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按面值每50元发行2万张债券,年利率65,438+00%,两年,取得的债券已存入银行资金65,438+0,000.0如何进行会计分录?
企业按每张50元面值将10000元存入银行,即:20000 * 50 = 10000000元,会计分录为-借方:银行存款1000000;贷款:应付债务:1000000。
一、债券发行入口
1.发行债券的完整会计分录
借方:银行存款(实际收到)
应付债券-利息调整(反向挤压,可贷)
贷款:应付债券-面值
注:发行债券的发行成本应计入发行债券的初始成本,在“应付债券——利息调整”明细科目中反映。
2、确认应付利息的会计分录
借款:在建工程/制造费用/财务费用/R&D费用等。
贷款:应付利息
应付债券-利息调整(反向挤压)
当每期支付利息时,
借:应付利息
贷款:银行存款
3.债券偿还时的会计分录
计算最后一期的利息时:
借:在建工程/财务费用/制造费用/R&D费用等。(反向挤压)
贷款:应付利息
应付债券-利息调整(先计算)
债券到期偿还本金和最后一期时:
借:应付债券-面值
应付利息(最后利息)
贷款:银行存款
二、债券的特点
1,盈利性是指债券的本金和利息收入像存款一样稳定,而且由于投资者和发行人直接融资,没有中介分利,债券的相对利率要高得多。
2.安全性是指债券发行时已经规定了还本付息的期限。一般情况下,年利率也是不变的,与发行人的资金用途和收益大小无关。因为债券发行时有严格的信用审查制度,可以保证投资者的投资收益。
3.流动性意味着债券可以交易和流通。债券的特性当债券持有人急需现金时,可以在交易场所卖出债券。
债券是政府、企业、银行等债务人为筹集资金,向债权人承诺在指定日期还本付息而按照法定程序发行的有价证券。
债券是金融契约的一种,是政府、金融机构、工商企业直接向社会借款,并承诺按一定利率支付利息、按约定条件偿还本金时,向投资者发行的债权债务凭证。债券的本质是债务的凭证,具有法律效力。债券购买者或投资者与发行者之间存在债权债务关系。债券发行者是债务人,投资者(债券购买者)是债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