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东的企业理念
在董看来,大东的每一家店都有不同的内涵,是一种沉淀,是通过大东的菜品和环境营造出来的一种独特的文化意境。这些意境的展示需要店内每个员工长期体验,无法通过便捷的渠道复制,也难以大规模复制,与风投快速扩张的理念背道而驰。对于连锁餐饮企业来说,最重要的是菜品的标准化。然而,董认为,由某些规则创造出来的菜肴最终很难尽善尽美。如果分数是10,标准化菜品只能拿8分,剩下的2分就看店里厨师的烹饪造诣了。厨师技能的提高需要长期的积累。大董追求的是完美的菜品,短期内快速开店势必与大董的发展理念背道而驰。获得更多的资金是一件好事,但董向真对大董的未来有着更理性的思考。
在采访中,董也坦言,如果仅从口碑层面衡量大东的门店数量,目前来看,大东的门店数量太少。但他对大东未来的管理有清晰的规划。董告诉记者,连锁餐厅一般对服务人员要求不高,只要精通业务就行。但在大东,光有熟练度是远远不够的,大东的服务体系的建立必须符合环境的特点。作为一家以环境为导向的主题餐厅,大东的每一家店都有着鲜明的特色,环境之美与菜品之美的有机结合构成了大东以文化为主题的发展模式。菜肴的美需要厨师来创造,环境的美不仅需要精致豪华的硬件设施,还需要餐厅的服务人员来创造,这就迫使大董对服务人员有了更高的要求。同时,更高的要求也需要更长的训练时间。如果不能储备更多的合格人才,快速发展将无从谈起。核心竞争力是“不可模仿”
说起吉野家,消费者会想到和合谷。说到抿、抿、辣诱惑,天竺、沸腾鱼国就会进入人们的脑海。虽然“一直模仿,从未被超越”让很多餐饮老板引以为豪,但说起“不模仿”,恐怕只有少数公司能有这样的自信,大董就是其中之一。
董说,自成立以来,大董一直不断追求创造更高品质的菜肴,并逐步形成了独特的美食体系。这些菜品受到消费者的青睐,离不开大董技术水平的不断提升。另外,大东对菜品的原料使用非常严格。以海参为例。虽然日本关东参的价格远高于大连、烟台产的海参,但大董始终本着优质原料才能造就优质菜肴的理念,选用关东参作为董式烤海参的原料。在制作海参的过程中,大东并没有委托市场上的加工企业进行操作,而是严格按照自己的工艺制作。在大东的美食体系中,烤鸭和烤海参都满足了消费者对菜肴营养、健康、美味的要求。
目前北京餐饮市场竞争激烈,仅有技术优势是不够的。管理和独特的企业文化同样重要。
董说,大东南新仓店是以皇家图书馆的藏书文化为主题打造的,而其金宝汇店则侧重于独特的魏晋南北朝文化。记者在店里看到,魏晋南北朝的诗词随处可见,从整体环境氛围到餐具,处处体现出董对文化层面的追求。
大东现在的人气全靠他的菜好吃,烤鸭酥而不腻的“功劳”首当其冲。如今,除了脆皮烤鸭,董氏烤海参已经成为大东的另一块“金字招牌”。在董看来,除了不断提升现有菜品的品质,创造新菜品也是企业的一项重要任务。目前,东市的烤海参已经在北京的餐饮市场上获得了与脆皮烤鸭同等的地位。不断丰富的招牌菜不仅让消费者有了更多的选择,在“强手如林”烤鸭店的竞争中更具竞争力,也提升了大东的品牌号召力。从团结湖店、南新仓店到金宝汇店,大东门店的选址不局限于一款。在这方面,董也有自己的想法,那就是用差异化定位的概念来经营。目前大东三家店中,定位不同,直接体现在餐厅的客单价上:金宝汇店最高600元左右,南新仓店400元左右,团结湖店300元左右,不同的店对应不同阶层的消费者。
尽管金宝汇购物中心刚刚开业,尚未形成稳定的客流,很多业内人士对大东新店的选址感到不解,但董对自己金宝汇店的未来充满信心。他认为金宝汇商圈增长潜力大,去商场消费的人群完全符合大东的定位。记者在实地走访中发现,大东为金宝汇购物中心聚集人气做出了“贡献”,很多消费者都是为了大东的名气来到金宝汇购物中心。
在谈到未来大东门店的规划时,董告诉记者,打造高品质菜品是企业稳健发展的基础。就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大东并不需要大规模扩张,发展两三家门店是大东比较理想的门店规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