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迪集团陷入危机:科迪乳业拖欠巨额牛奶,科迪冻结工资,停产。

科迪乳业收到深交所关于“拖欠奶农奶款”问题的关注函后,科迪速冻在债务问题上也怕“炸雷”。记者实地调查发现,科迪速冻最近已经停产,员工从去年6月份就已经拖欠很久了。”市场已经崩溃。"

科迪集团陷入危机,科迪乳业“拖欠奶农1.4亿元奶款”问题持续发酵。

新京报记者8月2日走访科迪乳业发现,其低温牛奶工厂已停产。常温奶厂十几条生产线只有两三条“小白奶”线在运转,生产人员拖欠工资4个月。贵阳、南通、无锡、深圳的经销商都反映缺货。

此外,科迪乳业在2018年5月至2019年4月两次发起收购科迪速冻股权,并声称科迪速冻股权可以增加盈利能力。不过,科迪冷冻多名区域销售经理向新京报记者透露,自2065438+2008年6月开始,科迪冷冻一直拖欠业务人员的工资和差旅费。目前工厂已经停产,缺货严重,“市场已经崩溃”。收购可能会搁浅。

多位消息人士向新京报记者证实,科迪乳业和科迪速冻此前运营良好,能够实现盈利。现在他们陷入债务危机停产缺货,担心涉及的资金被科迪集团挪用。

8月3日晚间,深交所向科迪乳业发出关注函,要求其说明公司是否存在资金链紧张、资金是否被他方使用、账户中有654.38+0.672亿元货币资金但仍长期拖欠等情况。业内人士认为,如果科迪乳业不能对公司的应付账款和货币资金的使用给出合理的答复,则涉嫌财务造假和信息披露违规。

科迪乳业员工和奶农前来讨债。

从今年7月24日开始,网上不断流出科迪乳业员工和奶农前来讨债的视频。画面中,一名员工站在科迪乳业常温奶厂门口,拉起横幅,上面写着“企业拖欠工资可耻”;还有拖欠多时的奶农爬上25米高的奶罐“讨债”。

“你不找,农民已经起诉我了。”8月1日,河南省商丘市下辖某县一奶牛养殖小区负责人贾桂芳告诉新京报记者。他与科迪乳业的合作始于2013年,之前付款一直比较正常,但从2017年冬季开始,科迪乳业一直拖欠牛奶货款,累计金额达300多万元。贾桂芳无法按期支付农民,陷入了与农民和科迪的“三角债”。

该县农民王兴发也遭遇了科迪乳业的拖欠。2017年底,王兴发开始给科迪乳业送奶。“合作没几个月就开始欠了。以前几个月欠一次钱,现在欠了一年多,总共* * *欠我1.2万多。”如今,王兴发不得不依靠卖牛来维持养牛场的运转,奶牛数量也从双方合作初期的500多头减少到现在的200多头。

据贾桂芳介绍,上述视频中爬奶缸讨债的奶农来自山东,是科迪乳业的“大户”。新京报记者获得的一份《奶农求助函》显示,科迪乳业自2065438+2007年2月开始拖欠奶款,涉及奶农数千人,总金额约65438+4亿元。

科迪乳业员工也在讨要工资维权。裁判文书显示,自2018年9月以来,已有19名员工以劳动争议为由将科迪乳业告上法庭,索要拖欠的工资和社保,其中13起案件* *涉案金额101000余元。二审判决书显示,上述员工大部分被科迪乳业以“表现不佳”或“违反公司规定”为由辞退,但科迪乳业无法提供有效证据证明员工不能继续胜任工作岗位,而是停发工资、未足额为员工缴纳社会保险。科迪乳业的上诉请求基本被驳回。

“销售经理不干了,业务员普遍不干了,差旅费欠了别人一年多。”8月2日,科迪乳业员工方永强及其同事向新京报记者证实,科迪乳业除拖欠业务人员工资外,还拖欠其生产员工4个月工资。“没有社保”,很多员工离职或放假回家。

乳业和速冻大多停产。

事实上,早在讨债风波爆发前,科迪员工就公开反映了拖欠工资的情况,并波及到整个科迪集团。

2065438+2008年9月,科迪天然深泉水公司(科迪乳业公司下属公司)销售部员工在人民网地方领导留言板上称,他们在该公司销售部工作半年期间,公司一直拖欠工资和差旅费。2019年2月,科迪速冻的一名员工也在平台上留言,称公司从2018年5月到2019年2月,共拖欠359名员工工资,初步估算为2000万元。

公开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3月31日,科迪拥有速冻销售人员373人。但是按照销售费用来算,科迪速冻2016年的“社会保险费”只有13400元,2017年是21700元,2018年是0元。科迪速冻区域经理胡景兰表示,自己在公司从事销售工作十几年,“从未交过社保”。

图/公告截图

到2019年5月,仍有乳业和速冻的员工反映科迪未发工资。对此,商丘市委督查室在留言板上陆续回应称,科迪员工反映的问题属实。政府层面,责令科迪的几家公司整改,然后监督他们拿出解决方案。科迪集团表示计划在2065438+2009年7月底前结清拖欠的工资和差旅费。但据多名员工向新京报记者证实,科迪并未兑现承诺。

与此同时,科迪乳业和科迪速冻都陷入了不同程度的停产。

8月2日上午,新京报记者看到,科迪乳业低温牛奶厂大门紧闭,很少有人进出。很多大货车停在工厂门口,闲置着。据门口保安介绍,由于停电,工厂已经停产。

在科迪速冻工厂,工作人员也说夏天热,工厂停电,已经停产一周了。新京报记者透过科迪汤圆生产车间大门的缝隙看到,一片漆黑,没有任何生产迹象,厂内运输车辆闲置。

8月2日,科迪乳业低温牛奶厂处于停产状态。新京报记者郭铁摄

8月2日,科迪速冻被停止。新京报记者王思维摄

8月2日,科迪速冻被停止。新京报记者郭铁摄

“这都是关于账户的。工厂这个月会做,不做就完了。”方永强说,科迪乳业的低温工厂已经停产,常温工厂的十几条生产线也已经停产。相比去年同期每天300-400吨的产量,现在只有两三条“小白奶”线在支撑,产量也降到了每天40-50吨。

科迪速冻区域经理刘永清也向新京报记者证实,“7月22日客户还在赚钱,第二天速冻厂就开始停产了。此后生产时断时续,24日干脆停了。区域经理告诉我,从7月份开始就已经停产了。”

除停产外,天眼查还显示,目前,科迪集团、子公司科迪乳业、科迪速冻均于2065年6月25日被郑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人民法院以“违反财产申报制度”为由,列为失信被执行人,16296500元执行标的全部未履行。

企业声明中有许多矛盾之处。

与拖欠工资和停产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科迪乳业却表现出了充足的资金和良好的业绩。截至2018年末,科迪乳业货币资金余额为1672亿元,同比增长76.2%,占总资产的49.43%。2019年一季度,科迪乳业货币资金持续增长至177亿元,经营活动现金流为1100万元,同比增长近30%。今年上半年,科迪乳业预盈8298.54万-8752.37万元,同比增长28%-35%。

对此,有科迪员工质疑,“科迪乳业业绩不错,账面654.38+0.67亿元,还拖欠员工工资。你是不是也觉得奇怪?"

尽管“后院起火”,但科迪乳业在资本市场上却表现得异常冷静。至今未对债务及未支付工资作出说明,也未就公司与控股股东的法律纠纷及失信被执行人问题发布任何公告。对各方质疑一直采取“否定”态度。

6月27日,2019河南上市公司投资者网上集体接待日,有投资者询问人民网当地留言板上员工反映的“科迪水厂拖欠工人工资10个月,费用14个月”是否属实,科迪乳业总经理张风华当时予以否认,称“公司没有拖欠工资”。科迪所在、隶属于商丘市的虞城县政府办公室对员工留言的回应是,“如科迪集团逾期不支付拖欠的工资,县人社局将依法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此外,科迪乳业在2016定增3.89亿元的“兜底协议”问题上,也与投资者、乡村资产等参与方存在分歧。据介绍,当时小村资产等部分参与人与科迪乳业、科迪集团、实际控制人张庆海签订了财务顾问协议,后者承诺在收益低于8%时进行弥补。但一年锁定期到期后,股票市价与定增价格倒挂,小村资产等定增参与者浮亏明显,而科迪集团和张庆海并未补足差额,由此引发诉讼。

在6月27日同一个网上集体接待日,有投资者对科迪乳业提出质疑。“我们参与定增的投资人,都是因为你的差价补充协议才投资的。现在你不承认签协议,说明村里资产造假?”科迪乳业总经理张风华也对此予以否认,称公司、大股东、实际控制人未与参与方签订保底协议。

香颂资本执行董事沈梦认为,如果上述问题属实,科迪乳业涉嫌违反劳动法和信息披露。

科迪集团涉嫌挪用资金。

既然效益提高了,钱都去哪了?科迪速冻区域经理胡景兰对新京报记者表示,科迪速冻市场每年都有盈利,但从去年四季度开始缺钱,一直持续到现在。“我们猜测乳业和速冻的资金被挪用了,拖累集团业绩的应该是科迪便利店。”

这一说法也得到了科迪速冻区域经理刘永清的证实。“损失最大的应该是科迪超市(编者注:其实是便利店)。有一次,区域经理跟我们说,科迪辛苦了两年,亏了5亿多。”

官网信息显示,科迪集团成立于1985,旗下拥有科迪乳业、科迪冷冻、科迪面条、科迪便利连锁等多家子公司。其中,科迪便利连锁贸易有限公司成立于2017年2月,注册资本10亿元。醒目显示,该公司因未按要求公示年报,于今年7月8日被河南省市场监管局列入经营异常名录。

胡静兰还注意到一个细节。2018年底,科迪速冻部分河南大区经理退了5个月的工资,但公司运营部经理在科迪速冻大区群里发出通知,称因公司年底需要银行存款余额,要求每人只保留2018年5月的工资,其余4个月工资“立即汇至集团账户”。通知下方附有科迪食品集团有限公司的户名和账号。胡景兰不清楚为什么工资要回到科迪集团账户而不是科迪速冻账户,只知道大部分人都按要求执行了。

事实上,科迪集团有占用子公司资金的先例。根据科迪乳业去年6月份关于收购科迪速冻股权的问询回复,截至2065438年3月31日,科迪集团短期借款为116555万元,长期借款为131995万元。涉案15资金用途中,有两笔用于偿还科迪集团和科迪面业对科迪速冻占用的资金,共计8.3亿元。2065438+2008年2月,科迪集团下属河南科迪大磨坊食品有限公司也曾短时间占用科迪乳业2亿元,解释为出纳误操作。

图/公告截图

种种迹象表明,科迪集团资金链紧张。截至2065438+2009年5月30日,科迪集团持有上市公司99.96%的质押股份,或存在强制平仓风险。此外,科迪集团尚有价值265,438+0.5万元的全自动饺子机(* * * 2,265,438+09),抵押用于借款合同担保。今年4月以来,科迪集团已有6起案件被法院强制执行,涉及被执行财产约212万元。此外,科迪集团还涉及16民间借贷纠纷,涉案金额3209.89万元。

图/公告截图

收购冻结资产的同期未付工资

在资金链紧张的情况下,科迪集团急于将冻结资产注入上市的科迪乳业。2018年5月27日,科迪乳业发布公告,拟以15亿元的价格向控股股东科迪集团及、、许等29名自然人购买速冻100%股权。由于预估增值率高达347.84%,且买卖双方存在明显相关性,被外界质疑存在利益输送,被监管部门问询。

根据交易计划,科迪集团及科迪乳业董事长及许持有科迪集团99.83%的股权。是和许的女儿,也是科迪速冻的法定代表人。其他26名自然人中,有7名与、许有关联,5名为科迪集团董。

值得注意的是,科迪集团分别于2065年2月、438+07年6月、438+08年3月以1元/1元的价格将其对科迪速冻* *的出资转让给张。这意味着,一旦收购获批(以修正后的交易价格654.38+0.459亿元计算),张庆海和张少华家族贡献的价值将在短短几个月内增长近50倍。

香颂资本执行董事沈梦认为,此次收购之所以受到质疑,主要是因为买卖双方存在明显的关联,两家公司的大股东为同一实际控制人,资金链紧张的消息传出。“这将提醒人们,大股东是否为了自身利益,以更高的价格将其私人资产注入上市公司,以缓解其财务压力,并将风险转嫁给上市公司的其他股东。”

然而,经过近半年的筹划,科迪乳业于2018165438年10月23日晚间突然发布公告称,因资本市场环境发生重大变化,决定终止收购。紧接着,2019年4月17日,科迪乳业公布了重启收购科迪速冻交易的预案。

对于收购原因,科迪乳业解释称,科迪速冻是优质资产,可以提升上市公司盈利能力。但从时间上来看,科迪速冻在两次收购计划公布期间都出现了拖欠工资和停产的现象,现在是否属于“优质资产”还需要质疑。

速冻员工曝出市场已经“崩盘”

根据商丘市委督查室201165438 10月6日的回复,科迪食品集团自2018年6月受资产重组和市场淡季影响,发生拖欠工资和业务人员差旅费。与此同时,科迪速冻面临着“由于生产规模扩大、固定资产投资和市场影响,经济效益下降”的问题。

“从去年6月开始,出现了大规模的缺货。比如我们地区收了6700万的预付款,但是只交付了1万的货,欠了很多经销商的钱,现在连正常生产都没有了。经销商不敢赚钱,市场崩盘,已经是死路一条。”科迪速冻区域经理刘永清认为,科迪漂亮的报告是给资本市场看的。“现在财务状况不好,肯定没办法进行收购。”

据另一家速冻企业的市场负责人介绍,科迪速冻每年八九月份都会召开订货会,要求经销商将预付款一次性支付给公司。如果金额超过一定金额,还可以参加抽奖奖励奔驰、凯美瑞轿车,非常优惠。“拖欠工资的消息已经出来了。估计今年科迪的速冻预付款收不回来了。乳品和速冻是同一个老板,大家都知道。如果产品总是缺货,就会被其他品牌取代。长此以往,品牌就会消失。”

对于科迪乳业来说,大规模停产也开始对终端市场产生影响。8月2日,新京报记者以商家身份从贵阳、南通、无锡、深圳等地经销商处了解到,科迪“小白奶”目前普遍缺货,发货时间短则3天,长则1个月,很难保证每次发货都有足够的数量。

香颂资本执行董事沈梦认为,从目前科迪乳业和科迪速冻的情况来看,其收购计划“不仅针对资本市场,还涉嫌联手中介机构抬高科迪速冻的价格并出售给上市公司,中介机构的尽职调查也存在瑕疵”

根据最新的收购方案,科迪乳业的交易对象增加了中原资产管理有限公司,理由是中原资产此前以其对科迪集团的债权获得了部分科迪速冻股份。公开资料显示,中原资产的主营业务是通过债务重组、股权投资、债转股等方式处置不良资产。

(本文奶农、科迪乳业、科迪冷冻员工均为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