Wind资讯数据显示,截至7月22日,我国公募基金数量达到8255只,基金总规模为23.1.7万亿元。面对如此庞大数量的基金产品,投资者往往难以选择,投资服务对于很多投资者来说也从“可选”变成了“强制”。

目前距离基金投资试点启动已经21个月。公开数据显示,截至7月22日,已有超过50家机构获得基金投资试点资格。

接受记者采访的机构和专家认为,投资顾问介入后,用户的投资行为更加理性。未来,随着基金投资规模的不断扩大,投资者有望从复杂的投资决策中走出,机构投资者实力进一步增强。基金投资的核心可以分为“投资”和“关怀”,其中“关怀”是机构未来发展的核心竞争力和“护城河”。

引导投资者理性投资。

2019年10月24日,证监会发布《关于做好公开募集证券投资基金试点工作的通知》,首批18家机构陆续获得试点资格。今年7月16日,证监会新闻发言人高丽在谈到第一批基金投资试点时表示,基金投资试点业务运行平稳。目前服务总资产已超过500亿元,服务投资人约250万。试点效应初步显现。目前,证监会正在继续扩大基金投资咨询试点业务,正在陆续推出第二批试点机构,并同步开展试点评估,推动试点向常规工作转变。

华夏基金旗下的华夏财富是首批基金投资试点之一。华夏财富执行董事、总经理毛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目前,华夏财富基金投资业务累计服务的客户数量近1.5万。截至2021上半年末,华夏投资的客户留存率高达92%,客户行为在专业投资的指导下趋于理性,再投资率高于单只基金。

“通过数据对比发现,投资顾问介入后,用户的投资行为更加理性,盈利概率会增加。毛认为的投资关怀主要是提供“关怀”服务。在与用户接触时,可以直接感受到用户的情绪和投资思路,根据用户的风险承受能力做出适合自己的投资决策。尤其是在市场剧烈波动时,帮助用户分析市场,引导用户做出理性的投资决策。

今年6月底,博时基金获得基金投资试点资格。博时基金投顾业务相关负责人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基金投顾业务的重点不仅是“投”,更是“顾”。服务机构通过基金投资,与投资者深入沟通,与投资者长期同行,引导和培养客户配置金融资产的习惯,帮助客户避免频繁赎回和短期持有。

"一些投资者喜欢追逐市场热点,短期持有资金."博时基金投资业务相关负责人表示,基金投资可以通过提供更加个性化的专业服务和投资陪伴,更加理性地引导投资者进行长期投资,从而获得更好的投资回报体验,来改善上述问题。

需要携手共建“生态圈”

目前取得基金投资资格的机构主要是基金公司及其子公司、券商、银行和第三方基金销售平台。不同背景的基金投资机构有不同的优势。

“买基金要选对的,而不是收益最高、名声最大的。投资组合是一样的。你首先要了解各个机构做投资业务的特点和专长,以便选择适合自己的投资服务。”招商基金研究部首席经济学家李湛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从基金公司及其子公司来看,由于其开拓性,在资产配置和基金评价筛选方面具有较强优势;从第三方基金销售平台来看,其最大的优势在于产品线齐全,客户群大,短板在于资产的投资管理;至于券商,由于长期深耕卖方研究,在投资和服务方面具有比较优势,也积累了一定的人才库。但基金投资业务属于买方投资,从“卖方”到“买方”的角色转变,对普通投资者获取客户或券商做基金投资业务的能力是极大的挑战;银行拥有强大的客户基础。从几家试点银行来看,在通过个人零售和私人银行积累理财客户方面都有很强的优势,但投研能力和相应的风控体系是银行推广投顾业务的主要短板。

从整个行业的角度来看,毛表示,基金投资和护理业务的核心可以分为“投资”和“护理”两个方面。这两方面能否得到全面细致的检验,决定了基金投资机构的核心竞争力。这两点的标准不一样。对于“投资”的能力,可能有各种各样的指标和数据可以明确的排名和比较。但“顾”的能力很难衡量,短时间内无法衡量。

“‘顾’的衡量标准是‘客户是否满意’,但满意的是服务还是收入?你是满足自己的期望,还是满足于达到市场最好的水平?这个指标可能很难量化,但也可能是核心竞争力和‘护城河’形成的地方。”毛对进一步解释说。

基金投资在我国还处于发展初期,要想进一步发展还有很多问题需要解决。李湛认为,目前,基金投资主要需要解决三个问题:一是投资目标和目的。虽然在签约之初,投资咨询协会会参考投资人的投资诉求,基于风险测试给出匹配建议,但并没有给出这个目标的模拟计算,通过基金投资和咨询合作大概需要多少年才能达到目标。第二,让更多的投资者参与进来。为什么投资人愿意在原来费率的基础上再给更多的投资费?这个问题的最终答案似乎是“逼”行业降费。在投资费用下降的过程中,试图用更多的思路和方法吸引投资者的机构也会抢占更多的市场份额。但目前除了折扣、直播、推文,机构在产品逻辑设计、投资者行为设计上还非常欠缺,同质化比较严重。第三,让客户不要终止基金投资服务。其实这才是基金投资平台真正需要解决的问题。基金投资“收回”投资者买卖基金、调整仓位的权利,但投资者在参与基金投资三个月、六个月亏损,甚至短期出现较大波动时,仍会终止服务。基金投资要强调“顾”的定位,提供更多的服务空间,从而发挥“心理按摩师”的作用。

对此,李湛认为,进一步提升投顾能力,做大做强投顾业务,需要更多的机构加入,构建基金投顾“生态圈”:更多的投顾机构将参与到投顾业务的健康可持续发展中,不断补充和完善投顾业务体系和框架;更多的机构会吸引更多的投资人才,构建不同类型、不同风险特征的投资组合;丰富的投资组合会满足更多客户的需求,吸引更多客户体验,参与投资业务;完全差异化的投资路径和方式,增强一线从业者和终端客户的参与感。

最受两类客户青睐。

经过一年多的试行,毛表示,目前,基金投资在市场上很受两类人的欢迎。第一种是成熟的投资者,他们知道自己的投资优劣势,知道自己的需求和能力,能够放心地把自己的投资交给投资。另一类是进入投资领域的新投资者。他们在懵懂中打开了这扇“新门”,需要帮助和引导,形成健康科学的投资方法。

谈到基金投资的前景,李湛表示,基金投资业务未来发展前景广阔。美国投资公司协会(ICI)的数据显示,美国除养老金计划外的家庭资产基金投资,77%将通过其他渠道进行配置,其中40%将通过基金投资进行配置,这在一定程度上预示了国内基金投资的未来发展空间。未来,随着更多机构的参与,基金投资业务将更加多元化,更有利于投资者。

“基金投资前景光明,大量的基金产品往往难以选择。何时买入何时卖出的问题也困扰着许多投资者。基金投资是基于投资者的共同痛点和需求,帮助客户在投资道路上建立健康的投资方式,提高客户的投资效率和体验。”毛表示,现有数据证明,投资顾问介入后,用户的投资行为更加理性,盈利概率会增加。除了专业的资产配置和基金优化能力,“顾”是基金投资机构的重点,也是基金投资机构区别于其他资产管理机构的核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