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贷款主要是指一个国家的贷款银行或国际贷款银团银行,是国家贷款。
近日,笔者到娄底农行调查,发现有人认为银行的钱属于国家。只要能从银行贷到款,都是从国家借的。这种错误观点的形成,不仅仅是制度的问题,更是思想意识的问题。长期以来,银行只是政府的“出纳”,国家分配资金的行政机关,企业输血供氧的机器。所以企业不找银行,也没钱找银行。为了促进地方经济发展,政府还要求银行通过各种渠道发放贷款。在项目投资方面,银行受到行政干预,如政府现场办公“封顶贷”、“终贷”,削弱了银行业务的自我管理。这就给人一种错觉,银行的钱是国家的,国家有的是钱。银行的钱是谁的?大部分人都无法下定论。笔者尝试用数据分析来回答这个问题。以娄底农行为例。下辖六个分行、一个部门,1995年末发放贷款余额XX亿元。其资金来源如下:一是储蓄存款X亿元,是千千10万储户存入的钱,是银行贷款资金的主要来源,占贷款的40.2%;h为企业存款X亿元,即部分行政事业单位和企业账户中暂时不用的钱,占贷款的11.8%;三是其他存款,即信用社存款1亿元,占65,438+0...(本文* * *统计1页)【继续阅读本文】赞。
人这么缺钱,多半是因为房贷。银行是国有的,为什么不能降低利率让利于民?
因为直接降息影响巨大,会影响存贷款基准利率,存款利率下调,会使居民储蓄减少,容易导致物价波动。大概有以下几个原因:
第一,中国的CPI仍然处于高位,我们需要等待物价降下来。
第二,存款利率没有降低,贷款利率降低银行业会受到影响。银行股是a股稳定的基石,不能轻易动摇。从角度看,降息对股市的影响可能不完全是正面的。此外,如果存款不降息,就很难真正减少贷款。
第三,维持与欧美、日本、英国等主要货币的利差,有利于引入热钱。
第四,经济危机初期,国际热钱会回流美国“自保”。如果大幅降息,会加剧热钱外流和本币贬值。
第五,降息很重要,但定向降息更好,财政政策协调也很重要。中国不想重蹈2009年“全方位撒钱”的覆辙,试图用“定向政策”解决问题。
第六,央行把手中的牌珍藏起来,留到最困难的时候用。
大概就是这些逻辑吧。但说实话,降息和RRR降息还是很重要的,这两项政策今年还是需要发力的。
中央银行有两大职责。第一是为市场提供流动性,第二是维持市场价格的稳定。价格方面,2.5%是一个分界线。低于2.5%,央行可以不关注物价。过了这个值,央行开始关注物价上涨。如果超过3%,其实就过了央行的警戒线。
理论上,央行有必要收缩货币,打压物价。所以高价不退,实际上限制了央行的发挥。我们刚才就是这么说的。如果上半年物价不高,降息还是有可能的。现在,在CPI接近3%的情况下,降息的可能性非常小。
银行属于国家吗?
问题1:中国的银行都是国有的吗?楼上的概念是错误的。国有银行即使改制上市,也还是国有股份制银行。
只要国家控制大量股份,它仍然是国有的
如建行、工行、中行,有的股东不是国有,但还是国有。
全国共有股份制银行10多家,城市商业银行100多家,城市信用社3000家,农村信用社36000家。
还有很多非国有银行。
比如民生银行、浙江泰隆商业银行等。,只要最大的控股方不是国家,就可以视为非国有银行。
包括完全民营银行和各种合作民营银行。
问题2:哪些银行属于国家?哪些是私人的?1.建行不在内地上市;
2.工农中建原来叫四大国有银行,现在应该叫除农业银行以外的国有股份制银行。农业银行的转型正在进行中。排名有很多指标,不同的指标排名不同。比如建行资本第一,工行资产第一,工行市值第一;
3.邮储银行成立后成为中国第五大银行。其他银行也是股份制银行。股份制毕竟是现代企业制度。股份制银行是根据业务发展的需要来设置网点的,不会像国有银行那样到处分布,所以不是到处都是。
4.目前国内银行盈利主要靠存贷款利差,中间业务收入在国外先进银行中占比很大,这是国内银行未来应该借鉴的;吸收的存款被集中起来用于放贷;
5.理论上,经营不善的银行肯定会破产,但银行关系到国计民生和金融稳定。能救的国家当然会救,救不了的当然会破产,比如海南发展银行。
6.在国外,个人在银行的存款少于一定数量确实要向银行交钱,而且不收利息,但不叫利息,应该叫小额账户管理费。因为小账户不能为银行贡献利润,银行毕竟是企业,应该盈利。
问题3:中国国有银行太多了。工行、建行、农行、中行、交行是国家控股。中央银行是中国人民银行。有华夏、光大、兴业、浦发、SDB、中信等。
问题四:工、农、中、建四大国有商业银行中,哪家银行?
此外,国家进出口银行、国家开发银行和农业发展银行是政策性国有银行。
如果你想存钱,请去商业银行。
针对你的问题,你害怕银行倒闭吗?在中国,按照国家政策,中国的商业银行不会破产,一家都不会。一旦商业银行破产,国家会采取重组或者直接接管等措施防止商业银行破产,所以你把你的20万元存在任何一家银行都是一样的。
问题5:现在的银行是国有的还是民营的?现在的银行都是商业银行,比如工、农、中建等。,属于国有大型商业银行,浦发银行、上海银行、宁波银行、北京银行都属于地方商业银行。这些股份大部分属于SASAC、地方基金和大企业的资本,个人在这里占一小部分。像交行、广发,外资占一部分;银行在中国是专营的,目前不允许个人资本经营银行。
问题6:银行属于事业单位还是国企?中国人民银行是由中国人民银行设立的机构,负责控制全国的货币供应和信贷状况,监管金融体系,特别是商业银行和其他储蓄机构,因此它不同于一般的商业银行。
其他四大行都是国企,除了这五家都是企业。
目前,中国有三种类型的商业银行:
第一类是国有独资商业银行,包括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中国银行、中国建设银行。
第二类是股份制商业银行。目前有交通银行、深发展、中信实业银行、光大银行、华夏银行、招商银行、广东发展银行、福建兴业银行、浦发银行、海南发展银行、中国民生银行等12家银行。
第三类是城市合作银行,是在原城市信用社清产核资的基础上,吸收地方财政和企业股份组建的,具有股份制性质。截至1996年末,全国共有18家城市合作银行上市。
问题7:中国有哪些银行是国有的,哪些是民营的?国家银行有四大国有银行:中国银行、中国建设银行、农业银行和工商银行。
还有一些地方银行,应该属于地方管理,比如北京银行,天津银行。还有股份制银行,比如招商银行。
我也这么认为
问题8:银行的钱是国家的钱吗?近日,笔者到娄底农行调查,发现有人认为银行的钱属于国家。只要能从银行贷到款,都是从国家借的。这种错误观点的形成,不仅仅是制度的问题,更是思想意识的问题。长期以来,银行只是充当“收银员”,成为国家分配资金的行政机关,成为企业输血供氧的机器。所以企业不找银行,也没钱找银行。为了促进当地经济发展,他们还要求银行通过各种渠道发放贷款。在项目投资方面,银行受到行政干预,如“封顶贷”、现场办公“终贷”,削弱了银行业务的自我管理。这就给人一种错觉,银行的钱是国家的,国家有的是钱。银行的钱是谁的?大部分人都无法下定论。笔者尝试用数据分析来回答这个问题。以娄底农行为例。下辖六个分行、一个部门,1995年末发放贷款余额XX亿元。其资金来源如下:一是储蓄存款X亿元,是千千10万储户存入的钱,是银行贷款资金的主要来源,占贷款的40.2%;h为企业存款X亿元,即部分行政事业单位和企业账户中暂时不用的钱,占贷款的11.8%;三是其他存款,即信用社存款1亿元,占65,438+0...(本文* * *统计1页)【继续阅读本文】赞。
问题9:除了四大国有银行,所有银行都是商业银行吗?有三家政策性银行(国家开发银行、农业发展银行、进出口银行),五家国有商业银行(中、农、工、建、交),12家中小型股份制商业银行(平安、中信、华夏、招商、光大、民生、浦发、广发、兴业、恒丰、渤海)。其实现在银行都商业化了,银行都成了赚钱的高收入行业了!
问题10:中国这么多银行中有哪些是国有银行?国家银行包括A中国人民银行B国家政策性银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中国开发银行和中国进出口银行C国有四大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中国银行、中国建设银行和中国工商银行。
银行属于国家吗?为什么要分为中国银行、人民银行、农业银行等等?
按照资本的经济性质、股权结构和控股股东来看,中国的银行并不是都是国家所有的,除了国有银行,还有民营和民营银行。根据功能和定位的不同,分为中国人民银行(央行)、政策性银行和商业银行三大类。下面逐一介绍各家银行。
中国人民银行(以下简称中央银行)是国务院直属机构(事业单位),负责中国货币政策的制定和执行,国库的管理,以及对全国其他各银行的监督和指导。俗称“央妈”,肯定属于国有银行。政策性银行是指由政府创办的,以执行政府的经济政策和开展特定领域的金融业务为目的,不以营利为目的的专业银行。
目前国内有三家,分别是国家开发银行、农业发展银行和进出口银行。它们的注册资本由中央汇金公司和财政部注入,因此也被称为国有银行。然而,2007年,在中央汇金公司向CDB注资200亿美元后,CDB正式转型为一家商业银行。因此,严格来说,中国只有两家政策性银行,即农业发展银行和进出口银行,CDB只是暂时被纳入政策性银行平行统计。
商业银行是指依照《商业银行法》和《公司法》设立的吸收存款、发放贷款、办理结算的企业法人。根据资本经济性质、股权结构和控股股东的不同,商业银行分为中央国有、地方国有、民营和民营商业银行。六大国有商业银行明确属于中央国有银行。包括工商、建设、农业、中国、交通、邮储银行等六家国有商业银行。
其中,五大行的股权结构由中央汇金公司或财政部绝对控制,持股资本属于公有制。以中国工商银行为例。中央汇金公司持股123718亿股,占比34.71%,为第一大股东,是名副其实的大型国有商业银行。12家全国性股份制银行包括招商、民生、兴业、华夏、光大、广发、浦发、平安、中信、渤海、浙商、恒丰银行。这些银行主要是中国改革开放后,为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向地方政府或国有企业发放银行牌照,由地方政府或国有企业自己创办。
如广东、福建、上海、深圳在获得银行牌照后成立了广发银行、兴业银行、浦发银行、平安银行(原深圳发展银行)。这些银行主要由地方政府或关联企业出资控股,因此属于地方国有商业银行。向央企发放银行牌照后,招商局、中信集团、光大集团、首钢分别成立了招商银行、中信集团、光大银行、华夏银行。因为国有企业资本属于公有制,并且是绝对控股的,它们应该严格属于中央国有商业银行。
城市商业银行,原名城市信用社,定位于服务地方(县以上)经济,有134。是金融监管部门清洗城市信用社,化解地方金融风险的产物。在重组转型中,大部分是本土资本出资,也有引入国际资本的战略投资者。地方资本主要由地方财政或关联企业注入,因此属于地方国有商业银行。但是,比如在北京银行的股权结构中,荷兰商业银行(INGBANKN。v)持股27.55亿股,占比65,438+03.03%,为第一大股东,故属于中外合资银行,为外资控股商业银行。
农村信用社是农村合作银行和农村商业银行的鼻祖,属于地方性银行,定位于为县域农村地区的企业和个人提供金融服务。最早的农村信用社是由农民、农村工商户、企业法人和其他经济组织组成的。2003年,国务院发布《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试点方案》,符合条件的农村信用社逐步转型为农村商业银行和农村合作银行,其中农民和个体工商户的股本基本剥离,主要由地方财政或关联企业出资和控股,因此农村信用社、农村商业银行和农村合作银行属于地方国有银行。
村镇银行是由境内外金融机构、境内非金融机构、企业、法人和自然人共同出资组建的银行,定位于服务三农。因为它实行的是“金融机构发起人制度”,发起人持股比例不得超过15%,所以如果国有银行发起设立并持股,就是国有控股银行,非国有银行发起设立并持股,只能称为非国有控股银行。由于金融机构、企业组织和自然人资本的介入,实际上其产权已经多元化,国有和民营企业的界限模糊。
但有两类银行的股本基本上与公有制经济无关,即民营银行和农村资金互助社。目前有18家民营银行。它有两个显著特点:一是私有,产权结构主要由非公有制经济组成,最大限度地防止政府干预;二是高度自治,包括经营权和人事权,不受任何政府部门的干涉和控制,完全由银行决定,故称民营银行。
农村信用社是中国最小的银行业金融机构,目前有45家。是由乡镇或行政村的农户和农村小企业自愿入股组成的社区互助银行。发起人只需要10多人,乡镇一级注册资本(实收)只需要30多万,行政村一级注册资本只需要65438+万。从其资本性质来说,完全属于民营经济,所以农村资金互助社可以称为民营银行。
银行为国家的国家贷款介绍到此为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