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昌林的报告

《过河》刘昌林

——中国兵器装备集团Xi安昆仑工业(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刘昌林

文郭王傅宏

在陕西xi安的兵器企业,只要提到中国兵器集团Xi安昆仑工业(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刘昌林,几乎都竖起大拇指:太棒了!他有才华,有胆识,有见识。殊不知,他还有一个曲折感人的故事。

33年前,年仅16岁的刘昌林在昆仑工厂当童工。现在,他的命运和这个工厂联系在一起。此后,他刻苦钻研业务技术和公关技巧,先后担任过检验员、销售科长等职务,为企业出谋划策、联系业务,深得员工认可。但在计划经济时代,刘昌林的沉默似乎是一种抱怨。盛年的他,只能在那张小小的工作台上踱步。1996,昆仑厂员工最不想看到的事情终于出现了。企业负债累累,员工连续几个月领不到工资。全厂员工6700人,占60%以上,离厂自生自灭。员工失业,产品卖不出去,工厂处于瘫痪状态。

1996年7月的一天,上级领导来到工厂,开了一个专题会议。会上宣布了一个重要决定:从今天起,刘昌林将成为昆仑工厂的厂长!

决议一出,台下一片哗然:一个小兵能担此重任吗?他经验丰富,懂得经营管理,一定能做好。讨论最热烈的是刘昌林终于横渡了这条河。

过了河,英雄就有地方玩了。

上任伊始,刘昌林的首要任务是稳定队伍,恢复生产,深入企业调研。

经过对100多名员工和中层干部的调查和交谈,他终于找到了症结所在:企业亏损的主要原因是机制不灵、领导和管理不善、观念落后、人才流失和人员臃肿,核心症结是改革滞后。首先,通过报纸、电台及相关新闻媒体或张贴广告,号召离厂员工及时返厂。擅自离厂者,限期返厂,违反厂规者,予以辞退或开除。在很短的时间内,企业恢复了生产,而且秩序井然,员工情绪高涨。

过河的兵要有车的力量,马的速度,枪的灵活。

工厂稳定下来后,刘昌林根据积累的经验,尽快发现并处理企业内部的矛盾。他认为,主要矛盾是国家对高科技装备的需求与企业相对落后的科研生产能力之间的矛盾,员工强烈的致富愿望与企业相对较低的经济效益之间的矛盾;同时也认识到科技、军事保障、合资、股份是企业的四大优势。在此基础上,他亲自制定了1998-2000三年发展规划,即以三大优势为标准,以资本经营为核心,以产品结构调整为主线,建立一个企业、多系统、三个地区、四个经济部门的管理格局(多系统即多种所有制形式,三个地区分别为军品、民品、三个生产区,四个经济部门分别为)。改革管理体制,实行军品和民品分开管理和核算,重组改造民品和三产单位,建立内部市场体系;实施开放战略,建立合资企业;三年内扭亏为盈。

经过三年的努力,昆仑工厂如期实现了战略目标。员工个人收入从三年前的4300元增加到1.1,000元。然而,随着新企业制度的建立和市场竞争的加剧,特别是加入WTO的临近,刘昌林对企业的现状和自己的实施计划并不满意。第一个三年计划结束前,他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和跨越式发展为新阶段的主题,于2000年底组织制定了兵工企业2001-2003年超前发展规划。其核心内容是实施产品调整,增加科技含量,优化升级军品、民品、第三产业、合资企业四大经济板块,实现四个一流的目标,即研发和生产具有自主产权的一流高技术装备;建立集科研、生产、商业、服务于一体的国内一流现代企业集团。建立健全两级法人治理结构,设立全资、控股、参股三类子公司,构建2+4+6母子公司管理模式,使公司产销量在亿元平台上保持稳定增长,盈利水平不断提升。2002年公司产销量双双超过6543.8+0.5亿元,无国家补贴利润6543.8+0.65万元。三年计划确定的各项指标提前一年完成,在昆仑兵工企业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

过河的人要敬业,没有退路。

当一个棋子过河的时候,不管前进的路上有多危险,他都要勇往直前,没有退路。

今天的昆仑公司,无论是员工思想还是企业效益,都得到了上级领导和员工的肯定,但刘昌林不这么认为。他深信企业发展才是硬道理。于是,他用国家给的几年两费补贴,办起了合资企业;优化人员结构,分流下岗职工3200多人,节约资金4000多万元;投资100万元培训60名MBA管理人员和在职研究生,不断提高员工整体素质。

在三次体制改革中,他行事不偏不倚,得罪了一些人,给他的家庭造成了很多打击,损失也很大,但他始终没有改变对企业改革发展的决心和信心。

昆仑公司作为国家重点军工保障企业,保家强军是公司的神圣职责。如何保持公司军品的领先地位,实现昆仑军品、军品第一、国内领先、世界接轨、拥有自主产权的目标,这个更大的问题摆在了刘昌林面前。经过精心策划,他已顺利完成了两个国家重点项目的开发、国产化和系列化,现已有9个项目投产,为公司带来上亿元的收入。目前,他们正在开发12项目,部分项目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填补了国内空白。

人心不足蛇吞象,在愈演愈烈的形势下,昆仑公司该怎么办?加大资本运作,实施资本扩张。利用健力宝的名牌效应,与之合作,投资6700多万元,仅用8个月时间,就建成了占地60多亩的健力宝(Xi安)饮料有限公司。合同是当年签的,当年完成,当年生效。为中国兵器工业企业的高效发展项目树立了典范,形成了独具昆仑特色的企业集团模式。

截至目前,昆仑公司已成立健力宝(Xi安)饮料有限公司、华坤包装制品有限公司、创伤医院、联合汽车电子有限公司、昆仑汽车电子有限公司、唐星汽车店等6家合资企业,总投资6.95亿元。其中,公司投资7428万元,从业人员超过1万人。截至2002年底,已收回投资765,438+0,654.38+50万元。

刘昌林曾经认为,尽管他自己的意见在决策中占有一定的地位,但民主的作用也是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因此,他广泛征求员工意见,每年至少对领导干部进行一次民主测评。在1997之前的民主生活会上,刘昌林被员工批评脾气不好,对员工关心不够。为此,他反思自己,总结教训。从1998开始,他在民主评议总评中一直是第一名。1999被省政府评为国庆50周年阅兵装备工作突出贡献先进个人。1999、2000年,刘昌林连续两年被评为兵器工业西北局劳动模范,2001年获全国国防科技工业质量先进个人、兵器集团公司现场管理先进工作者称号。2003年1月,获得冰装集团特别奖。同时,他还完成了研究生学业,被西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聘为兼职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