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车主将宝马车运到德国跨国维权发生了什么?

一位被宝马售后视为“尊贵阶层”的上海车主,不满宝马中国和售后的各种说法,于是将自己的敞篷车从上海运到德国,意欲打一场跨国维权战。

闫(化名)自2016年初因后备箱故障及随后的敞篷车立柱断裂,与宝马发生牵连。

同年8月10,郭子撤回对中国上海绿地博世汽车销售服务有限公司(宝马授权5S店经销商,以下简称“绿地博世”)的诉讼。11年8月,他将自己的宝马640iLW71V敞篷车运往德国,不打算与宝马(中国)汽车贸易有限公司合作。

目前,郭子的国际权利保护不容乐观。宝马中国已于2065438年3月17日给出了因外力造成车辆损坏的检测结论,德国宝马也于10月16日驳回了闫的诉讼请求。

2017三月底,郭子将再次赴德处理此纠纷。他说,一定要争取这口气。“此时此刻,这不是钱的问题,而是作为中国消费者甚至宝马车主的尊严问题。”

2015年6月8日,闫从宝马中国授权经销商江苏太仓宝诚汽车销售服务有限公司购买宝马640ILW7130.00敞篷车一辆。

2065438+16年10月26日,郭子发现汽车后备箱门关不上,于是来到绿地宝时申请保修。

“绿地老板以没有配件让后备箱门可以关闭为由,做了简单的维修,并承诺马上订购配件,通知我去店里维修。”颜告诉南方周末记者。

这个过程后来成为对簿公堂的关键点,双方至今各执一词。

从绿地老板向法院提供的证据目录来看,其10月26日2065438+2006 65438+的声明是:“我们对车辆进行了检测,确认后备箱锁及附件有损坏。郭子签字确认了检测结果,知道没有修好,要等到损坏的部件到货。”

在闫看来,绿地老板只是在不涉及维修事项的情况下才承认自己在撒谎,并刻意回避后续故障是因维修不当造成的事实,从而将车辆的损坏部位留在了非保修范围内。

绿地宝仕售后经理事后解释说:“车开进店里的时候,因为锁坏了,无法关闭后备箱。从这一点来说,不能说我们修好了锁。”一开始锁是怎么破的?售后经理说:“仅从我们的经验判断,这是外力造成的,但没有证据。”同一天,绿地宝时告知郭子锁无法正常维修,只能更换新锁,并向宝马中国申请箱锁索赔。考虑到订购期内仍需用车,绿地老板对其锁孔进行了复位调整,使后盖盒可以关闭。

据颜描述:“后备箱门打开时,敞篷车的开启使后备箱软顶后盖和尾箱盖板两个桩锁死,导致两个连接桩断裂。”这一过程在闫提供的洗车店监控录像中被人看到,后作为证据提交法院。

根据宝马车主手册,打开汽车后备箱,自动锁定活顶时,应显示检查控制信息。

但是燕的屋顶还开着。这一异常“动作”后来被宝马中国派出的技术专家检测为外力导致后备箱锁孔损坏,导致上面的传感器在后备箱打开时发出错误信号关闭后备箱。关于此故障的具体解释,也可以在宝马中国于2065年3月17日出具的关于宝马640L (VIN: DX59964)测试结果的回复中找到。

宝马中国检测结果发布后不久,绿地老板也于3月31给颜发来声明:“车辆损坏的根本原因是后备箱锁因外力变形,不在质量保修范围内。”

“后备箱锁变形,简单归结为我自己使用外力不当。”这个结果让郭子很难接受。事实上,宝马中国并没有说明这种外力是郭子本人造成的还是绿地老板保养不当造成的。

一位业内人士表示:“这是宝马中国技术部的一封通函。外力意味着人为破坏。但通常情况下,无论是什么外力导致的,他们都只是确认产品质量是否有缺陷。技术部门的这个结论从来没有错,可以信任。”

中国政法大学教授、消费者权益保护专家吴敬明表示:“如果通过法律途径解决产品质量纠纷,需要第三方机构对车辆进行鉴定。而国内没有权威的第三方,或多或少会和汽车厂商纠缠不清。”

对于汽车的两次损坏,闫也认为,不管是谁造成的,在第一次简单保养后,绿地老板应该提醒汽车在非正常状态下继续工作可能造成的连带损坏。“事实上,他们甚至不知道钥匙孔上有传感器。”

针对这个问题,上述不愿意透露姓名的售后经理表示暂时无法回答,需要向店内技术经理询问当时的情况。“据我所知,技术经理提醒过他盖子合上后最好不要打开,但我没有录音证据。”

绿地老板65438+10月26日维修单和新品清单上没有技师维修报告和零件更换原因。

上述知情人士透露,“维修技师不写维修记录会被罚款,这是宝马中国对4S店的考核要求;更换的原因是给服务顾问的,写出来是为了让他们这些对车不是那么专业的人能更清楚的给客户解释为什么要更换这些配件。"

绿地老板说,他们没想到郭子会在洗车店打开后备箱和敞篷车。“如果谢先生完全认为是汽车设计和修理厂的责任,是不合理的。”

事实上,这种莫名其妙的原因最后都是客服部门解决的。“客户服务部的工作是安抚客户的情绪,讨论解决方案。但是,没有一定的规章制度。客户关怀的程度取决于很多东西,比如客户在4S门店的消费记录,客户的维权决心,客户的职业。”该业内人士表示。

上述不愿意透露姓名的售后经理也表示:“不代表因为外界因素我们就不理赔。一方面,谢先生是尊贵的客户,我们可以使用关怀权限。另一方面,这次锁眼损坏涉及金额不大,不到三万块。”

在两次事故后,郭子为了安全起见,想要更换整个敞篷车,以免造成潜在的损坏。“面对这个要求,绿地老板坚持只修复敞篷车的破盖。所以我提出要么给我数据证明敞篷车其余部分没有变形或损坏,要么延长敞篷车的保修期。”

上述不愿意透露姓名的售后经理表示:“对于坏了的敞篷车后盖,我们给他提供了申请保修的方案。但是,扩大维修范围,延长保修期,金额高达654.38+0.7万,我们当然做不到。”

在绿地老板看来,当郭子带来律师时,他就进入了司法程序。他不能再以关怀的态度对待,而是客观地推理判断自己是否有责任。

这就解释了为什么郭子认为绿地抱石的态度将来会改变并反悔。

可以说,自2065438+2006年2月23日宝马中国安排技术专家检查车损后,闫对绿地博世和宝马中国的不满和不信任逐渐加深,而绿地博世则认为闫一直在提出新的要求,超出了客户关心的量。

颜与绿地老板之间的诉讼是一起维修合同纠纷,于8月1,2065438开庭。其诉讼请求包括免费更换敞篷车后盖、支付车辆更换费、延长车辆保修期两年等。

事实上,郭子想调查宝马中国不保修的责任。“杨浦区人民法院口头驳回了我们将宝马中国追加为本案第二被告的请求。”

对于驳回的理由,闫律师向法官表示,保修纠纷应与维修合同纠纷分开,如果主张是保修责任,应向卖方即太仓宝诚汽车销售服务有限公司提起诉讼

根据2004年第12号令颁布的《家用汽车产品修理、更换、退货责任规定》第四条。150国家质检总局2012年2月29日本规定所称的三包责任,依法由销售者承担。销售者按照规定承担三包责任后,属于生产者或者其他经营者责任的,销售者有权向生产者或者其他经营者追偿。

上海英东律师事务所的律师负责闫的国内诉讼,他说:“这是法律的一个盲点。我的当事人遭遇了维修侵权,然后出现了保修纠纷,法律是无法顾及的。”

吴敬明表示对此无法理解。“宝马和其指定经销商必须是连带关系,一起起诉没有问题。”

2065年8月6日,郭子决定放弃诉讼。“就算我赢了,格陵兰最多免费帮我修一下。因为这是宝马不承认的保修,属于私人维修,我以后可能会失去我敞篷车的所有保修权利。”

为了赢得诉讼并获得保修索赔,郭子与他的律师讨论了各种策略,并最终决定将汽车运往德国。“研究了很多案例,发现以宝马中国或宝马德国为被告的极为罕见,大多以管辖权为由拒绝。”

据颜介绍,该车于9月底从上海港出发,2011.8,被运往德国汉堡港。过程非常顺利,车现在由其德国律师保管和处理。他本人提前乘飞机于10年底抵达德国汉堡。他分享了一个细节:“当时运输船延误了六天,我紧张了六天。我的签证快到期了,赶不上飞机回去。但是德国海关很配合,最后一天之内允许出境。”由于德国的庭审策略,暂时无法提供其他运输细节。

郭子在德维权并不顺利。德国宝马汽车公司法务部回复,驳回严德国律师2017 16 12 21的函件。原因如下:第一,德国宝马股份公司总部与上海当地经销商/分销商之间没有内在联系。因此,合同关系只存在于燕与当地宝马经销商/经销商之间,而与德国宝马无关。其次,宝马不提供“全球保修/全球保养”的售后服务。另外,从文件上看,颜的情况不属于保修范围,而故障的原因来自外部因素。最后,这种故障完全可以由任何一家中国厂商的售后部门修复。根据德国民法典第254条第2项规定,这种情况下严禁用集装箱将汽车运至德国。

对此,颜表示仍将起诉。“到了德国是违法的,但不代表作为厂家就可以逃避相关的保修责任。”

宝马中国售后总监表示,已经移交给相关部门的负责同事。截至目前,宝马中国公关部回复,“我们支持这位客户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权益,但在诉讼结果出来之前,我们不方便说话,只会密切关注,不会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