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亚湾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区域发展
(1)东区
主要发展石油化工。按照高起点、高标准规划,努力建设体现当代最新科技水平的世界级石化产业基地。
(2)西区
主要发展电子和汽车零部件产业,规划面积约40平方公里。根据区位和产业特点,西区可划分为五个区(带):石化大道西段电子信息产业带,西北部东风汽车城,西南部申会合作开发区,南部汽车电子产业区,东南部汽车零部件生产基地。
(3)港口区
以惠州港为基础,重点发展港口和物流业,总用地面积8平方公里。凭借其天然的区位和港口优势,加上香港和记黄埔的参股,惠州港将进入一个全新的发展时期,推动物流业快速增长。
(4)中心区
中心区总用地面积约22平方公里,以行政、金融、商业、居住为发展方向。它是建设滨海城市、彰显滨海特色的核心区域,也是完善城市功能的重点区域。按位置可分为北、中、南三个区域。
(5)黄金海岸旅游区
主要包括夏勇、喇家岛、三门岛、五洲岛、笔架山五个景点。目标是将大亚湾区建设成为集观光、游览、购物为一体,接待设施先进、服务一流、风景优美、环境优美的区域性旅游胜地。
(6)沿海岸线
重点规划生活岸线和旅游岸线,挖掘港口岸线和工业岸线潜力,使之形成整体,打造充分体现惠州沿海城市特色的滨海景观带。(一)经济发展趋好。
良好的投资环境吸引了来自荷兰、美国、英国、日本、新加坡、德国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商人,其中包括12家世界500强企业。2006年,全区生产总值达到6543.8+000.2亿元,增长90.3%;工业总产值284.56亿元,增长261.7%,工业销售产值273.53亿元,增长253%。惠州港吞吐量1639.2万吨,增长29.9%;国税、地税合计76.7亿元,增长32.56%,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4.34亿元,增长35.83%。实际利用外资2.04亿美元,下降47.6%(下降原因是中海壳牌石化联合工厂投资已基本完成。如果剔除这一因素,同比增幅为296.4%);外贸出口5865438亿美元,增长47.3%。
2011年,全区生产总值达到434亿元,增长11.5%。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9亿元,增长1.4%;第二产业增加值385.7亿元,增长11.3%;第三产业增加值46.4元,增长13.2%;三次产业比重由2010年的0.5:88.1:11.4调整为0.4: 88.9: 10.7。工业在支持该地区的经济中起着明显的作用。工业增加值达到373.2亿元,增长11.4%,占国内生产总值的86%,对地区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84.4%。
(B)石化工业区建设进展迅速。
惠州大亚湾石化工业区规划总面积29.8平方公里,被广东省政府列为五大重点石化基地之一。2005年4月被中国石油化工协会授予“中国石油化工(大亚湾)园区”牌匾。目前,已有28个项目落户石化区,总投资超过730亿元。在谈中下游石化项目11,投资80多亿元。其中,中海壳牌南海石化联合工厂建成投产;中国海油惠州炼油项目总进度为11.2%,已完成项目总体设计、工艺技术选择和工艺包装设计;惠州LNG电厂项目1、2号机组已并网发电;华德石化项目一期工程已完成2座65438万立方米原油储罐及相应配套设施的建设。
(3)汽车零部件和电子信息产业形势喜人。
汽车零部件、电子信息、钢铁等产业形势喜人,主要集中在开发区西部。目前已投产工业企业78家,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35家,主要有东风本田、永昌电子、三洋光学配件、华敏家具、海德运动器材、新华昌集装箱等。在建及筹建项目32个,总投资约1109万美元,主要包括比亚迪、三鑫玻璃、兴华电子项目、中海科技项目、付大金汽车零部件项目。在谈项目19个,总投资约2.08亿美元,主要包括环球水泥、高塑性镁合金材料、金润汽车塑料件等项目。
(四)港口物流业越来越好。
作为大亚湾物流业发展主要支撑的惠州港,已建成28个泊位,年吞吐能力达2600万吨。随着香港“和记黄埔”正式加盟惠州港开发建设二期集装箱码头,以及深圳能源集团、欧德储油、中外运国际物流、沃尔堡、中信物流、中国铁路总公司等一批大型物流企业相继落户,大亚湾待中转货物特别是石化产品将与日俱增,大亚湾有能力、有条件成为华南地区重要的物流中心。中海壳牌南海石化项目是目前中国最大的中外合资项目。合资公司外方为壳牌南海私人有限公司,为荷兰皇家/壳牌集团成员,占股50%;中方投资方为中海油石化投资有限公司,持股50%。这家公司是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持股90%)和广东广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持股10%)的合资公司。
项目选址在惠州大亚湾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夏勇办事处东联村,占地2.6平方公里,初期投资43.5亿美元。将引进12项世界先进技术,年产优质化工产品230万吨,年销售额约6543.8+07亿美元。
2002年6月165438+10月1奠基,2005年2月底10如期完工,2006年2月10顺利投产。
大亚湾石化区总体规划面积29.8平方公里。根据石化区的整体产业链规划,大亚湾石化区将建设成为集炼油和化工为一体、上下游结合的世界级综合化工园区。
目前,石化区和石化中下游项目在建、在谈大项目28个,总投资730多亿元;其中石化及相关项目15,其他项目13,总投资730亿元。在谈中下游石化项目11,投资80多亿元。世界级石化生产基地雏形初具。
“十一五”期间,广东省将重点建设大亚湾石化区等五大石化产业基地。以建设石化新城、绿色港湾为总体目标,坚持“统一规划、分期实施、滚动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在区域内贯彻产品项目、公用工程、物流运输、环境保护、安全防护、管理服务一体化的先进理念,实现专业整合、投资集中、效益集约,最终建成规划科学、设施完备、功能完善、环保优良的世界一流化工区。
预计到2010,大亚湾石化区将基本形成布局合理、特色鲜明、配套配套、效益显著的石化产业体系,积极推动石化产业在惠州拉长产业链,使惠州真正成为以石化工业园区为主导的合成材料和精细化学品研发基地、生产基地和供应基地。届时,石化区年销售总额将超过6543.8亿元,实现地区生产总值500亿元。到2010,广东省沿海地区将集中5个大型石化基地,分别是惠州大亚湾石化区、茂湛沿海重化工业带、广州石化基地、崖门口沿海重化工业带、汕头潮街沿海化工基地。届时,全省石化产能将实现跨越式发展,年炼油能力达到6300万吨,到2020年达到6543.8+亿吨,沿海石化产业带年产值达到7300亿元以上。
预计到2010年,石化区将完成投资100亿元,实现工业产值120亿元,国内生产总值500亿元。到2015年,完成投资1500亿元,初步建成石化区。未来,大亚湾将建设成为以石化产业为主导,电子汽车产业、旅游业、港口物流业协调发展的现代化滨海石化新城,成为大工业与滨海旅游业并重、经济繁荣、环境优美、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绿色港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