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猪异常发情的常见原因

异常发情的主要原因如下:

1,饲养管理因素

母猪超重偏瘦,缺乏运动,光照和营养不良(蛋白质不足或氨基酸失衡,维生素和矿物质不足等。).

在第一胎泌乳过程中,后备母猪出现超乳,延长了母猪子宫的恢复过程。

没有公猪相应的刺激,公猪可以追逐攀爬或者转移到公猪围栏附近的围栏。一般约有一半的母猪在转种后10天左右出现发情症状。

年龄和胎次,母猪年龄未达到发情期,早衰,即发情或发情不明显。

根据初配体重观察,体重在65,438+0.20 kg ~ 65,438+0.30 kg的初配产仔数相对较高,断奶后发情较少,错配间隔小。此时,断奶当天注射PMSG或PG-600,一般有80%以上的猪在7 ~ 8天内发情。

2.玉米赤霉烯酮(F-2毒素)对母猪的影响。

玉米赤霉烯酮(F-2毒素)主要由禾谷镰孢菌产生,存在于玉米、小麦、高粱和水稻中,主要危害猪的生殖系统。

临床症状:猪F-2毒素中毒的临床症状因暴露剂量和猪龄而异。①玉米赤霉烯酮可引起后备母猪发情前阴道炎、分泌物增多、外阴红肿、假发病变;乳房发育过早,乳房增大;黄体滞留,不发情。②断奶后母猪出现发情延迟、发情率升高、发情异常、反复不孕或假孕;长期喂养会造成卵巢萎缩、发情停止或发情周期延长。妊娠母猪早期胚胎死亡或胎儿畸形导致流产、死胎、产仔数减少(产仔数可减少0.8 ~ 1.5),严重者直肠、阴道、子宫脱垂。③哺乳母猪采食量减少,产奶量下降,断奶仔猪体重轻,难养,抗病能力低。断奶后母猪发情推迟,配种率不理想,部分母猪反复不孕;受胎率可降低12%左右,母猪使用寿命短。母猪卵泡退化,淘汰率高,使用寿命缩短。

解决方法:长期在母猪饲料中添加高级除霉剂,因为只有好的除霉剂才能有效吸附霉菌毒素,不会影响饲料中的维生素,所以不会出现维生素缺乏导致的繁殖障碍。建议使用中威纽曼之星,每吨饲料添加1 kg。

3.母猪内分泌异常。

如卵巢囊肿和持续性黄体。患有卵泡囊肿的病母猪肥胖,发情周期紊乱。个别猪长期超性、频繁、不规律、持续发情,达到7天~ 10天(熊沐狂躁症)。这些猪的外阴充血肿胀,常排出大量透明粘液分泌物,但个别常不育或怀孕,但多数少于7窝。发病多为断奶仔猪,后备猪很少发生卵泡囊肿。一侧单个小囊肿可能不干扰发情周期,有的可能怀孕,但母猪排卵数和胚胎存活率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患黄体囊肿的病母猪临床表现为性欲缺乏,间歇性或长期发情,容易被误认为怀孕。

卵泡囊肿用垂体促黄体生成素(LH):该药虽为传统药物,但在实践中仍是治疗卵泡囊肿的良药。LH 100 IU ~ 200 IU用于肌肉注射,分2 ~ 3次。LH可用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替代,剂量为每头500 IU ~ 1000 IU,肌肉注射2 ~ 3次。LH或HCG可促进囊肿卵泡黄素化。注射后14天注射氯前列烯醇钠可消除敏感期的黄体期,可促进新一个发情周期的开始。

前列腺素(PGF2α)及其类似物可用于黄体囊肿:PGF2α对黄体有很强的溶解作用。目前国内常见的PGF2α类似物有氯前列烯醇钠(PG-CI)和缩宫素。氯前列烯醇钠肌注0.1mg ~ 0.2mg/头,普罗帕酮1头。

4、传染病和寄生虫病

许多传染病,如猪瘟、阴性蓝耳、布鲁氏菌病、沙门氏菌、细小病毒、支原体、衣原体、日本脑炎、阴道毛滴虫等,可引起流产、木乃伊、胎膜排出不全,导致断奶后长期发情。

解决方法:定期给母猪做保健,预防疾病。每月7天,每吨饲料可添加1000克中卫银翘粉、125克妙力素、500克维普健、500克中卫聚能星。对发情异常的猪,每吨饲料可添加雅博3000克、力护宁1000克、中卫聚能星500克,连续7天至10天,效果明显。

当然也有一些先天因素:生殖道畸形,这头母猪的胎儿,有发育障碍,子宫发育异常。这种母猪一般没有性成熟或不能正常发情;卵巢发育不全,母猪患有慢性呼吸道疾病、慢性消化道疾病、寄生虫病等。容易出现卵巢发育不全,导致无法分泌足够的激素而引起发情;雌雄同体从外表看像母猪,但实际上这种“母猪”有公猪的性腺——睾丸,这些情况要及时消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