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权激励的分类是什么?

股权激励的常见模式:

股权激励模式

1.期货股份,

期权是通过激励对象部分首付、分期还款的方式拥有企业股份的股权激励方式,其实施的前提条件是激励对象必须购买相应的企业股份。

实施方式:企业向激励对象贷款作为其股份投资,激励对象拥有所有权、表决权和分红权。其中,所有权是虚拟的,购买期货股份的贷款还清后才能实际拥有;投票权和分红权是真实存在的,但是分红必须按照约定偿还。

优势:

1,股票的增值与企业资产的增值和效益紧密相连,使得激励对象更加关注企业的长期发展和长远利益;

2.有效解决激励对象购买股票的融资问题;

3.克服一次性奖励带来的收入差距矛盾。

缺点:

1,如果公司经营不善,激励对象反而可能亏损,降低了激励对象对期货股票的兴趣;

2.激励对象的收益很难在短时间内实现。

适用企业:

1,改制国有控股企业;

2.国有独资企业。

股权激励模式

第二,股票期权,

股票期权是一种常见的股权激励模式,也称认股权证,是指公司授予激励对象的一种权利,激励对象可以在规定的时间(行权期)内,以预定的价格(行权价)购买一定数量的公司流通股份(行权)。

实施方式:公司向激励对象发放期权证书,承诺激励对象在一定期限内或满足一定条件时(如公司上市时)以较低价格购买股权。

优势:

1.股票期权只是一种权利而不是义务。持有人可以在股价低于行权价时放弃自己的权利,所以对持有人来说没有风险。

2.由于股票期权需要在达到一定时间或条件时才能实现,激励对象一定会尽力提高公司业绩,使公司股票价值不断上升,具有长期激励作用。

3、可以提高投资者信心。

缺点:

1,锻炼有时间限制;

2.激励对象行权时需要支付现金;

3.存在激励对象为自身利益使用非法手段将股价抬得过高的风险;

4.公司内部的工资差距扩大了。

适用企业:上市公司及上市公司控制的企业。

股权激励模式三。绩优股,

实现方式:一开始就确定一个合理的性能指标。如果激励对象在预定期限内达到预定目标,公司将授予其一定数量的股份或提供购买本公司股份的一定奖励。

优势:

1.对于激励对象而言,工作绩效与所获得的激励之间存在密切关系,激励仅取决于工作绩效,不涉及股市风险等不可控因素。

2.对于股东来说,对激励对象有明确的业绩目标约束,权责对称性强,可以形成双方共赢的局面。

3.就公司而言,业绩股激励受限制较少,一般经股东大会批准即可,可操作性强,成本低。

缺点:

1,不适合初创企业,主要针对业绩稳定持续增长、现金流充裕的企业;

2.绩效目标的科学性难以保证;

3.存在激励对象采取欺诈手段获取业绩的风险;

4.激励对象被限制出售股票。

适用企业:业绩稳定的上市公司及其集团公司、子公司。

股权激励模式四。账面价值增值权、

账面价值增值权是指直接用每股净资产增值对激励对象进行激励。不是真正的股票,所以激励对象不具有所有权、投票权和配股权。

实施模式:

1.购买型:激励对象在期初购买一定数量的公司股权,在期末按照实际价值回售给公司。

2.虚构性:激励对象一开始不需要资金,公司授予一定数量的名义股份。期末根据每股净资产增量和名义股数计算激励对象的收益,支付现金。

优势:

1,激励效果不受股价影响;

2.激励对象不需要现金支出;

3.该方法操作简单,只需公司股东大会批准即可。

缺点:每股净资产增加有限,难以产生大的激励。

适用企业:现金流充裕、股价稳定的上市或非上市企业。

股权激励模式五、员工持股计划(ESOP),

指公司内部员工认购公司部分股份,委托公司进行集中管理的股权激励方式。

实施模式:

1,通过信托基金组织,用计划免税的部分利润回购股东手中的股份,发放给员工。

2.企业建立员工信托基金组织(如员工持股会),按照员工持股计划购买股东股权并出售给员工。

优势:

1.员工持股有利于员工对企业经营有充分的发言权和监督权,更加关注企业发展,增强企业凝聚力和竞争力,调动员工积极性;2.员工承担一定的投资风险,有助于激发员工的风险意识;

3.它可以抵御恶意收购。

缺点:1,员工可能需要花费现金或承担贷款;

2.员工所持股份不得转让、交易和继承;

3.福利性强,激励性差;

4.平均会降低员工的积极性;

5.操作上缺乏法律依据和政策指导。

适用企业:行业成熟、成长稳定的公司。

股权激励模式六。虚拟股票,

虚拟股票是指公司授予激励对象的一种虚拟股票,据此激励对象可以享有分红权和股价的增值收益,但没有所有权和投票权,也不能转让和出售,离开企业自动失效。

实施方式:企业与激励对象签订合同,约定奖励数量、行权时间和条件,明确双方权利义务,每年分红。当满足一定的时间和条件时,虚拟股票可以转化为真实股票,激励对象才能真正掌握所有权。

优势:

1,不影响公司资本总额和股权结构;

2.避免变量导致的公司股价异常波动;

3.操作简单,股东大会通过即可。

缺点:

1,激励兑现时现金支出大;

2.行权和卖出时很难确定价格。

适用企业:现金流充裕的上市或非上市公司。

股权激励模式七。股票增值权,

股票增值权是指公司授予激励对象的一项权利。比如公司股价上涨,激励对象可以通过行权获得相应金额的股权增值收益。激励对象行权无需支付现金,但行权后可获得相应的现金或等值的公司股份。

实施方式:公司向激励对象指定一定数量的股份作为股票增值权的对象。如果行权期间公司股价上涨,激励对象可以选择将权利兑现,获得股价升值带来的收益,可以选择获得现金或折算成相应金额的股份。

优势:

1.激励对象不拥有股票的所有权,也不拥有投票权或股票期权;

2.行权期限一般超过任职期限,可以约束激励对象的短期行为;

3.激励对象不需要现金支出;

4.操作简单,股东大会通过即可。

缺点:

1,资本市场的弱效率使得股价与激励对象的业绩相关性不大,对业绩对象的激励作用不大;

2.公司现金压力比较大。

适用企业:现金流充裕、股价稳定的上市或非上市公司。

股权激励模式八。限制性股票计划,

实施方式:公司根据预先确定的条件授予激励对象一定数量的本公司股票,但激励对象不得随意处置股票,股票收益只能在规定的服务期或完成特定业绩目标后出售。否则,公司有权收回无偿捐赠的限制性股票。

优势:

1,激励对象无需现金支付;

2、能激励激励对象专注于公司的长期战略目标。

缺点:

1,难以科学确定业绩目标和股价;

2.现金流压力大;

3.激励对象实际拥有股票并享有所有权,公司难以约束激励对象;

4.激励对象拥有股东权利。

适用企业:

1.业绩不佳的上市公司;

2.处于产业调整过程中的上市公司;

3.初创企业。

股权激励方式九。管理层收购

管理层收购又称“管理层融资收购”,是指公司管理层利用贷款筹集的资金购买公司股权,从而改变公司的所有者结构、控制权结构和资产结构,实现股权化经营,实现被激励与公司利益和股东利益的完全统一。

实施方式:公司* * *管理层与员工共同出资设立员工持股会或公司管理层出资(通常以债权融资方式)设立新公司作为收购主体,一次性或多次收购原股东持有的公司股份,从而直接或间接成为公司控股股东。

为了获得收购资金,一般管理层会以私有财产作为抵押,向投资公司或投资银行融资,收购成功后,再以企业股权作为抵押。如果有事,投资公司也会成为股东。

优势:

1,有助于降低管理者的代理成本,促进企业的长期健康发展;

2.有利于强化管理层激励,提升人力资本价值,增强企业执行力;

3.有利于企业内部监督和对管理层的约束;

4.有利于增强投资者信心。

缺点:

1,很难准确评估公司价值;

2.收购资金融资困难;

3.如果处理不当,收购成本会激增。

适用企业:

1,国有资本退出的企业;

2.集体企业;

3.处于反收购期的企业。

股权激励方式十、延期支付

实施方式:延期支付,也称延期支付计划,是公司为激励对象设计的一揽子收益计划,包括部分年度奖金和股权激励收益,不在当年支付,而是按照当日公司股票的市场价格折算成股票数量,存入公司单独设立的延期支付账户,然后在一定期限届满时按照股票的市场价值以公司股票或现金的形式支付给激励对象。

优势:

1,与公司业绩紧密挂钩;

2.锁定时间长可以避免激励对象的短期行为;

3.该方案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

缺点:

1,激励对象持股数量少,难以产生较大的激励;

2.激励对象不能及时实现薪酬,有风险。

适用企业:业绩稳定的上市公司及其集团公司、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