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竞争的新角力场:人才政策转向人口政策。
最近沈阳下放户籍审批权,降低落户门槛,简化落户流程,吸引人口流入。今年前10个月,沈阳户籍人口新增8.6万人。
在过去的两个月里,全国已有20多个城市发布了不同形式的人才吸引政策。包括沈阳、佛山、南京、上海、成都、中山等地,人才政策进一步细化和完善。265438+20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也注意到,今年已有多个省市来京招聘人才。比如甘肃、山西、绍兴、武汉、东莞等省市都来北京招人才,甚至直接来北京召开新闻发布会,发布最新政策。
此外,2019中国城市人才政策的一个新变化是,除北京、上海以外的城市人才政策一直处于人才政策向人口政策的过渡中。
“人口的稳定流入,将为东莞的城市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东莞市长肖亚飞在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参加的东莞6月北京招商会上说。显然,人口净流入已经成为各大城市招商引资的核心区位优势之一。
新一波人才政策细化
2017年,人才争夺战由武汉、Xi安等新一线城市打响。截至2019年底,新一线城市继续加大和细化人才政策,全国多个地级市、区县也出台了不少人才政策。
65438+2月,深圳前海管理局发布《关于以全要素人才服务加快前海人才集聚发展的若干措施》;65438+2月山东省淄博市出台进一步加强新形势下吸引人才、使用人才工作的若干措施。
165438+10月底,佛山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在官网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完善人才住房政策的补充通知》。在佛山工作且具有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或中级工及以上职业资格的人才,首次购房不受户籍、个税、社保缴纳限制。近期更新人才政策的地区有成都天府新区、中山市、南京市、上海自贸区临港新区等。
12 10一位在北京工作的工学博士告诉2 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新一线城市的重点大学向他伸出了橄榄枝,他也在综合考虑城市的区位条件。对他来说,城市提供的科研平台要达到一定的基准线。
他说他不太关注这些细节,比如住房补贴、租房补贴、二线城市户籍等。他认为这些都不是需要考虑的因素。在其他方面,他也会考虑照顾家人,以及城市的教育和医疗资源。当然,他的第一选择是留在北京。毕竟北京聚集了他所在行业最多的R&D和产业资源。
另一个清华毕业的文学博士,最近也在考虑去广东的大学。待遇普遍比北京好,政策弹性也比较高。有些大学甚至愿意解决引进人才的合作方的工作。一方面他要考虑待遇,但是不能完全只考虑待遇。30出头还是他学习的关键时期,学校平台也很重要。据介绍,他去广东普通非重点大学的概率比较大。
2月9日,65438、58同城、安居客发布《2019年人才政策与住房就业报告》指出,从2019年城市人口凝聚度、经济发展度、人才政策友好度等综合指标来看,成都、重庆、武汉等城市仍是人才吸引力强、政策力度大的城市。
报告指出,南京、成都、郑州等城市争夺本科及以上学历创新人才,人才定位与其城市产业发展定位相对应,与其城市竞争力和人才吸引力相匹配。成都、武汉等城市受人才政策影响,户籍人口大幅增加。今年以来,100多个城市的人才落户政策落地,势必对人口流动产生新的影响。
人口政策正常化
58同城和安居客平台数据显示,2019,1-10,Xi、重庆、武汉、成都等城市新房的访问热度远高于一线城市,且从同比增速来看,武汉、沈阳、宁波的访问热度均超过20%。同城的人解释说,人口流动的背后是资本的流动,新增人口不仅自身带来了资本,也吸引了资本的流动。
今年上半年,武汉市市长周先旺在一次公开活动中表示,武汉要推动城市人口从10万人跃升至2000万人。当晚,这一消息在武汉地产、投资等行业圈迅速传开。
65438+2月初,《武汉市积分入户管理办法》(2019版)正式公布。最大的变化是取消了每年落户次数的限制,累计积分75分以上即可落户汉。积分户籍是指非本市户籍的。不符合现行户籍政策的,可以通过积分指标体系得到相应的分值。总分达到规定分数后,即可申请本市常住户口。
一家在华外资企业的老总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他去过郑州、延安、连云港实地调研。他密切关注中国的城市化和人口政策,以及城市的基础设施。城市的年轻人数量和人口净流入量是他调查的关键指标之一,这些都决定了他的公司是否应该在那个城市投资。
不仅仅是外资消费品企业,某巨头互联网平台西南区市场开发负责人直言,他们在决定是否在一个城市设立办事处时,会看当地的宏观经济数据公报,包括人口和人均收入,也会考虑当地人口的年龄结构。
165438+10月,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在北京参加了东莞市政府举办的一场招商会。推荐东莞时,东莞市长肖亚飞用了整页的数据PPT强调东莞的人口优势。从人口来看,东莞是中国外来人口比例最高的城市之一。近几年每年净流入在65438+万左右。2018年,全市常住人口总数超过839万,实际管理人口近11万,在珠三角九市中仅次于广州和深圳。
肖亚飞表示,人口的稳定流入将为东莞的城市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在人口上升的同时,东莞的人口结构也在不断优化。数据显示,到2018年,东莞人才总量已超过195万人,其中高层次人才126万人,专业技术人才23.3万人。
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管理学院特聘教授明路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多次提到,人才这个概念是有争议的。他认为,从经济学家的角度来看,只有劳动力资源的概念,没有人才的概念。城市越大,越需要两端的产业,包括高精尖产业和一些配套服务业。
事实上,从2017年到2019年底,中国对于除北京、上海以外城市的人才政策,越来越变成了“人口政策”。除了吸引一些高学历人才,这些城市也在不断降低阻止人口正常流动和定居的规章制度。
也有学者提出异议,以放宽人口落户政策为例。这些政策本来就是人口流动的正常政策,不是政府提供的优惠政策。这只能说明在人口红利下降和人口老龄化的压力下,地方政府的人口政策正在趋于常态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