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人才得天下?
微软总裁比尔·盖茨认为,成功经营公司的首要原则是找到最优秀的人来帮助你工作。他要找的人不仅懂电脑,还会做生意。如果你只懂电脑,芯片,软件,这个人是不需要的。他要找的人从一开始就具备业务和技术条件,所以能保持良性循环。然而,一般来说,公司在增加员工时,往往不会考虑得很仔细。他们觉得他反正是搞行政的,只要懂行政,他就是搞业务的,他懂业务。他知道该做什么。其实每个人都需要承担两三个人的责任,所以找对象的时候多方面的考察很重要。同时,最优秀的人才大部分都在你的竞争对手那边,你要努力吸引竞争对手的那些合作伙伴。当然,有人说这是不道德的。其实只要你有条件,人们就会被你吸引。
长虹电子集团公司总经理倪用了65,438+00年的心血,终于把长虹打造成一个知名度很高的彩电企业。倪还被世界统计大会授予“管理学硕士”称号,并获得《亚洲周刊》颁发的亚洲企业家成就奖。
倪成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也给了我们很多值得借鉴的宝贵经验,其中一条就是:对于长虹来说,不择手段笼络人才。
赵勇是清华大学的博士后。他在清华读了14年。毕业后参与国家重点项目研发。1993年,圆满完成国家任务的赵勇来到长虹,将在长虹工作的妻子调到北京。
倪得知是难得的人才,主动找谈话,希望能留在长虹。这似乎是不可能的,但是倪坚持下来了,经过两次推心置腹的谈话,他终于打动了。他的妻子没有离开,赵勇本人留在了长虹。赵勇说:“是倪经理的人格魅力吸引了我。”
在挽留了之后,倪立即安排了一批人给调度使用,让他攻克大屏幕彩电模具的难关。对于一个热衷于科研的人来说,这是最大的鼓励和诱惑。老板的充分信任,自由的实验空间,充足的资金来源,让赵勇充满了活力。仅用一年时间,赵勇就为长虹填补了这一设计和制造空白。
倪冯润对赵勇的贡献得到了相应的回报。1995年,赵勇住进了180平米的专家楼,1996年,升任长虹设计院院长。面对这样的鼓励,赵勇更加努力,他做出了“长虹红太阳一号工程”的决定。
倪为长虹赢得了,赵勇为长虹赢得了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