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部控制制度包括什么?

内部控制系统包括:

1,控制环境;

2.风险评估;

3.控制活动;

4.信息和通信;

5.监控。

内部控制根据其控制目的的不同可以分为会计控制和管理控制。会计控制是指与保护财产物资的安全、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和完整性以及财务活动的合法性有关的控制;管理控制是指与确保经营方针和决策的实施,促进经营活动的经济性、效率和效益以及经营目标的实现有关的控制。会计控制和管理控制不是相互排斥和不相容的。有些控制措施既可用于会计控制,也可用于管理控制。

内部控制系统包括:

1,控制环境

控制环境提供企业纪律和结构,塑造企业文化,影响企业员工的控制意识,是所有其他内部控制组成部分的基础。控制环境的因素包括:诚信原则和道德价值观、评估员工的能力、董事会和审计委员会、管理理念和风格、组织结构、职责分配和授权、人力资源政策和实践。

2.风险评估

每个企业都面临来自内部和外部的不同风险,必须对这些风险进行评估。评估风险的前提是设定目标。风险评估是分析和识别在实现既定目标的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风险。具体包括:目标、风险、环境变化后的管理等等。

3.控制活动

企业管理层识别风险,然后应该针对这种风险发布必要的指令。控制活动是确保执行管理层指令的政策和程序,如批准、授权、验证、调整、业务绩效审查、资产安全和工作分工。控制活动会出现在企业中的各个层级和职能之间,主要包括:高层管理者对企业绩效的分析、直接部门管理、信息处理的控制、实体控制、绩效指标的比较和分工。

4.信息和通信

在其运作过程中,企业需要识别、获取确切的信息,并以某种形式进行沟通,使员工履行自己的职责。信息系统不仅处理企业内部产生的信息,还处理与外部事务、活动和环境相关的信息。企业的所有员工必须清楚地从最高管理层获得承担控制责任的信息,必须有向上级传达重要信息的方法,并与外部客户、供应商、政府当局和股东进行有效沟通。

5.监视

需要监控内部控制系统。监控是由适当的人员在适当和及时的基础上评估控制的设计和操作的过程。监控活动由持续监控和个别评价组成,可以保证企业内部控制的持续有效运行。具体来说,它包括:持续的监控活动、个体评估和缺陷报告。

二、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要点

(1)建立健全职责分工,明确职权,落实责任。

(2)不相容职务严格分离,避免。主要不相容职务包括出纳与费用、账户登记、实物存储与相关核算、业务授权、授权与核算、业务操作与审计等。

(3)建立岗位轮换制度。

(4)完善凭证、账簿、报表制度,严格执行会计操作规程和凭证制度。

(5)坚持财务审批“一支笔”制度,指定专人负责。

(6)会计部门应严格审批制度。

(7)制定限制重要财产进入的措施,并指示专人妥善保管。

(8)设立内部审查或审计部门,进行定期检查和监督。

三、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主要作用

1,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健全的内部控制可以保证会计信息的收集、分类、记录和汇总过程,从而真实地反映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实际情况,及时发现和纠正各种错误,从而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2.有效防范经营风险。

在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中,企业必须有效地防范和控制各种风险,才能实现生存和发展的目标。内部控制作为企业管理的中心环节,是防范企业风险的最有效手段。通过对企业风险的有效评估,不断加强对企业管理薄弱环节的控制,将各类风险消灭在萌芽状态,是防范企业风险的最佳途径。

3.维护财产和资源的安全和完整。

健全的内部控制能够对财产物资的采购、计量和验收进行科学有效的监督和制约,从而保证财产物资的安全完整,有效纠正各种损失浪费。

4.促进企业有效运营。

完善有效的内部控制,可以利用会计、统计、业务等部门的系统规划和相关报表,将生产、营销、财务等部门及其工作结合在一起,使各部门密切配合,充分发挥整体作用,从而顺利实现企业的经营目标。同时,由于严格的监督和考核,能够真实地反映工作绩效,加上合理的奖惩制度,能够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和潜能,从而促进整个企业经营效率的提高。

法律依据:

企业经济检查管理规定

第一条为了规范行政机关对企业的经济检查,减轻企业负担,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所称经济检查,是指行政机关对企业生产经营活动遵守法律法规情况进行的检查。前款所称行政机关包括经济贸易、财政、审计、价格、税务、工商行政管理、质量技术监督、外汇管理、统计等部门。

第三条除法律法规有明确规定外,行政机关不得擅自对企业进行经济检查。

第四条行政机关依照法律、法规对企业进行经济检查,应当统筹安排,注重效率,保证质量,避免重复。

第五条行政机关对企业进行经济检查,应当事先制定检查计划。检查计划应包括检查依据、检查时间、检查对象和检查项目。行政机关应当将检查计划报同级人民政府指定的部门(以下简称指定部门)备案。指定部门应当对相关行政机关的检查计划进行必要的协调,能够合并的,应当合并;可以联合实施的,应当组织相关行政机关联合实施检查。实行垂直管理体制的行政机关对企业进行经济检查时,应将检查计划报上一级机关备案。上一级机关应当对下一级行政机关的检查计划进行必要的协调,能够合并的,应当合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