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京金融公司
然而,在俄罗斯私有化的过程中,一些人通过各种手段,包括非法手段,敛财数亿美元,实现了一夜暴富的梦想。1996年3月的一天,叶利钦突然秘密召见7名金融寡头,并与他们达成协议:银行家提供资金支持,保证叶利钦连任,叶利钦则承诺维护寡头的经济权益。从此,“七大寡头”这个新名词正式诞生。
后来支持叶利钦成功当选总统后,七大寡头获得了巨大的利益。当时俄罗斯的石油、天然气等整个经济命脉都在他们的掌控之中。在国民经济中,七大寡头拥有绝对的话语权,以君主的身份存在。
叶利钦承诺的好处让七大寡头更加深刻地认识到,让财富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方法只有一个,那就是绑定政治。但是,这也需要满足两个特征:被捆绑的政治应该是可控的、持久的。
叶利钦足够听话,容易妥协。本来他是七大寡头中最受宠的人物,但执政八年后,他选择主动退位,把普京推上总统宝座。
1999 65438+2月31,叶利钦做出了一生中最大的政治选择:退位,亲手将普京送上俄罗斯的政治中心。之后,叶利钦将总统管理权和代表国家绝密战略核力量的“核钥匙”交给了普京,并告诉普京:照顾好我们的俄罗斯。
从叶利钦手中接过大权的俄罗斯,可谓千疮百孔,这对于刚刚上台基础不稳的普京来说,无疑是一个严峻的考验。
首先,糟糕的经济状况让俄罗斯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其次,俄罗斯深陷车臣战争。最后,国家经济由七大寡头主导,导致俄罗斯经济发展难以有成效。
针对这三次考验,普京首先出兵干净利落地解决了车臣战争。
第一次车臣战争发生在苏联解体前后。当时,俄罗斯联邦一再坚持对车臣的主权,但在具体行动中却一再示弱,最终车臣获得了实际意义上的独立国家性质。
从65438年到0992年,俄罗斯政局逐渐稳定,经济复苏成为主要问题,此时石油出口变得更加重要。所以车臣特殊的地理位置终于让俄罗斯重视起来。另一方面,由于当时美国等西方国家的干预,车臣的非法武装活动得到了西方国家的支持。考虑到国内外的发展,1994 65438+2月,俄军分三路出兵车臣。时任国防部长的格拉乔夫曾夸口说,“只用一个空降营就能在几天内攻占格罗兹尼(车臣首府)。”但在现实中,他被狠狠地打了一巴掌。空袭造成大量平民伤亡,大量基础设施被毁,国内反战呼声越来越高。最终,俄军以严重伤亡为代价,经过一年的苦战,无功而返。此后,尽管车臣名义上没有脱离俄罗斯联邦,但它享有非正式的独立。
从65438年到0999年,车臣武装分子不断挑衅俄罗斯的底线,威胁俄罗斯的国家安全,俄军已经疲于应付,深陷与车臣的武装冲突。普京上台后,决定彻底解决与车臣的武装冲突,第二次车臣战争爆发。
在这次战役中,俄军吸取了第一次车臣战争的经验教训,运用各种战术配合作战,利用空中优势对敌重要军事设施实施远程精确打击,不断歼灭敌人,使车臣难以招架。2001,1年10月22日,俄军全面撤离车臣,并派出约6000至7000人的部队长期驻扎在此。
第二次车臣战争的胜利,一扫第一次车臣战争失败的阴霾,解决了俄罗斯长期流血的伤口,成为普京欺软怕硬的战斗,为他赢得了不少支持。在这次竞选中,普京充分展示了他果断、狠辣的硬汉形象,这与他日后在国内经济改革中的强硬风格如出一辙。
解决了困扰俄罗斯多年的伤口后,普京开始专注于国内经济改革。这场“经济战”的压力不亚于刚刚结束的第二次车臣战争,甚至更胜一筹。
当时,七大寡头控制着俄罗斯经济的命脉,别列佐夫斯基甚至夸口说“只要我愿意,我可以让一个猴子当总统”。当然,事实证明这不是开玩笑。正是由于七大寡头的支持,叶利钦在1996的选举中再次当选。据说叶利钦推普京上台时,得到了别列佐夫斯基的同意。换句话说,在别列佐夫斯基看来,普京和叶利钦一样,很容易被控制。要么是普京太低调伪装了自己,要么是别列佐夫斯基观点错误,错把老虎当成了羊。
为了帮助俄罗斯发展经济,普京曾经告诫七大寡头:不要搞政治,老老实实赚钱。换句话说,只要七大寡头不再试图控制政治,普京就既往不咎,否则,他们将为此付出代价。
然而,普京的警告并没有引起这些寡头的注意,他们继续作恶。别列佐夫斯基甚至公开表达了自己涉足政治的态度:
本来政商勾结在资本主义国家是公开的秘密,但即使在美欧等西方国家,也没有人这么公开表态。但是在俄罗斯,寡头们公开表示要用政治来捍卫自己的权益,足以看出当时的俄罗斯寡头们曾经是多么的嚣张。
最终,在普京的强力打击下,这些寡头要么流亡国外,要么锒铛入狱。就这样,当初嚣张跋扈的“七大寡头”成为了俄罗斯的历史。
作为掌控着俄罗斯经济命脉和国内大部分新闻媒体舆论口径的寡头,为什么在普京的铁腕面前束手无策,最后只能走向灭亡?
首先,这与普京个人的政治勇气和人格魅力密切相关。普京在位期间赢得了大量俄罗斯民众的支持,他没有把柄被七大寡头控制。所以寡头们对普京的政治手段很无奈。
其次,普京作为一国总统,是国家机器最权威的总司令,也是三军总司令。他掌握着俄罗斯国家资源,涉及军队和行政,与西欧和美洲国家总统的权限不同。虽然七大寡头控制着国家经济命脉和国家层面的舆论话语权,但在强大的国家机器面前,无异于以卵击石。
最后,七大寡头抓住国家经济发展的漏洞一夜暴富,没有坚实的基础,远没有控制整个华尔街的寡头和美国庞大的军工集团那么老练成熟,更没有政治远见,也没有应对突发变故的能力,各自为政,没有采取系统的措施。所以普京主动出击,把他们一个个击破。
在俄罗斯七大寡头中,他曾经放下一句极其傲慢的话:俄罗斯的未来我说了算。如果连普京都不敢说,怎么说?
他之前是俄罗斯首富,个人财富不计其数,几乎垄断了整个俄罗斯石油行业。他光明正大地窃取国家资源,随意调控价格,从而威胁政府和人民。即使是面对普京,他依然态度傲慢,当众让普京难堪。他就是七大寡头的首脑——霍多尔科夫斯基。
从65438年到0963年,霍多尔科夫斯基出生在莫斯科的一个普通家庭。他的父亲是犹太人,在一家高压机床车间做工程师。霍多尔科夫斯基从小就想成为一家苏联企业的首席执行官。长大后,为了实现这个梦想,他成了一个好孩子,一心一意遵守社会规则。在顺利完成学业后,霍多尔科夫斯基要求被分配到一家重点军工企业,但这遭到了有关部门的拒绝。虽然没有人向他解释原因,但他一直认为是因为自己的犹太血统。
被拒绝了,他只好选择另一条出路。作为共青团的宠儿,他得到了一个开“青年咖啡馆”的机会,但最后的结果不是很顺利。霍多尔科夫斯基曾在回忆中称这段经历为“不愉快”。
连续两次工作都以失败告终,这让霍多尔科夫斯基非常沮丧。以前的好孩子形象逐渐从他身上消失,取而代之的是不择手段谋取利益。在他积累的共青团关系网的保护下,他创办了“青少年科技创新中心”。表面上是让年轻的科学家通过解决工厂问题赚钱,实际上背后是将非现金债权转化为现金。在这个过程中,霍多尔科夫斯基给参与者和自己的保护伞——共青团分配了一定的比例。就这样,霍多尔科夫斯基不仅赚到了人生的第一桶金,也赢得了参与者的感激。此外,他还找了一家有大量外汇的公司,将非现金信贷兑换成外汇。此时,他还不到25岁。
之后,他变得更加雄心勃勃,目标锁定了他梦想已久的银行。从65438年到0998年,霍多尔科夫斯基正式注册了一家名为Mehnert Pa的银行,整个过程没有受到任何国家机关的阻碍,这是他的人际关系带来的优势。在那之后,电视上出现了一则关于梅纳特的帕科银行的广告:
后来,梅赫纳特·巴勃罗银行借助政治权利,成为政府向企业贷款的中介商业银行,霍多尔科夫斯基获利颇丰。
苏联解体后,俄罗斯的叶利钦在国内实施“休克疗法”,利用政策和改革的漏洞,霍多尔科夫斯基迅速收敛了大量财富:
1995年,在尤科斯的拍卖中,霍多尔科夫斯基终于“用尤科斯的钱拿走了尤科斯”。成功拿下尤科斯后,霍多尔科夫斯基成功掌控俄罗斯石油资源,成为真正的寡头。
拥有巨额财富的霍多尔科夫斯基仍然不满足于现状,他开始将触角伸向政治:
甚至叶利钦的连任和普京的上台都是寡头操作的结果。相比别列佐夫斯基“克里姆林宫教父”的高调角色,霍多尔科夫斯基更加低调。因此,在普京向寡头发动“战争”的同时,霍多尔科夫斯基开始重塑形象,赔偿因梅纳特·帕尔帕银行破产而利益受损的储户,同时大胆改革尤科斯公司的运营,大量聘用外籍高管。
从2003年开始,霍多尔科夫斯基对政治表现出极大的兴趣,他当时的财富足以支撑他的竞选。因此,他开始公开挑战普京的立场。对于国内寡头的嚣张行为,普京再次明确了自己的强硬态度:不死就滚。
2003年2月19日,普京与一些有影响力的俄罗斯商人举行会议,讨论国家经济建设等方面的问题。这次会议向全国人民进行了电视直播。起初,会议进行得非常顺利,一些原创的话题正在有条不紊地讨论。没想到,会议进行到一半时,霍多尔科夫斯基突然拿出一份事先精心准备的PPT文件,直言不讳地指出了他对普京政府现存问题的不满。在全国人民面前,这份文件犀利的言辞瞬间冻结了会场的气氛。
显然,普京也没想到这一点。但他笑对风浪,立即正面回应霍多尔科夫斯基的挑衅:“像尤科斯这样的公司,储油量惊人。问题是,钱从哪里来?别忘了偷税漏税的问题!”
普京的话直接把霍多尔科夫斯基的经济问题摆到桌面上,以至于他原本想激怒普京,但最终不知道如何回应这个问题。
2003年6月25日凌晨,就在霍多尔科夫斯基公开挑战普京8个多月后,他被俄罗斯联邦安全局逮捕,俄罗斯总检察院指控他7项罪名:
此后,霍多尔科夫斯基被关押在芬兰边境附近的一所监狱,也就是巴特尔罗臭名昭著的斯卡娅-蒂什纳监狱,随后被转移到4号牢房,尤科斯公司最终被一家不知名的公司贝加尔湖金融集团拍下,一度风生水起的尤科斯公司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线。
值得一提的是,在狱中,霍氏还对身边的人说:
2005年5月16日,霍多尔科夫斯基被判四项罪名成立。就在外界一致同意他坐监狱底的时候,2013年2月30日,普京正式签署大赦令,释放霍多尔科夫斯基。出狱后,霍多尔科夫斯基搬到了瑞士。2014,他发起。
在服刑的十年间,霍多尔科夫斯基的床头、工作台等地方都安装了监控摄像头,会见律师时也一直被监控。当初,如果他认真对待普京的警告,或许这十年的人生就不会在监狱里度过。
普京通过逮捕霍多尔科夫斯基来传话的态度很明确:不干预政治,就能好好赚钱。这种做法也彻底改变了寡头对政治的态度。俄罗斯虽然出现了新的寡头,但他们的权力和财富都很脆弱,这与七大寡头时期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