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刚才,从云成功举办了一次科技大会,还是获得了首届“艾四小龙”的称号。

这波稳定吗?

刚刚,“AI四小龙”中最年轻的从云科技通过了上市委员会的审议。

这意味着从云科技最有可能成为“AI四小龙”中的“第一股”。

资料显示,从云由周西创立于2015,孵化于中国科学院。最初以AI视觉享誉行业内外,如今定位为提供高效人机协同操作系统和行业解决方案的人工智能企业。目前其主要业务布局在智慧金融、智慧商业、智慧出行、智慧治理四个场景。

自成立以来,从云已完成五轮融资,累计融资金额超过53亿元。

与“AI四小龙”的其他三家公司相比,从云的融资总额并不算顶尖,但投资者阵列十分抢眼,不仅有中国互联网投资基金、上海郭盛、广州南沙金控、长三角产业创新基金等政府基金,还有中国工商银行、哈金控等产业战略投资者。

因此,考虑到公司和创始团队的中科院背景,以及资本中有“国字头”背景的产业投资和地方基金,业内有时称为“艾国家队”。

去年2月3日,65438,从云的科技创新板上市申请被上交所受理。会前,从云接受了两轮质询。

其中,从云首轮问询涉及29个问题,涵盖失控人群及特别投票权、股东、员工股权激励、持续亏损、产品、行业特点、市场竞争等方面。

第二轮问询中,上交所主要关注公司核心技术、数据来源及其合规性、主要产品、行业特点及市场竞争、贸易保护政策、预计持续亏损等21个问题。

值得注意的是,从云的上市之路并非一帆风顺。

与另一家“AI四小龙”企业易图一样,从云也曾遭遇“暂停上市审查”。

3月的最后一天,上海证券交易所宣布:

当时恰逢科创板“收紧”上市标准,包括从云、易图在内的多家企业被撞得头破血流,其中不乏云知声等明星企业。

不过,与“终止上市”的易图相比,从云还是幸运的。

今年6月2日,上交所宣布:

至此,剔除“暂停期”,从上市受理到过会,历时5个半月。同时,从云也成功“赶超”易图,成为“AI四小龙”中第一家通过上市委员会审核的企业。

通过上市委员会的审议,这意味着从云完成了上市前的“大考”,但需要注意的是,这并不意味着从云在公司层面是“安全的”。

首当其冲的就是大部分AI公司都会面临的问题——短期内无法盈利。

招股书显示,2018-2020报告期内,从云主营业务收入分别为4.83亿元、7.8亿元和7510万元;对应的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分别为-1.81亿元、-1.71亿元和-6.9亿元,未实现利润。

说到具体业务,从云颇感意外——主营业务人工智能解决方案的毛利率远低于人机协同操作系统。

具体来说,从2018到2020年,人机系统操作系统的毛利率基本保持在75%以上,符合大众对高科技企业毛利率的一般认识。但纵观人工智能行业解决方案,三年都没有超过30%,甚至出现了17.76%的低值。

相比之下,看看其他同行,从云的人工智能解决方案的毛利率也很低。

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结果?主要原因是人工智能解决方案云的三大收入来源之一是从第三方购买的软硬件。

不可否认,购买第三方软硬件,然后提供给自己的客户的收入,对云端人工智能解决方案收入的贡献率最高,但同时,这个子业务的毛利率也是最低的。

报告期三年内,该业务毛利率分别为2.06%、1.75%和7.51%,远低于人工智能解决方案其他两项来自研究软件及服务和智能AIOT设备的收入的80%和30%。

对此,某大型券商TMT研究组负责人指出,人工智能解决方案相关业务的毛利率在业内达到50%并不奇怪,如果毛利率低至15%,只能说明所谓的人工智能解决方案业务“以系统集成为主”。

显然,云要想提高盈利能力,就必须削弱对第三方软硬件的依赖,同时扩大自研技术和服务的覆盖面。

此外,在市场竞争层面,正如云子在招股说明书中披露的:

在与前者的竞争中,从云的竞争面包括核心算法的技术实力,以及人工智能应用与行业解决方案的竞争。

在与后者的较量中,在硬件R&D和供应链R&D相对较弱的前提下,随着海康威视等传统厂商对产品智能化改造的推动,从云的算法优势不再像初期那么强。你能做的就是在行业解决方案迭代速度快的时候,不断寻求和调整差异化优势。

但差异化优势的形成还需要人力、设备、资金的投入,这对于短期内无法盈利甚至主营业务毛利率降低的云来说,也是一个不可忽视的挑战和压力。

说到国内人工智能企业,“AI四小龙”必然是绕不过去的坎。

可以说,在国内人工智能产业高速发展的初期,它们是国内人工智能水平的标志,是人工智能产业资本聚集的典型。

至于急于IPO,以商汤为例,从去年下半年开始,就有传言称其将在港股上市。就在今年年初,有消息称,商汤已经召开内部会议,启动A+H股上市。不过,关于这些消息,商汤与外界保持一致:市场传言,不予置评。

相比之下,其他三家就“透明”多了。

在商汤、鄙视之外,易图和从云最终选择了科技创新板。其中,旷视在HKEx IPO失败后转投科创板,Eto和从云是首选。

就上市申请的受理顺序而言,易图是第一位,其次是云从和鄙视。

原来的情况是,如果不出意外,易图最终可能成为“AI四小龙”中第一个IPO的,市场对其率先突破的期待不小。

然而,意外来得如此突然——今年6月30日,按照计划,IPO被“终止”,上市申请被主动撤回。

根据最新消息,易图似乎已经开始了海外上市计划。

结果,目前“AI四小龙”还在冲刺IPO,只剩下云服从和鄙视。

目前,从云科技已顺利通过科技创新板上市委员会审议,距离敲钟上市仅一步之遥。

看着鄙视,此刻在弯道根本没有超车的机会。如果顺利,将成为继从云之后,第二家在科技创新板敲钟的“AI四小龙”企业,也可能是第二家成功IPO的企业。