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I是什么?

CI是英文Corporate Identity的缩写,直译为“企业形象标准体系”。这意味着企业建立自己的视觉系统和形象系统,是为了获得社会的理解和信任,向公众传达企业的宗旨和产品所包含的文化内涵。

自20世纪50年代美国IBM公司率先采用这种差异化战略赢得市场以来,半个世纪以来,CIS风靡全球,被欧美、日韩等国际企业广泛采用,成为打造国际知名品牌的现代经营战略,被国际专家称为“制胜战略”和“市场长期发展的利器”。

CIS在上世纪80年代引入中国,以广东太阳神集团有限公司为起点。十多年来,CIS已经被中国大多数企业所接受,成为一种发展趋势。涌现出海尔、长虹、康佳、格力、科龙、健力宝等众多国内知名品牌,成为振兴民族经济的杰出代表。

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中市场竞争的国际化趋势,中国加入WTO后,企业品牌意识日益高涨,将CIS作为规划企业发展、强化品牌战略、提高市场竞争力的战略武器。

CIS经久不衰,已经成为企业树立品牌、谋求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战略。根据世界上不同国家和地区对CI的不同理解和结构差异,有欧美CI和日本CI两种类型。“中国词”正在探索和形成。中国的企业家在探索具有自身特色的“CIS中国之路”的同时,也将为“中国式CI”的形成和发展做出有益的贡献。

CI的全称是Corporate Identify(不是Identity),翻译过来就是“企业识别”。

CIS的全称是企业识别系统,中文翻译为“企业识别系统”。

CIS分为三个部分:心智认同(MI)、形象识别(VI)和活动识别(SI)。

CI以形象识别为主,重点是“商标”和“企业识别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