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壳上市的原因及防范措施
一、借壳上市形成的原因
一般来说,企业购买的上市公司都是主营业务困难的公司。企业收购上市公司后,为了达到在证券市场融资的目的,一般会向上市公司注入一些优质资产,使其业绩达到管理层为参与配股而设定的标准。此外,上市公司业绩越好,其配股价格越高,企业筹集的资金越多。
二、借壳上市的好处
借壳上市具有直接上市不可比拟的优势。最突出的好处是,壳公司由于资产置换,盈利能力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在股票市场上的价值可能会迅速增加,因此企业购买的股权价值也可能会成倍增加,企业获得的收益可能会非常巨大。
三、借壳上市注意事项
1.识别有价值的壳资源。
如何识别有价值的壳资源,是买壳企业要慎重考虑的问题。买壳企业应根据自身经营状况、资产、融资能力和发展规划,选择规模合适的壳公司。壳公司要有一定的质量、盈利能力和重组的可塑性,不能有太多的债务和坏账。买家不仅要拿到这个“壳”,还要想办法让壳公司的运作反向,这样才能保住这个“壳”。
2.做好成本分析。
在购买壳资源的时候,做一个充分的成本分析是非常重要的。
购买壳资源的成本包括三部分:获得壳公司控股权的成本、优质资本注入壳公司的成本和壳公司重新运营的成本。重新操作的成本包括以下内容:
(1)“壳”不良资产处置成本。大部分通过买“壳”上市的公司,要对壳公司经营不善进行整改,对原有的劣质资产进行处理;
(2)对壳公司的经营管理进行重大调整,包括一些需要大量管理费用和财务费用的制度和人员的变动;
(3)要改变空壳公司的不良形象,取得公众和投资者的信任,需要投入资本进行大力的宣传和策划;
(4)维持空壳公司持续经营的费用;
(5)控股后维持壳公司业绩的成本。为了实现壳公司业绩的稳定增长,获得控股的公司必须在一定程度上支持壳公司。
3.其他需要注意的事项
除了考虑上述成本,由于我国上市公司粉饰财务报表的现象普遍,还存在信息不对称、壳公司隐瞒对其不利的信息等问题,且存在相当多的不为人知的事项。所以在买壳的时候,也要充分考虑壳资源的风险。企业的决策者在决定买壳上市之前,要根据自身的具体情况,综合考虑和权衡利弊,从战略制定到实施都要有周密的计划和充分的准备。
首先要充分调研,准确判断目标企业的真实价值,收购前要多方面多角度了解壳公司;
其次,要充分关注传统体制导致的国有公司的特殊债务和表面事项,考虑收购后企业重组的难度,充分关注上市公司原有的内部管理体制和管理结构,评估收购后以何种方式整合管理体制,以及管理结构可能遇到的阻力和实施成本;
最后,要充分考虑买壳方和壳公司的企业文化冲突及其影响程度,考虑选壳、买壳、壳上市存在的风险,包括壳公司故意隐瞒债务、政府干预、中介机构选择错误、壳公司设置障碍、融资成本高、资产重组风险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