锂价走低,动力电池巨头喜忧参半?

锂价暴跌,下跌趋势已定。

参考中国汽车动力电池产业创新联盟最新数据,动力电池颇为暖意。

目前我们参考1-2月的数据:

产量方面,2月份,全国动力电池总产量为41.5GWh,同比增长30.5%,环比增长47.1%。5438年6月至2月,全国动力电池累计产量69.6GWh,累计同比增长13.3%。

从装载量来看,2月份,全国动力电池装载量为21.9GWh,同比增长60.4%,环比增长36.0%。5438年6月至2月,全国动力电池累计装载量38.1GWh,累计同比增长27.5%。

说到排名,前15辆中,当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排名第一,比亚迪排名第二。第三至第十五名分别是中创新航、郭萱高科、亿纬锂能、LG新能源、欣旺达、蜂巢能源、福能科技、瑞普蓝郡、卫玠电力、天锦新能源、李绅、彭辉能源、李政新能源。

为什么第一个和第二个与后者“截然不同”?因为动力电池的格局是老大和老二打架,周围还有吃瓜群众。有人想加,有人误伤。

从装载量和市场份额来看,2月份,当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装载量为9.6GWh,占比43.76%;比亚迪的载重量为7.5GWh,占比34.19%。老大和老二加起来,占了将近80%的市场。

不过,从2月份的情况来看,比亚迪正在“赶超”当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

比亚迪主要向自主品牌供货,其在当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的客户是全行业。但比亚迪的销量如此之好,以至于客户超过人民币的当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已经感受到踩线的威胁。

当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风浪越大,鱼越贵。

3月中旬,当代安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发布了2022年年报。

2022年,当代安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实现营业收入约3285.94亿元,同比增长152.1%,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约307.29亿元,同比增长92.9%。

收入,事实上,创下了纪录,但当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的股价一直低迷。

如今,动力电池市场也在“危险”与“机遇”之间摇摆。

在当代安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业绩说明会上,他们特别强调了一组数据:

2022年,当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全球动力电池使用量市场份额为37.0%,比2021高出4.0个百分点,连续六年位居全球第一;2022年,当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储能电池出货量全球市场份额为43.4%,比去年同期上升5.1个百分点,连续两年位居全球第一。

这两组“第一”都是在“秀肌肉”,给投资者打气。其实动力电池是新能源汽车的一面“镜子”,动力电池行业的蓬勃发展,说明新能源汽车市场也是一片红灯。

而且,当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还有一个“潜台词”:储能电池也有相当大的发展潜力,而不仅仅是专注于新能源汽车。当代Amperex科技有限公司并不是全新能源汽车,与电池相关的都有涉及。

因此,即使在2023年,汽车降价浪潮来袭,引发业界对产能过剩的担忧,但当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仍保持信心。

一方面是对新能源汽车的增长充满信心。短期的扰动是正常的,价格有涨有跌,需要有一个从容的节奏;另一方面,电池应用渗透到生活的方方面面。从更大的角度来看,未来还有十倍以上的空间,当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应该会顺应这个趋势。

“风浪越大,鱼越贵”,这句话同样适用于当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敢于在风暴中好好掌舵,保持信心,穿越迷雾,最后一盆满满的海货。

当然,当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还回答了另外两个非常受关注的问题。

1.当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会开始造车吗?他们的答案是否定的,因为电池应用的市场非常大,不局限于造整车,做好车企的服务才是最合适的选择。

当然,他们也会开发CTC电池底盘集成技术,与车企合作的可能性更大。

2.锂矿返利计划还有必要继续吗?锂矿返利的最初操作是当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与一些主要车企的客户谈条件、绑定。说白了,车企承诺把所有主要订单都给当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而当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以更低的电池价格给他们。

在前期,这是一个“双赢”的选择。由于当时锂的价格非常高,当代安普科技有限公司可以放弃部分利润,只绑定主要订单。然而,今年锂价的快速下跌让“锂价返利”计划变得不那么香了。

在说明会上,当代安普科技有限公司进一步解释称,“锂矿返利”计划本身并不是降价,而是当代安普科技有限公司掌握了部分矿产资源,不想牟取暴利,所以可以通过自己的矿山来覆盖合同中的锂盐需求,或者是为了汽车行业更好的发展。

但是看到锂价跳水,返利后的锂矿石价格已经没有诱惑了。那么,车企还是会慎重考虑的,引入更多的“二供”可能对遏制“独角巨头”更有效。

锂价下跌潮真的来了。

锂的价格下跌,年初就在意料之中,没想到来得这么快。

上海钢联的数据显示,截至3月24日,电池级碳酸锂的单价在一周内下跌了2.5万元,具体到27.75万元/吨,较历史高点几乎跌了一半。

毕竟背后是一轮供需的换位。此前碳酸锂供应量少,需求量大。被资本炒作之后,就会一发不可收拾。现在碳酸锂供应增加了,需求却萎缩了。泡沫被戳破后,下跌非常严重。

这场主动或被动的“价格战”改变了很多东西。燃油车加入“降价潮”后,前期会吸引一部分新能源用户。后续,新能源汽车肯定还会继续降价争夺市场份额,“油电”对抗真的会在同一个价格段打响。

但我们必须注意最本质的问题。如果车卖得好,为什么还要“卷”价?答案很简单:市场总需求下降了。

锂价下跌给了新能源汽车更大的降价空间,“价格战”应该会更激烈。

写在最后

我们跟踪锂的价格一年,终于跌了。

长期来看,对动力电池行业一定是好事。暴利不一定要被矿业公司拿走。

而更多的利润会流向电池企业和整车企业,最终受益的还是老百姓。

这篇文章的作者是踢车帮?西贝

本文来自作者踢车帮,版权归作者所有。如以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与车改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