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收藏大亨刘益谦的收藏之路

刘益谦介绍。

刘益谦,出生于1963,曾任职于上海森林电子工程有限公司、上海麦尔福电气设备有限公司,现任新利益集团有限公司、天茂实业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

艺术收藏体验

刘益谦、王伟从事艺术收藏近20年,先后收藏了各个历史时期重要的、具有代表性的艺术作品,形成了中国传统艺术、“红色经典”艺术、现当代艺术三大主要藏品,入选美国权威艺术杂志《艺术新闻》(ARTNEWS)公布的世界200强收藏家名单,这是中国藏家首次入选该名单。

1997 1997二人组云轩秋季拍摄,刘益谦观察到,凡是看过《这么多好看的图片》专辑的人,都没有说过什么不好的话。就买吧!2004年中国嘉德拍卖会上,吴冠中的《北京雪》经过几十轮竞拍,以363万人民币成交。

2009年,刘益谦夫妇一年出资6543.8+0.3亿元,收藏了国内几大拍卖公司的拍品,包括《写生珍禽》、吴镇《十八图》、齐白石《可惜沉默》、花鸟工作者《虫书》、《平定西域当礼物》、陈逸飞《吹笛人》。

2010刘益谦夫妇在拍卖中投入近7亿元,竞得王羲之草书《平安帖》、陈栝《清墨韵话》等书画作品。“除了故宫、上海博物馆、辽宁省博物馆,我的古代书画是其他博物馆比不了的。”刘益谦说。

除了书画,刘益谦还对古董感兴趣。2009年在翰海秋拍以8344万元购得清乾隆吉祥耳葫芦瓶,同年在香港苏富比“中国瓷器及工艺品”以8578万港元购得“水波云龙”甘龙御制宝座。

2011刘益谦、王伟创下艺术品拍卖市场“一卖一买”两项纪录。中国嘉德2011春季发布的第一夜“中国书画珍品大观之夜”是齐白石的“松、柏、高立人物四字”。这幅作品创造了4.255亿元的成交价(锤价3.7亿元,加15%佣金),这幅天价作品的寄件人是刘益谦。

2013《公夫帖》(宋苏轼)是苏东坡送别好友郭公夫时所作。历代藏家对他的评价很高,如安琪的《莫观》、翁方纲的《伏初斋文集》、李作贤的书画、张衡的日记手稿、的《古书画过眼云烟》。李作贤在《书画为镜》中记载,这部作品收录于苏轼、米芾手记四集。四部作品中,“素书尚完好,第二部较好。”指的是“宫夫贴”。据马先生考证,此集为天津银行藏家徐汉卿所藏,装裱后已修改四幅作品。这部作品是什么时候从徐汉卿那里流传下来的,不得而知。

2014成化斗彩鸡缸杯是明代成化皇帝的御用酒杯。由于皇居要求高,产量不高,上品祭祀朝廷,次品销毁,所以流传到民间的数量很少。古代瓷器收藏者中一直流传着一句话:“存窑不如富。”此外,《万历野生收获》中有“一窑一酒杯,不对路。”成化官窑瓷器的受欢迎程度可见一斑。

从明朝开始,鸡缸杯就被认为是一千块钱。成化纪纲杯分别在1980和1999拍出,均刷新了中国瓷器的世界拍卖纪录。同样以1.999在香港苏富比拍出291.7万港元,刷新了中国瓷器的世界拍卖纪录。鸡缸杯,即装饰有母鸡图画的小酒杯,描绘的是一只公鸡和一只母鸡领着它们的小鸡觅食。子母鸡图起源于宋代,但画在瓷器上,则始于成化。由于鸡缸杯色彩艳丽,色泽鲜艳,上漆率确实令人赏心悦目,被业内称为奇迹。

2014年4月8日,香港苏富比举行了一场重要的中国瓷器及工艺品春季拍卖会。美印堂的明成化斗彩鸡缸杯,估价2-3亿港元,成为本次拍卖的焦点。明成化窑鸡缸杯估价2-3亿港元,是目前中国古代瓷器最贵的一次拍卖。早在20世纪50年代,这只鸡缸杯就被伦敦收藏家Leopold Dreyfus夫人收藏,后来又被梅收藏。这件拍品大约在中午12: 20开拍,起拍价160万港币。经过八次竞价,以28124万港元成交,买家为上海收藏家刘益谦。

2014 165438+10月,刘益谦在香港佳士得拍卖会上以4500万美元(约2.8亿人民币)买下这幅15世纪佛教挂壁。此次成交金额是拍卖前预估的5倍,成为拍卖史上最贵的中国艺术品,超过了之前的鸡缸杯。

在20152015年3月的苏富比纽约拍卖会上,这本有着600多年历史的佛教艺术书法画册成为中国境外售出的最贵书画作品。这本书的估价仅为654.38美元+0.5万元,但激烈的竞价导致最终成交价高达654.38美元+0.4万元(约合8923万人民币)。

20162016年4月5日,张大千代表作《桃源图》以2.4亿港元和2.7亿港元(约合人民币2.25亿元)成功拍卖。

与刘益谦先生以古画古玩为主不同,妻子王薇更喜欢革命历史题材“红色经典”和当代艺术作品,2003年拍摄了张鸿祥的《艰苦岁月》(1973)和吴冠中的《秋日情晚亭》(1977)。此后,每当拍卖会上有红色经典,王伟几乎每次都会收到几件。

咨询热线:152?6189 ?3360 ?主管经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