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我和蓝田过不去?

为什么我和蓝田过不去?刘姝威透露了内幕。

——刘姝威,著名经济学家陈岱孙、厉以宁的学生,中央财经大学研究院研究员,专门从事信用研究。

——曲中国蓝天总公司总裁,1948年出生于洪湖市曲家湾,1968年入伍,曾任沈阳电信局宣传部长、沈阳行政学院副院长,1992年创办蓝天公司,1999年因蓝天股票发行材料作弊被中国证监会罚款65438+。

自1996上市以来,蓝田5年间股本膨胀360%,创造了中国股市神话。然而,在2001,1年2月,一位名叫刘姝威的学者用一篇600字的短文直接质疑蓝田神话,从而将自己卷入了一场意想不到的风波。这篇600字的文章是刘姝威写给《金融内参》的。它的标题是“应立即停止向蓝田股份放贷”。几天前,央视新闻调查对刘姝威做了专访。

1,我的结论是蓝田成了空壳。

刘姝威:之所以写这篇文章,是因为当时我正在写一本书,就是《上市公司虚假会计报表识别技术》。初稿完成后,有同志建议我在本书中详细分析一两家上市公司,让读者从整体上、全面地理解和掌握这些分析技巧。我觉得有道理。恰在此时,蓝田发布公告,我在网上看到的。直到那时我才注意到蓝田。

(2001 1 10月8日,蓝田股份董事会发布公告称,因被证监会立案调查,提请投资者注意投资风险。)

刘姝威:我从65438年10月9日开始分析蓝田的财务报告。这个分析结果出来的时候我非常震惊。

(刘姝威在研究中发现,蓝田股份的流动比率小于1,也就是说一年内很难偿还其流动债务;蓝田净营运资金为-654.38+0.27亿元,也就是说其有654.38+0.27亿元的短期债务无法在一年内偿还。)

记者:你从这些指标中得出什么结论?

刘姝威:最终的判断是,它(蓝田)已经失去了创造现金流的能力,是一个空壳。

如果银行继续贷款给它,蓝田股份的债务负担会越来越重,它将无力偿还这些巨额债务;那么对银行来说就更危险了。如果银行继续给蓝田这种靠银行贷款生存的空壳企业提供贷款,总有一天,银行会没钱支付到期的储蓄存款,情况会很可怕。

记者:你一直相信自己的结论吗?

刘姝威:因为它太简单了。如果我用我发明的方法或者我发明创造的一个标准来得出这个结论,我会很小心。但是蓝田,这太明显了。

记者:得出结论后还要多久才能写这篇论文?

刘姝威:马上。10月26日,10,我毫不犹豫地写好了,传真给《金融参考》编辑部。

(金融内参为英国《金融时报》内部刊物,投稿范围仅限于中央金融工委、中国人民银行总行领导及相关司级领导。)

记者:什么时候出版的?

刘姝威:它在同一天出版。因为只印了180份。

(2001 10 10月26日,《金融参考》发表了刘姝威的一篇600字的短文。此后不久,国家有关银行停止向蓝田股份发放新的贷款。)

记者:是因为你600字的文章吗?

刘姝威:我不知道。我觉得,正常情况下,银行仅仅因为我这篇600字的文章就停止对一家公司的贷款是不合理的。

2.屈怒吼:你杀了蓝田。

(文章发表二十四天后,两个陌生人突然来到刘姝威的工作单位。)

刘姝威:一个是中国蓝田集团公司的总裁曲,另一个是副总裁。我说,有什么事吗?他拿出了《金融内参》第16号的复印件。我看到的时候特别惊讶。然后他(曲)开始发脾气。他说,(因为)你的文章,全国所有银行都停止了(对蓝田的)放贷。我们都快死了。我说在你的财务报表上,至少你2000年仅水产品的现金收入就是6543.8+0.27亿元。怎么会缺钱呢?然后他哭了,他说我们的生意停了。

记者:他们来的目的是什么?

刘姝威:曲说你公开发表了你的分析报告。我答应了。他问你能否在公开发表分析报告之前让我们看一下。我说没必要。如果你认为我错了,你可以公开反驳。我走的时候说我要对蓝田负责。

说完,屈吼道:你杀了蓝田!我二话没说就送他们下楼了。

3.蓝田反对苏联征兵的诉讼让我震惊。

(刘姝威以为事情很快就会结束,但事态的发展渐渐超出了她的预料。2001 165438+10月26日,刘姝威就自己对蓝田股份的分析写了一份书面报告,提交给相关领导。)

刘姝威:在这篇文章中,我首先说明,那篇文章中100字的场景描述,是引自《粤港信息报》记者苏俊兵的一篇文章。

(粤港信息报记者苏的100字现场描述,主要介绍蓝田水产基地的冷清景象,印证了对2000年蓝田水产收入达到127亿元的怀疑,但当时并未注明这段话的作者。)

刘姝威:然后65438+2月,1,又发生了一件让我震惊的事情:我在网上看到一篇报道,蓝田起诉苏征兵,因为他发表了我引用的100字的文章,(蓝田)向苏征兵索赔20万。

记者:为什么起诉苏征兵的消息让你这么震惊?

刘姝威:因为我在165438+10月26日的报道中提到,100这个词引自苏联征兵。

4.我收到了洪湖市法院的传票。

刘姝威:2月3号65438+65438,我们主任给我打电话说洪湖市人民法院给你发了传票。

(2001 12 13、刘姝威收到湖北省洪湖市人民法院传票,案由为蓝天股份有限公司诉刘姝威名誉侵权案。蓝天股份在起诉书中称,刘姝威在文章中捏造事实,请求法院判令刘姝威公开赔礼道歉,恢复名誉,消除影响,并赔偿经济损失50万元。)

刘姝威:办完交接手续后,我问民事法庭庭长,你知道这篇文章是在哪里发表的吗?他说发表在《金融内参》上。我说,你知道金融内参的分类是什么吗?投稿范围是什么?他愣住了。他说我不知道。我说,你怎么能拿蓝田窃取的国家机密当证据立案?你怎么能接受这个案子?最后,他说,这不是我应该回答的问题。我接到投诉后,马上给财务内参打电话,他们没有任何表态。

17年2月17我给曲发了一份传真,说如果不撤诉我和苏征兵的事,我就把我的分析过程公开给全世界。那天下午曲给我打电话,他说,你知道吗,19期的《金融内参》发表声明了?

那时,我比屈来找我时还要震惊,因为我对此一无所知。后来才知道,6月5438+2月12日,金融参考号19发表声明,称“本刊第16期发表的《对蓝田股份的借贷应立即停止》一文,纯属作者个人观点”。

65438年2月28日,根据保密法,我向洪湖市法院提出管辖异议。

5.恐吓信宣称65438+10月23日是我的死期。

(法院传票彻底打破了刘姝威平静的研究生涯。2002年6月65438+10月10日,刘姝威收到了一些来历不明的恐吓邮件,给她的生活蒙上了一层阴影。)

刘姝威:我(2002年)6月65438+10月10晚上八点打开邮箱,收到四封恐吓信——就是“6月65438+10月23日是你的死期”

记者:65438+10月23号是几号?

刘姝威:那是我开始试验的日子。

我立即拨打了110,几分钟后,负责我们辖区治安巡逻的110队长来到了我家。我告诉了他整个故事。临走时,他说了一句话。他说正义会战胜邪恶。别害怕,我支持你。这是我自2001年2月3日收到传票以来,收到并付诸行动的第一次公众保护和支持。我会永远记得他,我会一辈子感谢他。

记者:你当时真的害怕吗?

刘姝威:说实话,当时我并不害怕。恐怕没用。我现在想起来就害怕。我想,在任何时候,任何条件下,我都不会说我的文章是错的。

记者:你只是一个学者,你所做的只是把你的研究结论发表在一个未公开的机密内参上。为什么会让自己的生活陷入另一个世界?

刘姝威:这很不正常。它玷污了法律。

6.庭审中止,蓝田也沦陷了。

(从65438+2002年10月3日,刘姝威把她的分析报告《蓝田之谜》发给了国内100多家媒体。很快,全国各大新闻机构都密切关注刘姝威与蓝田的纠纷。)

刘姝威:65438年10月22日,我收到洪湖市法院的特快专递通知,说他们还没有对我的管辖权异议作出裁定,所以65438年10月23日的庭审暂停。何时开庭,另行通知。

(在此之前,局势的发展已经超出了刘姝威和蓝田的控制。今年6月65438+10月12,10公司经理,包括曲的接班人、董事长保田,因涉嫌提供虚假财务信息被捕。中国蓝田集团原总裁曲也被有关部门调查。今年6月5438+10月21、22、23日早盘,生态农业被迫停牌,午后全线下跌。)

7.我不想让它消失

记者:短短600字,粉碎了一个上市公司的神话。这件事本身对我们来说听起来难以置信。不知道你作为当事人的个人感受是怎样的。

刘姝威:我纠正你,不是因为我的600字粉碎了一个神话。在我之前,证监会已经开始调查了。

记者:但是你是第一个拉响预警信号的人。

刘姝威:那你低估了我们的银行家。贷款为什么不该发,该停的贷款为什么停不下来?这说明一定有其他因素在干扰。

记者:这个因素是什么意思?

刘姝威:作为一家上市公司,趣赵宇怎么能这么快拿到财务资料?如果不消除这个因素,我们的信用安全就很难保证。

在健康的市场经济中,这些因素不可能存在。而我以前的研究就像屈对我的评价一样——你太学术了。

记者:你是说权力吗?

刘姝威:我认为这个问题应该由公众来分析。

记者:你觉得会不了了之吗?

刘姝威:我不想它消失。

(目前,蓝田股份并未撤销对刘姝威的名誉诉讼,何时开庭审理仍是未知数。据了解,中国证监会正在对蓝田进行全面调查。相信蓝田的真相很快就会大白于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